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性红细胞增多症--清肝泻火,活血化瘀--郭士魁
41.治真性红细胞增多症
龙胆草、黄芩各15克,栀子10克,泽泻、柴胡、生地各12克,青黛3克(分冲),川芎、鸡血藤各12克,大黄3~10克。
学习和使用体会
真性红细胞增多症是由于骨髓造血功能亢进,使红细胞、血小板、白细胞、血红蛋白均增高。血液黏度增加,血流缓慢。
清肝泻火,活血化瘀。
主治肝热、肝火、瘀血,经久不愈的头痛头胀,头痛部位多固定,一般形体壮实,面赤,烦躁,大便干结,舌苔腻,舌质黯,可看到瘀点或瘀斑,脉弦。
有患者血热妄行,可见有齿衄。加减:瘀血明显加桃仁10克,红花10克。
重度瘀血加三棱、莪术各15~18克。五心烦热乃阴虚,加玄参、麦冬各12克。
齿衄、鼻衄为血热迫血妄行,加白茅根30克,藕节15克,丹皮15~20克。
热盛烦躁口渴加金银花、紫花地丁、草河车各15克。
龙胆草泻肝胆之火,柴胡平少阳之热,黄芩清三焦之热,泽泻泻火引热下行,生地滋阴凉血,川芎、鸡血藤活血化瘀,青黛凉血下火,大黄清热泻火。
青黛入汤煎时,应另煎后下,即先煎其他药,去渣后加青黛再煎15分钟左右,不可久煎,用量12克,冲服时用量为3克。
本病多属肝热实证,故需使腑气通,实热外泄方可取效。龙胆泻肝汤治肝胆经实火湿热。
但这种病又为慢性病,故又不可过伤大泻,久泻,一般使其大便变稀即可。
久用苦寒出现脾虚时酌加党参、黄芪,《医方集解》称之为“加人参者,扶土所以抑木” 。
患者治疗后如果血红蛋白、红细胞下降,而白细胞仍高者则重用清热解毒药,草河车、白花蛇舌草、连翘等。
病情好转后不宜骤停药,可隔日服1剂,或3日1剂,或服青射散(青黛30克,麝香0.3克,雄黄、乳香各15克,共研细末)每次0.5~1克,每日2次。
病例:朱某,男,47岁。一年来感到头晕、口干、倦怠无力,头皮出血,血压渐升高,由过去80/60毫米汞柱升到100~130/90~100毫米汞柱,血红蛋白由168g/L,渐升到205g/L,骨髓增生明显活跃,在外院诊断为真性红细胞增多症,曾在某医院住院治疗。
患者面色红赤,舌质胀黯,黄褐色腻苔,脉沉弦略数,证属肝热上冲,瘀血内滞。
治以清热平肝,予凉血活血化瘀之剂,处方:龙胆草15克,栀子10克,黄芩15克,黄连6克,泽泻15克,银柴胡12克,川芎15克,三棱、莪术各18克,鸡血藤、白茅根各30克,红花、桃仁各9克,藕节30克,芦荟2克,青黛3克(分冲),丹皮9克,金银花25克,水煎服。
服药23剂,头晕头痛明显减轻,头皮出血止。复查血象,血红蛋白降到179g/L,血压降到99/60毫米汞柱。但便溏,全身无力较前明显,脉沉细,舌紫黯,苔黄褐腻。宗上法去芦荟,减龙胆草,治疗3个月后血红蛋白降到154g/L,头晕头胀症状基本消失。
但由于大剂活血化瘀、清肝凉血之剂服后患者乏力。症减后,患者未再坚持治疗。又过3个月后,血红蛋白又见回升,继续服药后再次下降到140g/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