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贲卦”解读的创新思考 ——传统解读对“贲”的解释值得商榷
贲卦是《易经》六十四卦之一,第二十二卦。
传统的解读认为:
1. 贲,音bì,意思是,文饰、修饰;
2. 这个卦的主题是:离为火为明;艮为山为止,文明而有节制;
3. 这个卦论述文与质的关系,以质为主,以文调节,展示了“贲”的形势下各种变化的可能性;
4. 这个卦饰外扬质。认为应当领悟,一切文饰都是空虚的道理,惟有重实质,有内涵的朴实面目,才是文饰的极致。
但是,这个解读有太多的疑点,很值得商榷。有充分的证据表明,这个卦可能被误读了。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究竟问题出在了哪里。
作为“贲卦”的总纲,彖辞是这么说的:
《彖》曰:贲亨,柔来而文刚,故亨。分,刚上而文柔,故小利有攸往。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天人合一,是中国古人的核心思想。中国古人总是把天与人、古与今连在一起,这种把自然哲学与历史哲学混合起来的现象,这是中国哲学的重要特点。贲卦的彖辞就把“天文”与“人文”连在了一起,并且占据了超过彖辞一半的笔墨,这说明理解“天文”与“人文”的内涵,对于理解贲卦至关重要。
文,《甲骨文字典》的解释是:“象正立之人型,胸部有刻画之纹饰,故以纹身之纹为文。《说文》:文,错画也。象交文。甲骨文所从之。”
“以纹身之纹为文”,这句话表达的内涵是什么呢?我们相信,纹身一定都有特定的内涵,都有特定的意义,所以,文,表达的是本义是:本质的内涵,或特定的意义。用于天道,指的就是天道的运行本质或规律;用于人道,指的就是人道的本质或规律。
因此,贲卦彖辞表达的核心意思应该是:刚柔交错,是天道运行的本质(规律);明白天道交错的本质(规律)进而知止,是人道的本质(规律)。看出天道运行的本质(规律)用来预知时间节气的变化;明白人道的本质(规律),用来通过不断调整自己以顺应天下大势。
贲卦为上艮下离。离为火,艮为山,山下有火,虽然的确可以照亮山体,但也有火大烧山毁灭一切生灵的风险。当初重耳命人放火烧山,是因为他坚信介之推深知放火烧山的危险,应该会从无火的方向下山;孰料介之推宁可被烧死也不肯下山。重耳正是因为没有把握好“止”点,这才使得一片好心害死了救命恩人,为后世留下了一个悲情的传说,寒食节也由此而来。
天文是“刚柔交错”,那么,人文必然也是符合天文的这一本质的,即一定也是两者交错。是哪两者呢?止,毫无疑问是其中之一,与之相对的,应该是“止”的反义词。那么,另一个是什么呢?
贲,甲骨文所不见,《金文常用字典》收录的该字写法与汉代完全不同,是《说文》收录的“贲”之古体,写法为:从人型从三止(足)。并且进一步指出:“《说文》据伪体谓贲省声,非是。石鼓文字作☆(上面三个人型下面对应三个止形),乃繁文,尚未失古意。”而《现代汉语字典》的解释则是:贲,1.通“奔”,疾走,逃亡,奔流;2. 音bì,动词或形容词,作动词的意思是:文饰、修饰。
可以看出,在“贲”的古义中,的确有与“止”相对的意思,音bēn,是“疾走”的意思,而《现代字典》的解释与之完全一致。这充分说明,在本卦中,贲,应读作bēn,意思是疾走,快走。作“疾走、快走”解的“贲”与“止”正好相对,与“天文”的“刚柔”相呼应。而传统的解释“文饰、修饰”与“止”不是反义词,根本无法和“刚柔”相对应,完全偏离了其本意。
明白了贲卦的核心意思,我们再来看彖辞的前半部分:“贲亨,柔来而文刚,故亨。分,刚上而文柔,故小利有攸往。”亨,本义是祭祀用的器皿,下有底上有盖;一指奉献,一指祭祀。由此看来,贲亨,如果解释为往作为器皿的亨里放东西,就必须保证下底容得下,上盖捂得住,否则是盛不下的,这就要求必须得有“刚”;而在这个前提下,多一点儿少一点是不必太严格的,这就是“柔”;同样,不管是去给上级奉献,还是去祭祀祖先上帝,根本规则是必须遵守的,也就是必须要保持“刚”,而其他的,是可以宽松一下的,这就是“柔”。所以,这句话的意思是:贲亨,只要保持向前推进可以适度柔一些,而对于底线或规则必须得刚,所以称作“亨”。要分清(什么可以柔什么必须刚),(如果)对上级刚而对规则或底线柔的话,机会也就只能收获一点小利就过去了。
另外,彖辞第一句出现了两个关键字:来,往;第二句重点讲“止”,来、往、止,恰好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奔走的过程。所以,止,是贲卦要表达的核心意思。而传统的解读显然是偏离了这一核心,因此很可能解释错了。
下面我们看一下在这一新的解释下,对于贲卦的解读有了什么变化。
《象》曰:山下有火,贲。君子以明庶政,无敢折狱。
敢,这里是副词,凭胆量做事,或者大约、大概的意思。所以这段象传的意思是:
山下有火,需要快走。君子会明察各项政事,不会凭大概的感觉去断案。
爻辞:初九,贲其趾,舍车而徒。
初九,用脚趾疾走,舍弃车辆而徒步走。意思是这个时候就不要讲排场去乘坐车辆了。
爻辞:六二,贲其须。
六二,胡须都得赶快移到别的地方了。意思是小心大火烧了胡须。人们常常用“火烧眉毛”来形容形势十分危急,火就要烧着胡须了,接近于“火烧眉毛”,表明形势逼人,所留时间已经不多,需要当机立断。
爻辞:上九,白贲,无咎。
上九,形势已经危急到极点,什么也不带赶紧跑,就不会有什么过失。意思是只要不贪心赶紧转移,就可以逢凶化吉,平安无事。
造成误读是客观原因导致的。首先是字义的变化。汉字在流传的过程中出现了字义的改变,由此导致了一些字的古义而消失,难以找到古籍文字表达的本义。其次,也有一些字是在各个历史时期统一文字时被改变了字形结构,或者是将几个古字的字义合并到了某一个字上,从而使后世之人难以领会其本义了。还有的字则因为变化了的字形而被后世赋予了新的意义,从而导致了其本义被篡改甚至是消失了。另外,抄写错误也是导致一些古字字义发生变化的原因。
因对易经八卦并无研究,只是尝试从字义的角度去探究一下本源,难免有偏颇或不当之处,还请各位行家斧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