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理学生打架的三条要义!

俗话说,哪有舌头不碰牙呢?除非两个耳朵永远不见面。

这么多性格各异的学生在一个托管学校里朝夕相处,每一个孩子的家庭环境、成长经历、道德认识又各不相同,相互之间难免会发生眦睚,进而演变成冲突,有口头纠纷到肢体冲突。

然而,学生之间在托管学校里发生了冲突,老师就难逃干系,如果处理不好,就会矛盾扩大化,甚至演变为两个家庭之间或家庭与学校之间的矛盾冲突。

那么,当学生之间发生冲突之后,如何巧妙地解决,化干戈为玉帛,最起码不要把矛盾激化和扩大化,确实考验老师的智慧和能力。

遵循以下原则,问题一般就可以得到解决。

先处理伤情,再划分责任

在处理打架事件之前,要先注意学生的安全问题。将参与打架的学生叫到办公室,不要一开始就关注“为什么打架”,最好先关注学生是否受伤。

例如,可以整理学生因为打架被拉扯的衣服,用温柔的语气引导学生告诉老师是否受伤,是否需要去医院处理伤口等。

要注意保存关键证据,像医生的诊断结论、现场的情况等,为下一步区分责任做好准备工作。

如果伤者没有得到及时的救治,一方面会让伤害加重,导致二次伤害,对于家长也无法交代。当家长看到孩子受伤没有及时得到救治,情绪受到刺激,会更加不好收拾。

在确认冲突双方都没有妨碍的情况下,再来调查事情的是非曲直,了解事情的前因后果、来龙去脉。了解事情的原因,合理划分责任。

先处理感情,再处理事情

老师的工作本来就很忙乱,再遇上学生闹矛盾给老师增添麻烦,老师很容易上火,特别是经常给老师找麻烦的那些孩子。

老师一听到又有他们的名字,往往气不打一处来,甚至会气急败坏,恶言恶语地批评训斥一顿了事。这样,并不利于问题的解决。

在处理打架事件时,老师可以感性开头,给参与双方一个缓冲的时间,降低他们的怒气。

先保持冷静,不要被情绪牵动。若学生情绪处于激动状态,此时采用严厉批评的方式来教育学生无疑会适得其反,给当事学生火上浇油。

因此,作为老师不妨让学生单独冷静冷静,让他们坐坐“冷板凳”。过一段时间打架学生的情绪稳定下来之后,再处理为时不晚。

所有的矛盾和仇恨都不会凭空产生,都是由微不足道的小事不断累积一步步发展而成。再坏的学生也不是一无是处,不要不分青红皂白感情用事贸然下结论。

耐心倾听双方的陈述,引导学生在陈述中渐趋事情的本真,逐渐还原事情真相。

如果学生比较生气、冲动,就先放一放,让事情冷却。有些事情冷处理要胜过热解决。等学生也能够心平气和地面对这一件事的时候,再来引导学生说。

先分析原因,再寻找方法

学生为什么吵架?他们有什么心理背景?不同的人可能有不同的原因。

相同的表现背后有不同的原因,相同的原因可能会有不同的表现。具体说来,学生吵架的原因有如下几种:

1、不当表达型。

这部分学生希望和别人交往,但是又没有合适的表达思想和情感的方式,便用“动作”和别人打招呼,而对方未能理解他的好意,被误认为是冒犯。倘若他进行反击,便会导致矛盾加深。

2、故意挑衅型。

这一部分人在小学生群体中所占的比例极小。这部分学生性格极端,走自己的路,让别人无路可走。他们横行霸道,欺负弱小。惹是生非,不断挑起祸端。在给别人造成麻烦中实现自己的快乐。

3、过度表现型。

这部分学生有很强的表现欲,希望得到大家的关注。便不断进行试探,试图找到一种能够成功吸引别人的注意的方法。

当这种强烈的内心需求不能以积极的方式满足的时候,就会用错误的方法刷自己的存在感,以证明自己的存在。打架就是他找到的其中一种方式。

4、捍卫权利型。

这部分学生认为自己的权利受到了侵犯,又找不到合适的救济方式维护自己的权利,便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使用武力,有的是在受到“挑衅”的情况下忍无可忍之后的奋起反击。

针对不同的原因,要采取不同的对策,辨证施治,因人而异,对症下药,才能药到病除,收到好的疗效。

  • 对于那些不当表现型的学生,要告诉他好心还要好意,要学会换位思考,将心比心,尊重别人,教给他一些与人交往的基本礼仪,努力创设与人交往的条件和机会,让他在与人交往中学会交往,在互动中学会互动。

  • 只有对于那些故意挑衅型的学生,才是老师重点关注的对象。但是,也不能一棒子打死,要对他们进行帮扶,帮助其认识到自己的“任性”对他人造成的伤害,认识到自己的不当行为的危害。

  • 对于过度表现型的学生,要对他进行引导,发现这个孩子的长处和优点,对他予以积极的关注,引导他以积极的、大家能接受的方式表现自己,满足这些孩子的表现欲望。

  • 对于捍卫权利型的学生,情理上可以理解,但不能纵容。告诉学生,捍卫自己的权利,要有理有利有节,要寻找合理的方式捍卫自己的权利,比方说向老师和家长求助,借助合法手段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不主张以暴制暴,不支持侠义恩仇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