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案例的阶梯:从数据到智慧
一个14岁的小女孩,大冷天把自己的上衣给了流浪者。不用讲她多有同情心,行动就已经说明了一切。
Clark在《哈佛非虚构写作课》中举的这个例子,说明了细节描写到意义浮现的过程。这一过程的实现,有赖于“抽象阶梯”的自觉运用。
“抽象阶梯”(the ladder of abstraction/ the abstraction ladder)的顶端,是最概括、抽象的语言和概念,是写作者要表达(tell)的意义,比如同情心;底部,是最具体明确的话语,是写作者展示(show)的细节。
要想用好这个工具,可以问自己或者别人两个问题:一个是“有什么例子?”沉到阶梯的顶端;一个是“那意味着什?”顺着阶梯爬升(Clark, 2008)
之所以对抽象的阶梯感兴趣,也是因为Clark的感慨与我近期帮老师们改案例的经历有些关联。“新闻倾向于停留在阶梯的中部……这是最危险的区域”,教学案例也是。
写自己做了什么,主要还是信息(information)层面的东西。没有下沉的数据(data),虽然有归类、抽象而不自觉,遗漏的细节可能更多;没有对行动意图和根基的探讨,没有对教学意外的反思,没有与其他经验的联系(舒尔曼,2013),也就没有相互勾连的知识(knowledge),灵光乍现的洞察(insight)或者筋脉畅通的智慧(wisdom)。
“在从编写和思考案例中学习时,要经历四个步骤:行动、叙述、联系(或复述)和抽象。”(舒尔曼,2013,p.343)因此,我们要在数据(细节、例子)与经验、知识之间爬上爬下,才能避免卡在阶梯的中部,有望获得智慧。
(祝智庭,2016)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