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下头等大功,却因三件事,曾国荃遭到朝廷的责难
小珏说历史——《曾国藩及湘军》系列九十九 请勿转载
太平天国自金田起义,势不可挡,清王朝的八旗军和绿营都不是他的对手,纷纷战败,任由太平军攻下金陵并改名为天京,形成与清廷的分庭抗礼之势。然而,太平军遇到命中注定的克星,那就是曾国藩领导的湘军。在同治三年,曾国荃率领吉字营攻破天京,轰轰烈烈的太平天国运动遭到失败。
剿灭太平天国后,曾氏兄弟的荣耀达到了顶点。其中曾国藩加封太子太保、一等侯爵,世袭罔替。曾国荃加封太子少保、一等伯爵。其它湘军将士也各有封赏,规格比平定三藩之乱都高,实在是有清以来独一份。
然而,在此时的曾国荃心中,却始终不高兴不起来。一方面,他总觉得自己立下不世之功,这点赏赐并不算什么。另一方面,曾国荃受到了朝廷的多方质疑,主要来自三个方面。
第一是放跑了幼天王洪天贵福。当湘军攻破城之后,多年的夙愿终于得到了回报。在这一刻,曾经以军纪严明而著称的湘军乱了,他们疯狂地烧杀抢掠,这是一种心理上的宣泄,是一种内心中无法克制的狂暴。
就是因为湘军只顾杀人,却忘记了城中还有十万太平军,更重要的是还有幼天王洪天贵福。结果,数万太平军逃脱,而幼天王洪天贵福在城破之时逃出天京。
本来幼天王只是一个16岁的少年,也没有什么才干,但是他的特殊身份,注定具有很大的号召力。太平军只要以他为旗帜,再加上江南江北尚有几十万人,完全有可能再次成为心腹之患。更何况,曾国藩此前听信曾国荃等人的汇报,已经向朝廷奏报:
城破后,伪幼主积薪于宫中,举火自焚。
说严重一点,这是欺君之罪。因此,左宗棠就以此事,向曾氏兄弟发难,而朝廷自然是抓住机会敲山震虎,狠狠表扬了左宗棠一番,而借此让曾氏兄弟难堪。
第二件事是擅杀李秀成。洪秀全在破城之前就病逝了,李秀成是当时太平天国的实际领导人。在天京之战后,李秀成被萧孚泗所俘,并送给了曾国荃。作为多年的老对手,曾国荃恨之入骨,他亲自动手,“短衣握锥,独身走出”“遍刺以锥,血流如注”。
清军两次要求曾氏兄弟将李秀成押赴北京,而曾国藩在李秀成写完自供后,就地正法。为什么曾国藩不听朝廷的命令,擅自处决李秀成,这成为当时和后世一个迷案。
在当时,矛头更多指向了曾国荃,很多人认为他与李秀成有不可告人之事,甚至有人怀疑是否真的抓到了李秀成。为此,朝廷还派遣江宁将军富明阿暗中调查。
第三件事,就是太平天国的府库问题。本来曾国藩听说太平军的府库还有很多积蓄,他甚至与曾国荃商量用途:城破之日,查封贼库,所得财物,多则进奉户部,少则留充军饷,酌济难民。
但是,令人惊奇的是,当曾国藩到达南京之后,看到的却是空空如也的府库,他不由惊惧地向朝廷写上奏折:
克复老巢而全无财货,实出微臣意计之外,亦为从来罕闻之事。
太平军的钱到哪里去了,这一直是个问号。但是,当时的人更相信是曾国荃搬空了。他们甚至传言,曾国荃掳掠了大量的财物,满载置于船中,逆江而上,又通过沅江送到老家湘乡。
这三件事情,确实与曾国藩和曾国荃有关。朝廷对于曾国藩,尚且留有一点情面。然而对于曾国荃,却是严厉申斥。曾国藩一连七次保举都无功而返,反过来说明朝廷马上开始翻脸不认人了。
喜欢请点击关注,每天带给你有趣的历史故事。
参考资料:《曾国藩传》、《湘军征战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