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商业航天——基础、创新、定位与模式之辩
融入人民生活,推动文明进步
——谈“航天+”的理念与实践设想
2015年3月,《卫星与网络》杂志在腾讯、搜狐、新浪、和讯等100多家网站与相关媒体重磅推出了“航天+”理念及系列专题共6篇深度阐述文章,并于2015年6月和7月分两次,刊发于《卫星与网络》杂志。为了持续不断地推广航天+的理念与实践设想,《卫星与网络》公众号自2015年起,持续多次将这些深度文章推送给各位读者,链接如下,期待交流:
(卫网君温馨提示:点击标题可直达内容哦)
作者 | 沈淮
本文原载于《卫星与网络》杂志2019年4月刊
从2015年开启破冰之旅,中国商业航天在不到五年的时间里,涉及到航天产业各个生态环节的商业航天企业,特别是民营航天企业已然登堂入室,成为中国航天业未来发展的重心和众所瞩目的焦点。
快速的发展和高涨的热情固然令我们对中国商业航天的未来充满信心和期待。然而,如同任何新生事物,“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对于中国商业航天的发展,在高歌猛进的同时,我们也应看到在前进道路上存在的问题和障碍,以厘清发展的逻辑和成长的路径,避免虚浮和盲动,在激情和繁荣中保持扎实、理性、冷静的步伐,方能使中国的商业航天积跬步而至千里。
事实上,伴随着商业航天在中国的发展,在支持与鼓励的同时,并不缺乏对于问题的洞察和冷静的反思,激烈的争论和质疑的声音也并不少见,尽管其中存在片面之辞,但也不乏良药苦口之言,在此,笔者对几个目力所及的问题作了一点梳理,以为抛砖之言。
2018年11月24日,在北京的一次关于“现阶段中国是否应该发展商业航天?”的辩论会上,某业内专家认为:现阶段中国不应该发展商业航天。
其核心论点有四:一是现阶段航天活动成本仍居高不下,航天科技的消费级需求十分有限,至今没有纯民营的正在盈利的商业航天;二是中国民营航天公司现阶段发展模式未见实质创新理念与创新技术,与传统航天集团直接同质化竞争,因而在人才、技术、资本等方面处于绝对弱势;三是中国民营航天公司现阶段商业模式模糊,相互之间有良性竞争但也存在恶性竞争,政府暂无力扶持。同时,民间/地方政府资本支持有限,现阶段实现盈利非常困难;四是中国现阶段不具备支持商业航天理性发展的必要条件,资本投机概率极大,易在短期内造成卫星、火箭产能过剩,从而导致中国航天科技发展集体退步。他还认为,商业航天产业链远比其它行业复杂,而目前商业航天法律法规不完善、地方产业升级追捧高科技、民众对航天认知差别大等因素为资本投机提供了新的机遇。
姑且不论这位专家最终的结论正确与否,但其所阐述的几个论点确实提出了中国商业航天发展基础中存在的几个短板。
其一、中国商业航天的需求在哪里?在这个问题上,民营商业航天企业到目前为止并未给出现实的回答。以民营火箭为例,尽管几乎没有人怀疑它的前景,但距离真正的商业模式还很遥远。一方面,截至目前国内的民营航天企业尚未成功发射运载火箭,即便在理论上有着巨大的卫星(主要是中小卫星)发射市场,也难以在短期形成现实竞争力;另一方面,面对快舟系列等国家队,民营火箭在发射价格上并不具备优势。因此,还远远谈不上消费级市场需求。
而从实际情况来看,不管是运载火箭研制及发射服务,还是卫星研发及制造,我国并不欠缺,甚至可以说是过剩的,因此发展商业航天必须考虑这一现实问题。
其二、中国民营商业航天企业普遍存在技术上的低水平重复研制问题,一方面导致大量人力、物力的浪费,一方面也凸显了创新能力的不足。
其三、资本一哄而上产生的负面效应值得警惕。还是以商业火箭为例,一方面是资本市场对商业火箭的不良驱动,“为了给投资人‘讲故事’,有些公司不得不以制造概念的方式做‘创新’”。另一方面是资本市场也出现了商业火箭“响一声就能获得一笔钱”的怪现象。
很多投资人的出发点以及文化与动机等因素,与航天产业的特点完全不符;更多投资人选择的是当商业火箭的早期股东,之后寻找接盘者自己离场,短期内以激情投资的方式将公司估值迅速拉高,接下来难免会出现难以寻找投资方接盘的危险,二者的急功近利,损害的将是商业航天的未来及其可持 续健康发展的动力。
2018年被称为“中国民营商业火箭发射元年”,对于这一说法,业内并无太多异议。然 而,令人略感诧异的是,这一年陆续由民营火箭公司发射的火箭,在媒体的公开报道中大都 冠以了“首”枚或“首”次的前缀。
2018年4月5日,星际荣耀发射“双曲线一号S”,称其为中国首枚民营火箭,然而,严谨一点的业内人士更多地称呼它为“探空火箭”;
5月17日,零壹空间发射“重庆两江之星”同样自称首枚,后解释是中国首枚民营自研商用亚轨道火箭;
9月5日,“双曲线1Z”,称搭载3颗卫星,前期宣传时使用“中国首个全流程民营商业卫星”、“民营卫星首次在酒泉发射中心发射”等说法;
……
其实,如果不是专业人士,关注更多的是“首”字这个前缀,而对于之后的限定词大都 不胜了了,这就给了“首”这样带有开创性和拓荒者色彩的描述以极大的想象空间和传播效 力。但这些其实于商业航天平台最终的发展,并无多大实质性意义。相反,更多体现出的是 商业航天企业营销手段的初极性。对于这些冠以“首”字的发射,专业人士则给予了不同的解读。
其一、上述的几个“首枚”均为探空火箭,一般称为无控制火箭。搭载3颗卫星的“双曲线1Z”,在发射初期就拟定了卫星不入轨的发射目标。
其二、搭载卫星给人运载火箭的错觉。但从专业角度而言,如果是运载火箭,除非特定短寿命任务周期的发射任务,正常情况下,不入轨的卫星发射属于发射失败。
也就是说,在专业人士眼中,这些发射,也许可以给予“首枚”或“首次”这样的描述,但修饰性的意义却远远大于“首”字所表达的开创性内涵。
当然,对于刚刚起步的中国商业航天的每一次探索和进步都应该抱以支持和鼓励的态度。但是,应该清楚的是,商业航天企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在于技术创新、新技术应用以及研制模式和管理模式的创新,如果不具有实质性的创新,而只是专注在“首”字上做文章,也就本末倒置了。
其实,中国的商业航天发展至今,还有一个基本问题尚未厘清,那就是定位问题。
何为定位,一言以蔽之,那就是民营商业航天是国家队的颠覆者?竞争者?创新者?补充者?...对此,目前呈现的还是一种早期的心态:模糊而矛盾。
还是以民营火箭为例,无论是在发展愿景的表达上,还是在与投资者“讲故事”的过程中,大部分创业公司都以SpaceX作为对标,因为民营火箭公司获得融资,部分原因是民营火箭公司有SpaceX这一明确的对标公司,投资人比较容易看懂。但是,SpaceX显然不是传统航天企业的补充者,而是其强有力的竞争者,而且正因为其竞争打破了航天业的固有格局,极大地促进美国商业航天的发展。
然而,对于中国的商业航天企业,现在还没有充当SpaceX这样的竞争者角色的底气和实力,以至于当商业航天企业让人产生了跟国家航天形成竞争局面的印象时,民营航天企业纷纷表态:我们跟“国家队”只互补,不竞争。有论者称:“我们判断国家队是中国商业航天的主力军,商业航天的发展就是传统 航天企业转化为商业航天企业的过程。民营航天企业对自己的角色一定要有清晰的认识,商业航天产业的补充、补充、补充!”对此,笔者却难以苟同。如果定位都如此没有想象力,如此被动,如此没有爆发空间,那还谈什么广阔的未来?
理想与现实定位的两张皮,原因很复杂,这里不再赘述。但是,从世界商业航天市场竞争的要求来看,民营商业航天的补充者定位显然是保守而局限性比较大的。中国为什么要发展商业航天,其中一个重要目的就是让中国航天业能够更好的参与全球商业航天的市场竞争,而在这场竞争中,无论是国有平台还是民营企业,首先要瞄准的是国际市场;对标的是国际企业;竞争的,也是国际对手。同时,民营商业航天企业更应该承担的是鲶鱼的角色,一方面刺激产业新的文化、新的业态等驱动力的出现,一方面更要成为重要的竞争主体,以谋求最终促进产业的良性发展。如果仅仅作为拾遗补缺者,又如何在激烈竞争中胜出?如何在商业航天时代脱颖而出?更遑论承担创新与破局的历史使命。
也许有人说,竞争者与补充者的角色并不矛盾,就发展过程而言,这种看法有其合理之处。但就发展目标而言,二者并不能兼得,在此意义上,中国的民营商业航天采取何种定位,对其自身的发展乃至中国航天业的国际竞争力都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