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凤清 || 山歌 小调 非遗文化的传承

投稿邮箱

湖北民歌,当地习惯称之为民间山歌。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歌风很盛,似乎大人小孩都能唱上几首,无论走到哪儿,都能听到歌声此起被伏。有相互对唱的,也有诉说衷情的,也有一唱一和的,如此等等。如同当今刘三姐对歌似的,歌声四起悦耳动听,那种高亢奔放的情调,显得格外幽默婉转、柔和。
例如:
山歌好唱口难开,鲜桃好吃树难栽。
白饭好吃秧难插,白粑好吃磨难埃。
鲜鱼好吃网难开。
对唱:何人知道口难开?何人知道树难栽?
何人知道秧难插?何人知道磨难埃?
何人知道网难开?
对唱:牛郎知道口难开,王母知道树难栽,
农夫知道秧难插,三娘知道磨难埃。
鱼郎知道网难开。
对唱:哪里会到是牛郎?哪里会到王母娘?
哪里会到农夫汉?哪里会到李三娘?
哪里会到打鱼郎?
对唱:天河会到是牛郎,天上会到王母娘,
田中找到农夫汉,磨坊找到李三娘,
河中找到打鱼郎。
传统民间山歌,为什么能流传至今,这是因为它语言文字通俗易懂,易记易学。更重要是因他在内容和节奏上具有高亢奔放、悠扬、婉转,乡土气息浓厚之特点,歌词每七字一句,每五句一段。同时还因为它充分反映了广大人民群众生活疾苦和愿望的追求。同时也因为它歌颂了劳动人民丰收喜悦的欢乐情景。与此同时,还歌颂了劳动人民勤劳、善良、智慧、俭朴生活的真实写照。故而,它才深深地受到群众的爱戴和百姓的好评。
民间山歌,它的唱法多样,自由腔、民族调,悠雅动听,它不同于其它民间文艺,它不需要具备任何场所、设施和任何条件。随时随地都可以演唱,演唱形式不拘一格,生产时,边劳动边唱,自唱自乐。
如:  四月单身菜花黄,单身汉儿两头忙,
走到田头秧又老,走到地边麦又黄,
谁人对我作主张?
反映了劳动人民生活的艰辛和求之渴望的心愿。说明了上无父母,下无妻子儿女的苦脑心情。
然而,在文革期间,传统民间山歌,却被视为黄色歌曲,曾一度被禁堵,在那个年代,社会上除了整天打倒走资本主义道路当权派之外,那就是红卫兵造反派到处搞打、砸、抢,张贴大字报,四处游行示威,斗当权派。学校停课,工厂罢工。在那个年代里,谁也不敢站出来说真话,要是那个敢站出来说真话,就说你是牛鬼蛇种,高帽子戴在你头上。非把你整垮不可,要你永世不得翻身。从那以后,再也听不见民间山歌的声音了。
这样,一直沿续到改革开放初期,才偶尔听到民间山歌的声音,而且还是在偷偷的唱,生怕有半点风吹草动。
渐渐地,一些爱玩爱唱的老人们,象小孩似的,又活蹦开来,他们在田边地头哼些山歌小调。自唱自乐,自编自演。以提提精神,又何乐而不为呢!享受老年人的天论之乐,焕发出青春年华时代的光彩和美好的回忆。
山歌作为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应该把它收藏、征集、传承下去。它不仅属于文艺界的一种特殊题材的显现,同时,也是反映时代精神风貌的象征。因此,我们这一代人有责任、有敢于担当精神继承和发扬下去,因为在那个年代,只有山歌特别是在民间,在乡村,只有山歌才能培养他们的乐趣,以增强劳动感的热情。还可在逃水荒时,以打“连厢”沿门乞唱,以度时光,姑娘们还可走村串户,沿门卖唱,所到之处,很受百姓的欢迎和好评。
因此,传承好民间山歌是我们这一代人的责任,势在必行。
李清水老人,就是我们村最突出、最典型的典范。多少年来,他对山歌十分痴爱,走路在唱,劳动时,也在唱,走到那唱到那,好象三天不唱歌,喉咙就痒痒的,晚上睡觉,躺在床上也要哼上几句,直到睡着为止。
清水老人就是这样一个人,他读书不多,只读几个月私塾,对一些歌词并不十分精通,他善于勤学好问,为人憨厚,性格开郎,别的什么都不会,是一位地地道道地老式农民,梨耙水车耖,样样皆通,除此之外,就只喜欢唱山歌,成了众所周知的民间艺人,无怪乎他老伴常常说他是山歌迷。
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起,他就开始整理、收集民间山歌单行本,并托人帮他抄写,其中,我也帮他抄写了不少山歌本,结止目前为止,他己整理收臧民间山歌单行本约四十本之多……
如《山歌好唱口难开》、《石榴开花叶儿黄》、《绣麒麟》、《十叹姣连》、《十月单身汉》、《十盅酒》、《心肝肉儿》、《运粮船》、《劝郎》、《石榴山歌》、《送郎山歌》、《单身汉山歌》、《十劝》、《二十四绣》、《同年歌》、《十把剪刀》、《一根带儿九根须》、《撇情》、《双思情》、《孟姜女哭长城》、《赛海堂》、《外甥调姨娘》、《手扶栏杆》、《采桑歌》、《梁山伯与祝英台》、《正月子飘》、《十想》、《十送》、《玉堂春》、《潘金莲》、《宋江杀媳》等,都是文革前遗留下来的宝贵遗产。
李清水老人不仅是山歌收藏的爱好者,也是民间山歌的传播者,一到逢年过节之时,乡村人都喜欢利用春节之际,到外地邀请戏班子来村搭台唱戏,他就抓住这个有利时机,早早来到戏场,趁开演之前,和一些爱唱山歌的老人谈今说古,高兴之时,唱上几句,吸引爱听山歌的观众。别看沙喉咙,低声调,唱起来还是有板有味,一群爱听山歌的老人,都喜欢来凑凑热闹。并趁此机会,打听搜集有关民间山歌的资料,这样,一传十、十传百,方圆十里八村的乡民,都知道李清水老人是个爱唱山歌的民间艺人。
如今,年岁已高,虽年过八旬,但身体骨很结实,很硬朗,一点也看不出腰驼背躬的样子,在他那饱经风霜的脸上常常露出几丝笑纹惹人逗乐,穿着十分朴素,老老实实的老农装扮。但至今仍独自一人守护着阔别多年的老屋场,故乡热土——李英。恋恋不舍的守护着,守护着。放几条老黄牛,来维持他和老伴俩的生活,日子过得到也舒服自在。在他看来很开心、很乐意,也很充实,一点儿也不觉得孤单、寂寞。前几年,还给人耕地、播种,只是近几年,才被“铁牛”代替了。他常跟我说,他不需要儿媳养他,不想增加儿媳负担,生活上虽不很宽裕,但也很知足。多少年来,这种俭朴生活,已经习惯了。他常说,不烦脑、不操心,无忧无虑,没有什么直得牵挂,晚上有老牛陪伴,再哼上几句山歌、小调,这便是我人生的最大快慰和幸福。
作者:李凤清    蔡山李英人

编委会

曹锦军

总编

魏鲜红

主编

唐亚红

执行主编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