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真正大度的人,普遍没有什么朋友,主要有三个原因
在一般人的观念里,能够容忍的人会有很多朋友,然而实际上,真正宽容的人在生活里交到的朋友却比较少,有心理学者认为:真正大度的人,普遍没有什么朋友。
这是为什么呢?下面从心理学层面,来进行剖析形成这种局面的原因。
老好人结局
老好人在社会上并不是很受欢迎,甚至有很多人反对老好人主义。这是因为老好人的人设都是以待人热情大方、不会拒绝他人而立足的。
这种行为在社交初期很受大家欢迎,但人具有欺软怕硬的劣根性。如果一个人总是满足他人的要求,不顾自身感受,会助长他人得寸进尺的心理,认为对他们可以予取予求,不再感激。
若是某一次没有满足对方,就会让对方感觉到失望,甚至产生怨恨,著名的阿伦森和登门槛效应就是对老好人最佳的提醒。
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不必太过在乎他人的看法与评价,对于自己不愿意的事,要勇敢说不!
没有选择的一碗水端平
人类的满足感就来源于此,当自身比周遭的水平高一点时,就会产生满足感,这在交往中也是无往不胜的利器。
无论是萍水相逢还是长期结交,亦或是工作伙伴,每个人都有不同的定位,也就有不同的待遇。
这个区别对于大度的人显然不存在,他们总是无差别对待所有遇到的人,遵循一碗水端平原则,想以此来避免别人说长道短。
然而,在人际交往中,这种没有边界的交往原则,常常是事倍功半,甚至是无用功。
这会让他人认为自己和普通朋友没有什么区别,对也没有进一步交往的意思。因此,大度的人周围都是一些普通朋友。
就像伴侣之间,一方总是不拒绝他人的要求,做温暖的中央空调,无差别对待伴侣和朋友,甚至为了顾全他人的感受,常常忽略另一半。
他们自认为两不耽误,事实上,另一半格外委屈,觉得对方更在乎他人,而不是自己。
所以,伴侣需要更多的心力付出和情感交流,也更需要单独的相处空间,并不是将一个人的情感平均分成多少份,每人拿一份就皆大欢喜了。
更多时候,伴侣对另一半是有占有欲的,需要实实在在、明明白白、明目张胆的偏爱。
生物适应性
从进化心理学上来说,人有生物适应性,好比一个人从阳光下走进光线不好的房间,这时他的眼睛会短暂陷入黑暗,什么也看不见,等过一段时间,视力才会恢复到正常状态。
在人的社交中,生物适应性一样存在。正如职场新人刚入职时,会把所有先入职的人当成前辈,用全部的心力来帮助他们,想以此来打动他们。
刚开始,前辈们对于热情的后辈还很有好感,会主动传授一些经验,在其遇到困难时帮助一把。等到习惯了新人的付出后,就会直接把一些不属于新人的杂事交给他们,毫不客气。
新人本想通过帮忙快速融入新群体,结交新朋友,最后却没有达到最初的预期,反而成了打杂的。
综上所述,大度的人朋友很少的原因在于缺乏自身的特殊个性,对待他人没有边界。
个性可以让一个人快速融入具有相同个性的团体中,也可以保持自身的边界不被破坏。而边界感的存在可以将朋友之间联系得更紧密,让人更有归属感。
人们常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你是什么样的人,就会吸引到什么样的人,也将建立什么样的圈子。所以,不必为了强融并不适合自己的圈子而委屈自己,丢了最重要的个性。
- The End -
作者 | 汤靡达
参考资料:
Rawlins, W. K. (1992). Friendship matters: Communication, dialectics, and the life.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