费天王爆冷止步,但并非不可接受

在北京时间今天下午一点结束的美网1/8决赛争夺战中,尽管瑞士天王首盘打的顺风顺水,但受制于不断增多的失误和无法输送充足炮弹的体能限制,在随后连输三盘,最终以6-3/5-7/6-7(7)/6-7(3)惨遭澳洲黑马,现排名只有55位的米尔曼逆转,止步美网16强。

相信看过比赛的球迷都会由衷的发出这样的疑问,仅仅在首盘还状态良好的费天王为何在随后的几盘却陷入失误和体能的泥潭中?为何平时多样的打法却在频频上网的冒险中被对手接连穿越?但细细想来,这一切又都并非不可接受。

可以接受的首要说法就是,在大满贯赛场之上,讲究发球与犀利进攻的速胜打法是费天王不得已的选择,在面对顶尖好手,不论是面对已经足够熟悉的德约和纳达尔,还是已经呈现足够冲击力的95后们,担心体力不支、陷入对手泥潭也就让速战速决成为不得已的选择。

当然这一战术奏效的前提就是费天王能够将他那些已经历练的臻入化境的宝典们一一展现出来,不论是他多样的技战术打法,刁钻与精准的发球,还有他在大满贯赛场上无与伦比的调整经验,只要能够实现,比赛节奏就会慢慢进入他预设好的路径之中。但这些面面俱到的要求对于已经37岁的费天王来说显然太难于实现了。

如果整场比赛的数据再现了双方的状态,那我们可以简单看一下双方数据:一发得分率双方旗鼓相当,米尔曼75%对费德勒81%;但在其余的一发成功率(64%:49%),双误(1:10)以及二发得分率(60%:47%)上费天王均全面落后,特别是非受迫失误数据中,双方是28:76,费天王是对方的近乎三倍。如此多的数据全面落后,天王的落败也就可以接受了。

简而言之,如果费天王不能在比赛中将节奏成功的调入自己预设好的轨道,那么他体能上的短板就可能成为木桶效应中最低的一环和导致其他环节连锁效应的始作俑者,比赛第三、四盘中我们频繁看到的他选择上网打法的冒险举动,其实某些方面也是在积极寻求这种节奏的入轨,但显然发挥神勇的米尔曼利用接连的穿越和更好的失误控制打退了费天王试图发起的冲锋号。

另一则可以接受的说法则是来自于那些最真挚的球迷的心声,费天王已经37岁,这是无可争辩的事实,放眼男子网坛与他同年龄段的球员还有谁在终日奔波,飞奔于世界各地,达维登科,萨芬,罗迪克,休伊特,费雷尔。这些曾陪伴我们看球岁月的名字已经陆续退出网球赛场,而只有费德勒,即便坐拥男子网坛成就第一人却仍在赛场。尽管在赛末阶段,球迷们和看台上的米尔卡已经掩面难以自持,但想必他们的心中更多的是一份理解和敬佩。罗杰,你甚至可以说再无什么目标可去竞逐,也没什么失败可以让你遗憾。

不论我们是否愿意,体能上的衰退以及这种衰退与多样打法需求间的差距难以弥合的现象都会出现,曾在论坛上看到铁杆球迷说,是费德勒这些年太过于宠溺他的球迷们了,他积极寻求赛程的调整来最大化的奉献胜利与精彩,让我们一度怀疑已经37岁的他还能像年轻时一样无所有不能。但实际上,谁都清楚,衰落与最终的离别终将到来。现在的我们不是在享受费天王的胜利,而是在享受他在场上的时间。(来源:网球之家,作者:马登阳)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