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构企业成长发展DNA——治理与组织新思维
作者:彭剑锋 华夏基石集团董事长
来源:节选自华夏基石图书《混沌与秩序(下)——变革时代管理新思维》
治理——新权力正在颠覆旧权力
企业除了要找到战略的发展方向,还要构建企业成长发展DNA,这个D N A 就是公司治理体系。笔者一般将公司治理概括为六个要素:第一是产权结构优化,第二是权力的分配与决策,第三是货币资本与人力资本矛盾关系,第四是管控模式,第五是高管的激励约束,第六是相关利益者价值平衡关系。这六大要素仍然是公司治理的核心命题。
但与此同时,要抓住互联网时代的公司治理本质——新权力正在颠覆旧权力,信息透明时代的共创、共治、共享机制。
(1)新权力颠覆旧权力。
我们知道,过去公司治理的核心是要解决权力分配与信息不对称的问题。现在,企业是一个透明体,所以今天的公司治理必须建立在新权力颠覆旧权力的基础之上。所谓的新权力,就是消费者参与创造、消费者与企业之间的合作与分享、员工的自主与自我管理的新权力。过去的权力主要是在股东、在厂商,今天的权力真正转移到消费者和人力资本身上。所以互联网时代公司治理的本质是权力的转移。
互联网时代颠覆的是权力分配的秩序。为什么电商能主导整个产业价值链?根源是因为它先拥有了消费者,也可以说是优先拥有了消费者需求选择的信息。
权力一方面转移到了消费者,从过去的供应商、制造商权力主导,到现在真正转移到了消费者。另一方面,企业内部的价值链也从渠道管理转移到了供应链。如果还不能认识权力的转移,还不能认识到消费者的主导权力,还不能认识到供应链在整个企业战略经营过程中地位,还抱着生产厂商思维的话,我们就会丧失市场和消费者。
必须认识到权力已经发生变化,这个权力不再仅仅是股东权力优先,而是消费者主权和人力资源主权有限时代。
(2)商业民主与规则体系透明。
现在规则是透明的,是大家一起参与制定的,完全是信息对称和商业民主,包括群体智慧群体行动。这就导致企业的决策机制发生了革命性变化。在企业的管控上,需要有机自治管控思维,而不再是过去那简单的财务管控、战略管控或运营管控思维。互联网时代企业的竞争能力体现在你能够控制多少资源、整合多少资源、影响多少资源,最后通过你的商业平台,你能分配多少资源。如果分配的游戏规则不能得到大家的认同,大家就会用脚投票把你抛弃。
所以互联网时代的管控模式、管控规则一定要转向基于共创、共享与共治的新思维。
组织——新组织与旧组织的6个差别
企业的战略最终落到组织上,互联网时代有组织出现了许多新特征,如平台化、去中心、分布式、自组织自主经营体等,在这里不一一列举和讲解。概括起来讲,新旧组织的差别与特点主要是什么?可从六个方面比较:
(1)组织学习。新组织跟旧组织之间本质差别是什么?从组织的学习来讲,传统的组织通过权威、经验来获得知识,互联网时代则是通过零距离、无时限、无障碍的互动沟通的方式来产生知识,以及构建知识共享系统。
(2)组织结构。传统组织结构是自上而下金字塔式的结构,进行大一统的管控,现在的组织是以客户为中心的网状价值结构,是与外部互动的一个生态的组织。
(3)组织目标。组织目标过去是为过程服务,追求阶段性的成果,到了互联网时代完全以结果为导向,可通过多种多样的路径达到目标。
(4)组织动力。过去组织权力是运行的主要驱动力,企业的权威是自上而下的行政权威,而今天企业的动力机制来自于价值观,来自于使命感与责任担当,来自于基于文化的领导力驱动、客户化流程驱动。
(5)组织边界。过去,组织及分工是明确的边界,现在组织更多关注交互合作、开放组织的边界,所以出现了无边界组织。随着组织边界的打破,组织和员工的关系也随之发生了变化。过去企业雇佣员工、通过合约激励员工,双方之间是一种博弈关系,是一种交易关系。今天,员工跟企业是合作关系,员工通过平台实现自己的价值,员工跟股东之间是平等的人力资本和货币资本的关系。过去是单向雇佣关系,现在劳动者也可以雇佣资本,资本和劳动者之间是相互合作关系。
(6)组织特性。过去的组织主要是专业化,专业职能模块是组织的节点,也经常成为组织的隔热墙、绝缘体。今天,组织是一个资源的配置平台,专业职能模块就转变为“资源池”,是资源的后台支持服务体系,而不再是一个专业化管控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