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振华:描画文化下乡|随笔
文/常振华
【本文由作者授权发布】
莆田这座滨海城市,入冬后昼夜温差大,尤其夜幕降临,海风一阵阵刮,就觉得异样的冷。但一场文化下乡的特别活动让这个寒冷的冬天有了别样的温暖。
腊八节前夕,偶遇国家一级书法家张希晋先生参与的中国华夏万里行书画巡回展活动。听说这次活动有张老现场书法拍卖,平素喜欢书法的我跟几位同事便欣然前往。
一车一舞台,灯光炫目,主持幽默搞笑,二位美女率先出场,舞姿翩跹,却调不动观众情绪。紧接着,单轮杂技,咫尺舞台,任其折腾,观席场景依然冷竣。
一方唱罢,一方登场。服务生搭牢矮梯,只见面容清癯,精神钁烁,满头银发的张老拾级而上,行至舞台中央,转身,鞠躬。人群顿时掌声如雷,我亦击掌,并注意到小儿及伙伴不知何时端坐首排,皆两手高于头顶,频频鼓掌。
主持人早已招呼服务生备好纸笔墨砚,桌两侧各一人静侍。张老提笔,沾墨,匀笔,落笔,“鸿运当头”四个大字,从右至左,一气呵成。
竞拍开始。只听主持人连喊三秒,台下无人应答,你看我,我看他,同事匡欲举手,旁边老婆急按下,埋首私语,匡顾左右,人头攒动,不见举手,窃喜,低语说服老婆,老婆无奈,遂命匡左手上举,主持人见状,高喊匡上台领奖,现金微信支付宝,任选支付,方便快捷。主持人邀请匡检验张老先生身份证,资格证书,篆刻印章,匡觉无误,提请与张老合照,张老欣然应允。
台下气氛一下子高涨起来,竟有人跑到前头,且看一年轻后生,耍起特技。
所谓特技,后生执八个菜碟大小胶盘,依次在两张首尾接连的桌台上旋转,见哪个缓慢,碎步小跑,加力催速,如此一来,八个同时旋转的盘,呼啦呼啦,宛如蟠龙腾跃。
这并不稀奇。后生动作极快,行为敏捷,取米长小拇指粗铁钎,置盘于顶端,加力旋转,钎下端固插于桌台,接二连三,反复几遍,但见,立马长高了的八个圆盘同时旋转,好似少数民族舞者头顶飞碟在表演腰舞,熬为好看,后生则疾步来回奔跑,生怕哪个不高兴闹罢工掉了下来,妇孺老少皆鼓掌,主持人推波助澜,引得诸多路人驻足。
台上,张老沉醉书法,须臾,“海纳百川”横空出世。见其功底深厚,行云流畅,我迫不及待,高举左手,主持人喊出一秒,我环视全场,也不见有人举手,暗喜,以为非我莫属,眨眼间,主持人再喊一秒,我回头一望,身边一怀抱幼儿的少妇腾出一手高举,我怕鸡飞蛋打,刻不容缓,赶紧再出右手,主持人尖叫,又喊一秒,全场不见人举手了。看来,“海纳百川”铁定是我的。哼,又不买,举什么手,这不成心捣乱么?旁边同事江替我抱不平。我领取幅宽约80㎝、幅长约240㎝的“海纳百川”字图,瞪了少妇一眼。
会场持续发酵,嘈杂声鼎沸起来。尖叫声,口哨声,喇叭声,音响声,交织在一起,浑成一片。有看热闹的,有想竞拍的,有舍不得花几个子却跑去看别人买下书法作品的,还有热嘲冷讽的……主持人也愈加煽情起来。
一切,丝毫不影响张老现场创作。但见他的字,飞扬流畅,劲而不枯,秀而不欲,潇洒自如,给人以静雅之灵气,真乃吸名家大师之精髓之英气,又独具匠心自成一格。
稍事不久,我再竞得“家和万事兴”一幅,更喜滋滋的。邀妻哥跟张老同框留影,成功,再邀小儿及童伴跟张老同框,亦成功,遂感张老平易近人,不摆架子。不单单我,其他买字求字,凡有需求,张老也一一满足,不拒人千里。足以证明张老德艺双馨,值得钦佩。
中华文化,丰富多彩,方正汉字,极富美感,是文化传播的桥梁,更是纽带。弘扬传统文化,传承文化脉络,人人有责。张老先生不顾年事已高(七十有四),不远千里,不畏严寒,以书法感知国人,传播正能量,其行为已远远超过那些为了谋取巨额利益而作秀的商业汇演。
网上有人议,张老书法作品不值得收藏。那么,请问成龙,冯巩,赵本山,他们的名声远超张老万千,为何收藏张老书法作品?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书法大家,精品多多,关键在于,切入角度。区区几百元,能吃一顿饭,却吃不出一抬头便看见心仪的文字在墙上舞动的那种美感。区区几百元,也许能穿上一双不错的鞋子,伴你走遍天涯海角,但最终走进你心底的,仍旧是文字的魅力,马到成功,鹏程万里,永远都在文字中跳跃,舞动。
不必追究,也不必思量,收藏也好,上墙观赏也罢,全在一念之间,只是,觉得类似的文化下乡活动,一如乡下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露天电影,多来一些,来得更猛烈些,让那些选秀炒作,推销产品,飞天铺地的商业汇演,无所遁形。
(图片来自于网络)
《作家荟》微信号stzx1234567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