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村落】——五台街道西尧村
谨以此文,献给大西安建设中,即将消失的长安村落文化!
位于石砭峪口东侧的半山区,西临滈河,北接环山公路,东与东尧村接壤,西(安)石(砭峪)公路从村中心穿过,是一个依山傍水、风景优美的行政村。2010年,有3个村民小组,171户,648人,耕地442亩。
始建于明初,因当时很多居民凭借崖势挖土窑安身,古称西窑村(当时住窑户数约占70%)。新中国成立十多年后村中还有直径约1.5米粗的大槐树六棵,大皂角树两棵,据老人说这些树是挖窑洞时栽的。
新中国成立初期有60多户,不足300人,绝大多数人由黄良乡立元村迁来,和立元村赵姓同一祖宗。现多数为赵姓。
村南山口有一庙院,坐南面北,庙舍八间,占地约1.5亩,庙内佛像几十尊。大庙西侧不远处还有一座坐北向南的小庙,叫黑虎庙,庙内神像面目凶煞,为镇守南山之神,但凡入山的人均在此庙焚香拜佛,以求保佑。每日出入深山的人络绎不绝,小吃摊点很多,大庙前门庭若市。
山口的铁索桥横跨东西山岩,是通往西石砭峪口和东、西水寨的必经之道。铁索桥中间有一巨石,石下的大潭叫石潭,潭南边有一盘石,石上至今还有直径20多厘米、深30多厘米的圆洞,盘石上搭有跳板,是当年张学良将军士兵游泳的地方,桥南、桥北曾驻美军两三年之久。新中国成立战争吃紧时,美国兵仓皇而跑。
村中心有土地庙,新中国成立前十余年,既是庙宇,又是私塾学校,现在的西尧小学就是以前土地庙的遗址。当年在此任教的王三益先生是中共地下党的联络员,借此掩护身份,为党做了很多工作。
昔日,村民都是半农半樵,生活朝不保夕,饮用的水是山间小溪流出的浑浊不堪的污水,走的是羊肠小道,住的是危险黯然的窑洞和草棚(现在能回忆起的有40孔窑,7户茅草棚)。
新中国成立后,村民由原来的60余户增加到现在的170户,700多人。人们告别窑洞和草棚,由半山坡迁到平地,瓦房变为平房、楼房,饮用清澈的自来水,踏着笔直平坦的水泥路,村中路灯彻夜明亮,村里的面粉厂、咸菜厂、沙石厂和农家乐等企业,为村内无业人员提供了工作,增加了收入。精壮的青年人由过去面向南山改变为面向西安,面向全国各大城市。人们的文化水平不断提高,上高中、上中技、上大专的学生越来越多,购买汽车、摩托车、三轮车和各种大型机具的人更是与日俱增。老者享受农保,贫者享受低保,人们安居乐业。
长安区五台街道是西安市长安区下辖街道,地处秦岭北麓,位于西安市长安区南部,距市中心25Km。
总面积162.9平方公里,辖17个村民委员会,1个居民委员会,82个村民小组。
《陕西通志》、《长安县志》 、《咸宁县志》 等诸多史料记载,南五台古称太乙山,为“终南神秀之区”,为我国佛教圣地之一。山上有文殊、清凉、灵应、观音、舍身五个小峰,俗称五指山。因其位于陕西耀县五台山(药王山)以南,故名南五台,五台因此而得名。
投稿、闲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