乡村里的平凡岁月(七):小思
无论您远走何方
小思
我们这里的土地一年四季更迭,不闲着,采收一季,忙种下一物。刚抽掉蒜苔,栽好烟苗,未及挖完大蒜,春蒜又得洗了。村里人的确很苦,得幸水源充足,然一些偏远山区只能挑水浇灌作物,我们算得幸运。夏季,普遍都是晚上八点以后才吃饭,甚者更晚。天早黑透,有些还在田里就着手电筒的弱光浇春蒜,他们的半张脸在摇曳不定的灯光下闪闪烁烁,另外半张隐没在浓墨般的黑暗中。
曾在朋友茶室谈到一个问题:80后很可能是最后一代真正意义上的农民。90后、00后的我们,年少读书不认真,父母总说:“不好好学习,以后就只能回家种田。”如今,父母是该喜还是忧——孩子,都去了陌生的繁华城市,没人愿意待在乡村,谁还知晓家有几亩地,都在哪儿?于是乡村渐成了孤独的集散地,空巢老人、留守儿童愈来愈多。这是一个深刻而现实的社会问题。
后来,从乡下而来的父母,被子女接入城里生活,匆匆数日,他(她)们便有些呆不住。三两居室或许就是她所能接触的整个世界。出门不认路,举头不识人。不是她不想融入眼前的世界,而是眼前的世界故意从她身旁拂过且不带一丝声响。她开始怀念邻里街坊,房前屋后的乐趣。随处瞥见的都是熟悉的草木,熟悉的村庄,熟悉的老路,熟悉的星河。她越想越激动,也更坚定了回家的念头!最后她还是回到了乡村。她也许再也不会孤独了!
诚然,乡村是庄稼人的朝朝暮暮和炊烟袅袅,更是每个人的生活、劳作与喜怒哀愁。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守护一方故土。生死于斯的人们,他们的情感和灵魂,他们对家乡共同的感悟与热爱,组成了一个地方的精神底色。
而长期快节奏的生活方式叫众多城市上班族倍感压抑与愁闷,遂愈发向往乡村生活,但更多只是知其表面罢。在他们看来,乡村是恬静与安逸的理想地,是寻得与世无争的桃花源,是阳春白雪,是诗和远方。在这理想化的背后,其实还暴露着混沌芜杂的乡土气和捉襟见肘的生存线,内心不由得会感到亲近,却又涌起些许早已见惯的嫌隙,或许还夹杂着落拓与失望。
你所向往的乡村生活并非这般惬意与洒脱,那儿更需要勤劳。这绝非“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似的冲动与随心。
我非常喜欢乡村生活,洒脱、自由、无拘无束,想一直待下去。有一天,听到朋友袒露心声,我不由得反思这个问题。她向往城市生活,却非厌弃乡村,很朴实的想法——那儿有更好的教育与医疗条件。
一半是陌生的繁华,一半是熟悉的乡井,有时真不知该如何取舍?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