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怕的植物实验告诉家长:贬低教育,是摧毁孩子最毒的药

导读:

曾经有人进行了一项植物实验,阿联酋GEMS校园里,实验者在大厅里摆放了两盆生长、态势几乎一样的盆栽,它们每天接受同等的照拂,比如光照、浇水和施肥等,唯一不同的是它们被贴上了不同的标签,一盆标注为“被凌霸的绿植”,而另一盆的标签是“被赞美的绿植”。

学生们通过录音的方式参与了这个实验,表扬和辱骂的话分别被录制下来,在两盆植物的旁边进行循环播放。

30天后,不可思议的现象出现了:每天被言语凌霸的植物,枝衰叶败、几近枯萎而另一盆每天接受表扬的植物,却枝繁叶茂, 焕发出勃勃生机

语言的力量到底有多强大?毫不夸张地讲,强大到足以致命。

我们时不时地会看到,孩子因为被老师或者家长批评、责备而轻生的新闻:

  • 去年3月份,13岁的男孩砍死母亲,只因嫌弃妈妈对自己管教太严格,母子发生激烈争吵后,持刀挥向自己的母亲;
  • 今年6月份,就读5年级的女孩因承受不了老师长期的指责和辱骂,上完语文课后,从走廊栏杆一跃而下,坠楼身亡,年仅10岁。

“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十月寒”。刀子可以刺伤人,可是恶毒的语言对心灵造成的伤害,却比刀子要深得多,它真的能逼死人,尤其暴力的对象是心灵本就脆弱的孩子。

抑郁的孩子连医生都救不了

一个12岁的孩子,整天郁郁寡欢,被诊断为中度抑郁,复诊等待的过程中,他在安静地看书。医生表扬道:“这孩子真用功”,没想到妈妈立刻反驳道:“都是假用功,装得”,言语里的轻蔑、嘲讽和不信任,让医生气得直跳脚。

医生辛苦的治疗,小心翼翼地修补孩子内心的创伤,却被妈妈分分钟打回原形。尽管千叮咛万嘱咐,父母还是无法改正自己一贯对孩子的讽刺挖苦,生存环境没有改变,再高明的医生,也无法治愈孩子。

家长真的很难理解,那么小的孩子,不愁吃不愁穿,为什么会抑郁,为什么会不想活了,他们从来意识不到,孩子的一切现状,都是自己的“愚蠢”造成的

青少年种种心理问题的背后,几乎都是家长一“嘴”造成的,只是他们不知道,或者是不肯承认罢了。

心灵受到的伤害,身体从未忘记

世界儿童安全组织曾做过公益广告,发布了一组照片,孩子身上布满了各种侮辱性的语言:

  • 脑子让猪吃了吗?
  • 家里有你,真是倒大霉了;
  • 从没见过这么脏的孩子……

很多话都是平常父母脱口而出的,每一句话都那么尖酸刻薄,极尽可能的讽刺、挖苦孩子。

孩子似乎从不记仇,你把他骂得狗血喷头,他转身哭闹着喊你抱抱。你以为孩子很快就会忘记,因为他们眨眼间就能嘻嘻哈哈,恢复如常所以你肆无忌惮地发泄自己的情绪

可是,这些话已经深深地烙进了孩子的心里,有些阴影可能会伴随孩子一辈子,很多人成年后的心理问题,都来源于童年的创伤

所以阿德勒才会写道:

幸运的人一生被童年治愈,而不幸的人则一生都在治愈童年。

为人父母,谨记慎言

天下没有不爱孩子的父母,几乎所有的父母批评孩子的出发点,都是为了孩子好,只是教育方法各有不同。

很多脱口而出的话,父母并不认为是暴力的,可是贬低式的教育,不仅不会让孩子化压力为动力,还会让孩子出现自我怀疑,变得谨慎、胆怯,甚至是自暴自弃

著名心理专家马歇尔·卢森堡说:

“也许我们并不认为,自己的谈话方式是暴力的,但语言,确实常常引发自己和他人的痛苦。”

《少年说》中有这样一幕:

女孩声俱泪下得控诉着妈妈:为何总拿我和别人比较,我的努力为什么你从来看不到?

面对女儿的质疑,妈妈振振有词:我要是不打击你,以你的性格,就会飘。

无论女儿说什么,妈妈都坚持己见,孩子最终哭着下了台

这段视频很快登上了热搜,很多人表达了童年遭受过类似的遭遇,多少孩子被父母一路打击到大,满嘴说爱,却满目狰狞

语言暴力是如何伤害孩子的呢?

1、情绪和身体伤痛的级别相同

密歇根大学伊森·克罗斯博士通过实验得出结论:一个人受到语言暴力攻击时,他的情绪疼痛,与身体疼痛在脑部区域的反应极为相似,神经系统的体验级别是等同的

2、改变大脑结构

哈佛大学的马丁·泰彻博士通过研究发现:最易受到语言暴力影响的是大脑区域中的胼胝体、海马体和前额叶

处于发育中的大脑,如果总是生活在压抑、苛责的环境下,大脑为了适应环境就会发育成“求存模式”。所以,我们会发现很多童年不幸的人,即使长大后取得成功,固有的思维模式也很难改变,幸福感知力不高。

【包 麻麻总结】

身为父母,爱子之计自当深远,如果想让孩子乐观、善良、坚韧而又顽强,我们给予孩子的不应该是打击和否定,而应是对他们无条件的信任与支持。

我们要善于发现孩子的闪光点,指引他们一步步迎接未来的诗和远方。

我是包麻麻,关注我,不迷路……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