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8】“我的父亲母亲”全国散文、诗歌有奖征文大赛雷复元作品

怀念天堂的父母

雷复元(内蒙古)

在父母相继离开这个世界的日子里,我除了悲痛、思念外,更多的是我感受:父爱如山,让我挺起了像大山一样的脊梁;母爱如血,让我浑身温暖静静地流淌……

多少个夜晚,父母的音容笑貌常常浮现在眼前,谆谆教诲无数次萦绕在耳边,蹒跚的身影陪伴我向着事业的峰巅登攀……

然而,当我揉着惺忪的眼睛,从梦幻回到现实的时候,一种从未有过的凄凉,心里顿时酸楚楚的,觉着就像深秋高空中一只拼命飞翔的孤雁,无着无落,周围不是寂静、空旷,就是恐怖,不知该飞向何方,鸣叫也变成了哀鸣;又觉着像一根无处攀爬的藤蔓,再也找不到立足的位置;还觉着像一只断了线的风筝,随风摇摆翻转,无论如何也找不到回家的路;总觉着像水中的浮萍,飘飘摇摇,永远无法安定……

我再次回到父母居住的房间,安静的几乎能听到自己心跳的声音。我习惯性地喊一声:“爸、妈!”没有应答。哪怕是病痛时发出的呻吟也好,没有、没有、全没有,无情的现实摆在了我面前啊!

空空的床、苍白的墙,无语的家具仿佛默默地叙述着一家人过去的谈笑风生,相聚时的欢乐气氛。真是不可思议,转眼之间怎么变成了如此令人窒息的场面?

当我静下心来,打开这扇记忆的闸门,情绪和眼泪就像洪水一起涌来……

那是1958年冬季,父亲“冲破”家庭阻力,不知是一时冲动,还是一种向往,与包钢建设结下了不解之缘。在辽宁省绥中县西甸乡户尚村家乡过完年,就毅然踏上了独闯塞外包头的征途。父亲典型的东北汉子打扮,一米八大个子,头戴一顶狗皮帽,上身穿一件对襟棉袄,下身穿一条中式缅裆棉裤,系一条用线绳织成的裤带,脚穿一双棉布鞋。

那个年代真苦,现在回忆起来都让人落泪。父亲连个铺盖卷儿都没背,随身仅带了10斤花生米、10张大饼、20个熟鸡蛋,用一块旧包袱皮一裹,外面用网兜一提,就上路了。

在北京火车站,父亲把牛皮纸折叠的“钱包”丢失后,连着三天不吃饭,顶不住的时候,顾不上冰天雪地,嘴对着水龙头喝口凉水。为了找着爷爷的拜把子兄弟王金生,徒步行走了50多公里,一心想着在塞外包头落脚,实现建设包钢的梦想!

党的需要就是他的志愿,机总厂“大炉工”是何等的苦和累,然而,他一干就是十几年,直到从炉顶上摔下来,落下腰部残疾,到了晚年不知忍受了多少痛苦和折磨。但是,父亲一生的希望是儿女成才,为付氏家族增光。作为家中的长子,父母对我非常器重,每当我在事业上取得成就,获得荣誉时,父亲总是笑容满面,鼓励不断。每听到这些激励的话语,我的心里总是暖暖的,更加坚定了对事业锲而不舍追求的信心。在我心中,父亲不仅是家中的顶梁柱,而且还是我们儿女事业成功的“阶梯”和“依靠”。

今日的包钢是几代人共同建设的丰碑,每个人都不能忘记历史,不能忘记当年英勇奋斗的建设者。更不能忘记那代人含辛茹苦、顶风冒雪、艰苦创业的精神,以及靠着顽强的拼搏,在塞外安了家,生育和养育了包钢的后代。其中就包括我日夜怀念的人——父亲!

日子好了,可享受晚年生活的时候,可怜的父亲,却于2010年3月16日不幸病故。就像他当年独闯塞外一样,静静地走了,带走的是一生还未发挥完的余热;带走的是残疾落下的病痛身躯;带走的是依依不舍的亲情。然而,父亲留下的却是一大家成才的后代;留下的是不到时候莫打开的“神秘小箱”,我很清楚,那里有父亲的遗嘱,有对后代的寄托,有他和母亲省吃俭用的积存;留下的还有父亲一生高尚的品格、和善的音容、爽朗的笑语、匆匆行走的脚印……

父爱恩重如山是无法用语言陈述清楚的,我会铭记一生,成为拼搏路上的一种前进动力。

大概是缘分的关系,父亲尽然与母亲在塞外包头相遇,因为一次口角结为了夫妻,生育了四个儿女,这是二老终生的欣慰。在养育儿女上,母亲可是付出了毕生的精力和心血。

母亲是烈士的后代,故乡在革命老区山东省宁津县。姥爷叫张海鹏,从小就参加革命,1942年7月,在一次战斗中不幸牺牲。姥姥生下母亲得了产后风也病故了,是姨妈把母亲养大。到了20多岁时,投奔表哥来到了包头。

自从认识父亲后,母亲被他的诚实、才华所打动,一点不嫌弃一无所有,结婚前,父亲问母亲需要点什么。

母亲以山东人直率的性格笑了笑回答:“飞鸽车子俺会骑,英格儿手表俺会戴,你有钱买吗?俺找的是你这个人,看上的是你的人品。生是你付家的人,死是你付家的鬼。”

结果,两个铺盖卷儿往起一对,就算成了家,很是简陋。

母亲和父亲婚后的日子十分艰苦,为了这个家,也为了我们儿女,母亲始终是默默地付出,默默地做着自我牺牲。她本来有一份令人羡慕的工作——派出所户籍员,却主动申请调到了粮站,目的是能让我们四个孩子吃个饱饭。清楚地记得:下雪天,母亲不让父亲耽误包钢工作,主动承担起家务,一辆自行车上,坐着弟弟和妹妹,她在雪地上推着自行车吃力地前行。

母亲是这个世界上最勤俭的人。从小到大,我们兄妹都被她的勤劳和节俭耳濡目染。同时,母亲又是很要样的人,就是多年住平房也是如此。我们儿女穿的衣服,她总是利用晚上熨得平平展展。母亲每天做好饭,默默地看着我们一个个端着碗走出厨房,自己则拿起扫帚扫完屋里扫屋外,等我们一个个都吃完饭,母亲才把剩下的饭菜盛出来,狼吞虎咽地吃起来。

母亲为家庭的付出,让我一生都忏悔不已,我的儿子从8岁就因病辍学,二老陪着跑遍大半个中国,最后,在医治无果的情况下,为了我的事业和前程,是父母的博大胸怀,照料着瘫痪孙儿二十余载,直到年轻生命的最后一刻。

这就是我的母亲,一个平凡而又伟大的母亲,一个“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的母亲。

2016年八月十五是万家团圆的日子,可是久病的母亲却闭上了眼睛,撒手人寰。

六年之中,从父亲到儿子,再到母亲,三位最亲的亲人相继离世,我经历了一次次打击、忍受着一次次悲痛。尤其是儿子的离世,白发人送黑发人,每当想起那一刻,我无不撕心裂肺,欣慰的是孩子那么懂事儿,把眼角膜捐献了出来,为不知姓名的人送去了光明,借助他人延续着部分生命。

儿子火花后,朋友陪我来到了波涛汹涌的海边,真是难于表达此时的心情啊!

“浪花如同天上来,白骨铮铮撒渤海,

涛声吞噬呜咽声,屡屡悲痛怎承载。”

以上这一切,仿佛是上帝有意安排的,真是无法解释。我也曾想:人的一生为什么那么艰难、人的一生为什么要经受如此多的磨难、人的一生又为什么哭声不断。当我即将步入花甲之年,回首一幕幕如烟的往事,可是这“烟”却始终飘散不去,在矛盾的十字路口,我没有彷徨,既然自己选择了事业,事业也选择了自己,就要尽快做出抉择,因此,我终于将悲痛化作力量,更多的是感悟了人生,感受了世态炎凉,从朦胧中获得清醒,从愚昧境地走向了睿智殿堂。

父母给了我健壮的身体,党给了我智慧和坚强。我也深深懂得,英年早逝的儿子在另一个世界正在为我给力,于是,我走出悲痛、走出悲伤,父爱让我挺起脊梁;母爱让我热血飞扬。继承父母的遗志、肩负企业的使命、撑起家庭的栋梁,不忘长子为父的责任,落泪思过去,挥泪对现实,踏着父辈的足迹,实现心中的梦想!

2020年10月16日

【作者简介】雷复元,中共党员,河北乐亭县人。一生从事过农民、工人、军人、干部等职业,1973年开始写作,有上千篇作品发表在报刊上,著(编著)《塞外峥嵘》、《博宇情》、《圣山宝地》、《人生岁月》等长篇纪实文学。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