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悦读】“致中和”与“天人合一”
作者:许平
▼
北京故宫的核心三大殿为保和、中和、太和殿。作为国家权力的最高代表,这三大殿都以“和”命名。这是为什么呢?
要揭开这个迷,我们首先得弄清楚“和”的含义。
汉语词典里,“和”有以下解释:1、相安,谐调,和美,和睦,和谐,和声,和合;2、平静,温和,祥和,和平,和气,和悦,和煦 ;3、平息争端,讲和。
其实,“和”字在古代典籍里有着更为深刻的含义。
早在春秋时,周太史便说过:“和实生物,同则不继”(意为实现了和谐,万物即可生长发育,如果完全相同一致则无法发展);孟子说:“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这里的和指人心,指上下团结);董仲舒说:“德莫大于和,和者天地之正也”(这里的和是天德的体现)。
需要指出的是,“和”字的产生,是受音乐的启发。
古代人非常重视“乐”和“礼”,认为乐是用来调剂内心的,礼则是用来规范言行的。他们认为各种不同的乐器,如琴瑟笙箫等,单独吹奏,则是各种不同的声音,若将它们合起来一起吹奏,则有两种情况出现:
一是听起来驳乱无序,糟糟混混,这种声音称为杂;
二是听起来高低得宜,众音协调,让人悦耳舒心,这种声音则为和。
那么,什么叫“致中和”呢?这三个字出自《中庸》:“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这里,“致中和”三个字意思分别为:“致”是达到的意思;“中”指中庸、中道、中行、中节的意思;“和”指和谐(可理解为万物相安,相得益彰的一种状态)。
“致中和”三个字从道德层面上讲,指人的道德修养达到不偏不倚,不走极端,十分和谐的境界,也就是符合“中庸”的标准。
其实,“致中和”这三个字也源于音乐。
古代圣人认为:众音相宜而产生的协调之美为天地间最大的美,这种美的产生,其基础在调和。比如在奏乐过程中,若笙的音高了,则吹低一点,箫的音缓了,则加快一点,通过相互间的调节控制,寻出一个大家都能接受的声音来。于是和声便产生了,天地间的大美就出现了。
当然,圣人之所以为圣,自有其超凡之处。他们将音乐的道理推衍到人世间,并由此感悟出治理邦民之道。世事纷杂,众生芸芸,如同琴瑟笙竽各发各的音,若将他们都调理得各自得宜,互相协谐,则可以奏出人世间的和声。
如此,邦民就治理好了。所以,古往今来,贤哲们都苦苦追求平衡万物的和谐之境,以达到万邦咸宁、万众一心的目的。这个过程就叫“致中和”。
以上不难看出封建帝王用“和”来命名其最高权力机构,充分表现了封建统治阶级对“和”的重视,也说明“和”是他们所追求的最高境界。
再来说说“天人合一”。“天人合一”,为哲学思想,是庄子最早提出来的。
“天”代表“道”、“真理”、“法则”,“天人合一”就是与先天本性相合,回归大道,归根复命。“天人合一”不仅仅是一种思想,而且是一种状态。“天人合一”哲学构建了中华传统文化的主体。
如果将宇宙自然看作大天地,人则是一个小天地。人和自然在本质上是相通的,故一切人事均应顺乎自然规律,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在古代圣人眼里,“致中和”与“天人合一”是相辅相成的,前为因,后为果,前为万事万物,后侧重讲人心,讲人与大自然的关系。
人是大自然之子,人类的生存与发展都离不开大自然的无私馈赠。可是,现实生活中人们往往受欲望驱使,时常总想僭越,甚至主宰大自然,这是非常愚蠢和荒谬的。问题出在人心上。
若将“致中和”推及治心,则人的心声与天地间万籁之声,也好比琴瑟笙竽之间的关系,若人的心声能调到与天地间万籁之声取得协宜一致的地步,那么,人的心声与天地之间的万籁之声就组成了和声。这种声又超过了治理邦民的中和,乃最高之和,名曰“太和”。
《易.乾彖辞》:“保合太和,乃利贞”。意思是保持至极的协调和顺,则万物无不利。明末清初哲学家王夫之认为:“阴与阳和,神与气和,是谓太和”。他们所讲的太和,即是天人合一。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有人说华夏的最高智慧就是“和”。“致中和”与“天人合一”,既是修身齐家的至理,也是治国安邦的大智。(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