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道黏膜下肿物——内镜下表现和鉴别
消化道黏膜下肿物(SMT),泛指一类来自黏膜层以下的消化道病变,随着内镜检查的普及,越来越多的黏膜下肿物被发现,但其在内镜下难以辨认。
随着超声内镜(EUS)检查和病理学检测的深入,众多黏膜下肿物如平滑肌瘤、胃肠道间质瘤、脂肪瘤、异位胰腺、类癌、血管球瘤等被逐渐识别。
消化道粘膜下肿物主要使用器械
1. 电子胃镜或结肠镜
2. 电子环扫式超声内镜或微型超声探头
因为观察病变为消化道管壁,不需要观察的比较深,使用高频超声探头,分辨率高,优势如下:
①能清楚显示消化道管壁分层;
②能清楚的分辨病变的起源层次;
③清楚的显示病变的回声强度及回声均匀度;
④并能清楚的显示病变的边界等情况。
检查方法:
①脱气水充盈法;
②水囊法;
③脱气水充盈法加水囊法;
④接触法。
脱气水:水煮沸后凉至25℃。
观察病变要点:
①病变的具体部位
②病变的大小
③病变起源层次
④病变的回声强度
⑤病变的回声均匀度
⑥病变的边界
⑦病变的生长方式
⑧病变与周围组织脏器的情况
各种消化道粘膜下病变特点
内镜下表现:丘状、半球形隆起,表面光滑,最多见于食管,胃内也可见。
超声内镜下表现:为低回声或中低回声,内部回声多均匀,边界清晰,多起源于黏膜肌层,部分起源于固有肌层,直径一般较小,多小于1CM。
↑图为食管平滑肌瘤(黏膜肌层均匀低回声病变,边界清)
内镜下表现:球形或半球形隆起,表面光滑,部分较大者瘤体顶端出现充血糜烂或溃疡,以胃内最多见,其次是小肠,食管、结直肠也可见。
超声内镜下表现:多为低-中低回声,部分瘤体内部还可出现片状中-高回声区,内部回声不均匀或均匀(若内部回声不均匀考虑高危胃肠道间质瘤),多起源于固有肌层,部分起源于黏膜肌层,直径一般较平滑肌瘤大。
↑图为胃体间质瘤(固有肌层均匀中低回声病变)
↑图为胃体间质瘤(粘膜表面充血糜烂,为固有肌层均匀低回声病变)
内镜下表现:半球形微黄色隆起,表面光滑,质地柔软,靠垫征阳性。
超声内镜下特点:脂肪瘤起源于黏膜下层,呈均匀高回声表现,后方可有衰减效应。
↑图为幽门窦脂肪瘤(粘膜下层均匀高回声病变)
内镜下表现:呈丘状隆起,典型者中央略凹陷,最多见于胃窦,临近幽门,十二指肠也可
见。
超声内镜下表现:多呈中等回声,也可以是混合回声,起源于黏膜下层,边界多不清,内部若见腺管结构更有诊断意义。
↑图为胃窦异位胰腺(粘膜下层混合回声病变)
内镜下表现:呈淡黄色或灰白色丘状或半球状广基无蒂隆起,界限清楚,质地变硬,表面黏膜光滑并可见毛细血管,直肠最多见。
超声内镜下表现:多起源于黏膜肌层或黏膜下层,内部回声均匀,呈低回声或中低回声。
↑图为直肠类癌(粘膜下层中低回声病变)
血管球瘤是血管的动静脉吻合处即血管球发生的一种血管源性良性软组织肿瘤。
内镜下表现:黏膜表面光滑或充血,可伴溃疡糜烂或出血,质地软,一般多位于胃内。
超声内镜下表现:多见于黏膜下层或固有肌层,在彩色多普勒图像中见瘤体内部血流丰富。
↑图为胃窦血管球瘤(固有肌层均匀低回声病变),若不行彩色多普勒或增强CT难以与胃间质瘤鉴别。
内镜下表现:胃底条索样、结节样及团块样粘膜下隆起,表面粘膜光滑或充血。
超声内镜下表现:黏膜下多个大小不等的相邻无回声区,部分类似蜂窝样,形态易变。
↑图为胃底静脉曲张(粘膜下层多发无回声区),彩色多普勒显示血流丰富。
首发:省直三院 编辑/审校:老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