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个老师】新闻也可以“出彩”
曾在内蒙古苏尼特右旗、山西大同任教,现任内蒙古二连浩特第二中学语文教师、副校长,中教高级职称。多次荣获全旗、全市优秀教师荣誉称号,二连浩特学科带头人,“口岸名师”。
新闻也可以“出彩”
——用醒目标题吸引读者
新闻是对近期已经发生和正在发生、或者早已发生却是新近发现的有价值的事实的及时报道,主要是由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尾五部分组成。其中标题是消息的眼睛,要在第一时间传达出消息中最重要、最吸引人的信息,力求鲜明、概括、准确、生动。读者“扫描”标题时也只是“霎那间”,但是,这“一瞥”常常就决定了新闻的命运。一篇好新闻,如果仅因为标题不吸引人而无人问津,那是令人惋惜的。因此,一定要重视新闻标题的制作,好的新闻标题应该有一目了然的效果,还要尽量抓住读者的眼球。
怎样才能写出好的标题呢?
成语,是汉语宝库中的精品。它历经千百年,成为言简意赅、形象生动、寓意深刻的一种特殊语言形式。
一个好的标题是需要极其精炼地去传达新闻的精髓的,成语就是个好帮手。如:《中国电视30年——精彩纷呈 波澜壮阔》,两个成语概括了电视事业飞速发展、规模宏大、硕果累累的发展态势,简明扼要,干净利落。再如:《武汉民生建设项目 “蓄势待发”》, 高度概括了目前武汉市除了在建的一批重大建设项目外,还有一批关乎民生的项目也已经进入前期准备阶段的消息。
巧用成语言以极简省的字句,包含最丰富复杂的内容,但是用作标题时,不是随手拈来都可成为佳作,关键在于要“恰当”,不仅要熟知新闻事实,还要熟知成语内涵,二者有机结合,才能制作出好标题。
新闻标题在揭示核心事实基础上,可以再考虑一下修辞。如:比喻、拟人、对偶、借代、设问、引用等都可新闻戴上一顶漂亮的“帽子”。
恰当地运用比喻、拟人,用具体的、浅显的、熟知的事物去说明和描写抽象的、深奥的、生疏的事物,化抽象为具体,变枯燥为生动。如《屋顶上的私家“电厂”》,把屋顶上的光伏发电站比喻成了“电厂”,既形象,又直白;再如《油桃有了“身份证”果农丰收不愁销》,把油桃获得国家绿色食品有机认证比喻为“身份证”,这项认证的作用就是可以立刻浅显易懂;还有《群鹅嘎嘎唱丰年》,就写出了当地人民丰收的喜悦。
运用设问则可抓住读者的注意力。如《校园暴力频发 问题到底在哪》、《教材改革释放了哪些信号》,这些题目立刻就能引起读者阅读兴趣,想阅读正文找到答案。
采用对偶句为标题能呈现一种平衡对称的形式美,看起来赏心悦目,读起来琅琅上口。如《“嫦娥奔月”圆满成功 “中国制造”不负众望》,既概括了消息的主要内容 ,又表现了作为一个中国人的民族自豪感。《央视首播寻母启事 网友再传爱心接力》,概括了“寻母”、“爱心”两大核心内容,“央视”、“网友”则表现了这一新闻事件的影响力。
还可巧用借代突出特点,如《“旱鸭子”教师勇救小儿童》救人的教师是“旱鸭子”还义无反顾地去救落水的小儿童,这样的事迹更加令人感动;再如《舆论唤“郎”归》,“郎”一语双关,表现国人期待女排重振雄风,呼吁郎平回国执教的强烈愿望,内容丰富,表达巧妙而含蓄。
同学们,好标题会为消息添辉增色,产生先声夺人的效果。试用一下我们今天教了这两招改几个新闻的标题,练练你的身手吧。
自从我们推出作文深度点评服务以来,我们的老师已经点评了上千篇作文,从文章的用词、标点、结构、得分点、失分点等等,各个方面都给出了深度的点评和建议,收到了家长最真诚的肯定和赞扬!
现我们把学生投稿的作品及老师悉心的点评整理成了评点月刊(电子版/纸质版)让更多的学生能够欣赏,学习!
【初中版】
【小学版】
近期更多热门视频课程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