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首次带兵亮相,吃了太平军的下马威,他急得跳河

小珏说历史——《曾国藩及湘军》系列三十二 请勿转载

自从曾国藩被清廷任命为四十三个协办团练大臣之一后,他就一心一意在湖南招兵买马,练兵备战。首先是在长沙,为了避免和绿营发生冲突,又将大本营迁到衡州。此时,太平军锐不可当,连续攻占湖北、江西、江苏等省的各大城市。清廷慌了神,催促湘军尽快出战。

曾国藩却一直以操练未足为理由而多次避战,他认为陆师倒是没问题,但水师的战船没有采办,还有近千门在广东采购的火炮没有送达。当太平军围攻武汉的时候,清廷下了死命令让曾国藩赶紧去援救。这样,曾国藩硬是撑到了广州大炮到来,才领命出兵。

1854年,湘军在衡州誓师,曾国藩发表了《讨粤匪檄》,并在湘潭集结后,进驻长沙。湘军先是控制了靖港、乔口,阻断太平军增援的路线。在这种情况下,太平军基本放弃了岳州。不过他们加强兵力后,再次席卷岳州,曾国藩无奈,选择了“乘风上驶,退保省城”。湘军退守长沙后,太平军穷追不舍,这样湘潭靖港之战一触即发。

太平军攻势很猛,他们先是打退了靖港、乔口的湘军,然后准备攻打湘潭,计划占领湘潭之后,再南北夹攻,攻破长沙。太平军由石祥祯驻守靖港,而主力则是由林绍璋带领,袭击湘潭。

林绍璋执行力非常强,他的两万太平军不仅按期占领了湘潭,还在中途在宁乡捣毁了三营湘军,共歼灭五百多人。在湘潭,他不仅修筑城墙,抓紧备战,还征用了几百艘民船,控制湘江。此时,湘军主要将领认为,非要拿下湘潭不可,否则长沙就危险了。在给朝廷的奏折中,湘军如此写道:

(太平军)每用以守为战、反客为主之法,若不及时速剿,俟贼营垒既定,攻克为难。

于是,曾国藩命令塔齐布为陆师,褚汝航等率水师反扑湘潭。塔齐布先到,他带领湘军向太平军镇守的湘潭发动猛烈进攻。太平军用火炮守城,但塔齐布命令湘军听到炮响就伏地,炮弹落地后就继续冲锋。这样不要命的野蛮打法,让太平军疲于招架。

随后,湘军水师在湘江上与太平军交战。这是太平军第一次和湘军水师交手,对于湘军战斗力估计不足。他们没料到湘军都是先进的炮船,火力相当猛,往返冲击,将太平军杀得大败。三天时间内,太平军的几百艘小船几乎损失殆尽,伤亡上千人。

林绍璋看到水陆两军都受阻,决定留下小部分太平军坚守,大部队则脱围。结果突围部队走水路时,又被湘军阻截。为了避免全军覆灭,太平军不得不撤回湘潭。就在回城的时候,早已埋伏的湘军骤起,将出城迎接的太平军歼灭,顺势占领了湘潭。

湘潭受到挫败,林绍璋只能带领太平军逃回靖港。现在轮到曾国藩不依不饶了,他亲率水师,袭击靖港,希望能全歼太平军。

这时候,风势很有利于湘军,他们顺风进入靖港,却没料到太平军早有防备,炮声大作,纷纷击中湘军战船,连指挥船都已经中弹。一时间喊声震天,太平军高喊:“活捉清妖曾国藩!”

为了暂避锋芒,各战船纷纷降下船帆,停在靖港对岸的铜官镇。太平军见状,迅速组织几百艘民船,向湘军发动进攻。在一片混战之中,湘军被捣毁了十来艘战船。曾国藩听到战况不利,赶紧从白沙洲亲临一线增援。

但是,兵败如山倒,即使主帅到场,也挡不住湘军的纷纷败退。曾国藩又气又急,他抽出宝剑,离船登岸,又命人在江面上竖起一面军旗,怒吼道:“有过此旗者,立斩不赦!”

但是这似乎毫无作用,乱军之中,亲信跪求曾国藩:“请涤帅给兄弟们一条活路吧,这个仇来日再报,您也赶紧上船。”曾国藩羞愤交加,两次跳水自杀,都被同僚救起,非常狼狈的逃到了长沙。

这一仗中,湘军损失四十多艘战船,枪炮也损失了四分之一以上。湘潭胜利的成果,赔进去了一大半,双方基本打了一个平手。湖南巡抚骆秉章哀叹道:“不独省城势成孤注,难以久存,即界连湖南之两粤、江西、贵州各省必次浸受其害。”

曾国藩也遭到了湖南地方官员的弹劾,悲观到了极点,甚至让弟弟准备好棺材,自己立下遗嘱,准备以死谢罪。但咸丰皇帝看到塔齐布在湘潭的英勇,也没对曾国藩问罪。曾国藩此后发挥刚毅的特点,愈挫愈勇,终于逐步扭转形势。

参考资料:《清史稿》、《曾国藩日记》、《曾国藩传》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