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戎传》:欠了我的给我补回来,偷了我的给我交出来!

更多原创、精彩内容

这是《真·三国志》第 417 篇文章

今天来讲 王戎


注:图片皆源于《三国杀》、《阵面对决》、《三国志》及网络,以文为主。

王戎,字濬冲,今山东人,竹林七贤之一,父亲是王浑。

王戎在竹林七贤中都是比较另类的,诸多史迹上描述的他,贪财又吝啬,这似乎与其他几位“粪土当年万户侯”的七贤不太一样,而且,他的年龄是当中最小的。

王戎小的时候就特别聪明,长得也很秀气,传言他有一个本领,就是可以直视太阳而不会产生眩晕感。

据说在王戎刚上小学的年纪,有一次,他在宣武场看表演,当时,猛兽在栅槛内张牙舞爪,不断咆哮,前来观看的人都吓得跑掉了,只有王戎一动不动,神态自如。当时魏明帝曹叡在看到这幅景象后,对王戎赞不绝口,认为他是一个人才。

有一次,王戎和小伙伴在路边玩耍,看到了录到旁边有结满李子的李树,其他的小伙伴都流下了口水,争相上去抢摘,只有王戎一动不动,有人就很好奇,问他:干嘛呢?不想吃吗?

王戎淡定地说道:这里人来人往,道路两旁有李树,而且果实很多,果实肯定是苦的。

大家将信将疑,在咬了一口李子后,发现果然是苦的。

或许王戎懂博弈论吧。

竹林七贤中的阮籍与王戎的父亲王浑是朋友,每次阮籍前来拜访王浑,跟他说了一句话后就不再搭理他,而是进入王戎的房间与他交谈,很久很久才出来。王浑觉得很不可思议,阮籍说:和你说话,不如和您的宝贝儿子王戎说话。

另外,将王戎引入被后人称之为“竹林七贤”圈子的,正是阮籍,而阮籍比王戎年长24岁。

王浑去世后,他曾经的手下送了百万钱财,而王戎却坚决不要,如此,王戎的名声也变得更加耀眼。

通过前面两个故事,我们可以知道,王戎是一个敏锐的人,能够一眼就找到事物的重点,而且,他贪财吝啬,却知道什么钱该拿,什么钱不该拿。据说,他身材短小,性格坦荡,但唯一不足的是不太注意自己的仪容仪表。

有一次,王戎和阮籍一齐喝酒,当时的兖州刺史刘昶也在,阮籍因为酒少,便没有给他倒酒。刘昶在一旁也没有任何情绪,王戎就感到非常奇怪。

第二天,王戎问阮籍:昨天一起喝酒的那人是个怎样的人呀?

阮籍说道:比刘昶出色的,不能不和他一起喝酒,而不如他的人,也不敢不和他一起喝酒,唯独只有他自己,才可以不和任何人喝酒。

王戎经常和阮籍在外面游玩,有一次,王戎迟到了,阮籍调侃道:你这个俗人呀,又来败坏我的兴致咯!

王戎笑着说道:那么你的兴致也太容易败坏了。

襄子觉得这段话大家一定要牢记,王戎的这句话其实充满了智慧,也很幽默,在生活中适当用用,可以缓解气氛。

比如,夫妻吵架,妻子说:我真是要被你气死了。丈夫就可以说:那你可真容易被气死呀。

当然,跪榴莲的时候别来找我。

好了,不开玩笑,主要是我们在生活中会遇到一些人,说话带酸,这个时候我们就可以用这么一句公式来回应他:那你可真容易XXX呀!

还有一个故事,王戎的老婆经常以“卿”来称呼自己的丈夫,一般来讲,老婆应该叫丈夫为“君”,而“卿”则是丈夫对夫人的称呼,王戎说:你这么叫我不符合礼数,以后不要这么叫了。

夫人却说道:爱你才叫你“卿”,我不叫你“卿”,我又能叫谁“卿”呢?

王戎无可奈何,这也是成语“卿卿我我”的由来。

有一次,吏部郎的职位出现了空缺,司马昭便向钟会询问合适人选,钟会说:我推荐两个人,裴楷清明通达,王戎简要省约,他们都是吏部郎的人选。

276年,王戎出任荆州刺史,因为让下属私自建设住宅而犯了罪,理应被罢免,但司马炎却下诏让王戎留官察看。

278年,王戎改任豫州刺史,加建威将军。

279年,晋国发动了对吴的全面战争,王戎也参与其中,他派参军罗尚、刘乔为前锋,协助王濬进攻武昌,且在这次战役中,收降了吴军诸多将领。

280年,吴国灭亡,王戎因功进安丰县侯,增加食邑六千户,赐绢六千匹。此时,他并没有被胜利冲昏头脑,而是过了江,安抚刚刚依附的百姓,宣扬晋国的恩德。在吴国孙皓时期,曾经有一个叫石伟的人任光禄勋,但他为人正直,看不惯孙皓,便辞官回家。王戎知道他的事情,赞叹他的气节,便上表推举了他。

据说,王戎家有一颗不错的李树,准备拿李子去卖点钱,但他担心别人得到种子后,种出跟他一样好的李树,于是,他将李子的果核都钻破了,如此,种子就被毁了。

王戎在嫁女儿的时候,女儿向父亲借了一笔钱,很久没有还。后来,女儿回家探亲,王戎一直没给好脸色看。等到女儿将钱都还完后,王戎才露出了开心的笑容。

王戎的侄子结婚时,王戎送了一件简单的单衣,后来还要回来了。

王戎给人留下的印象是吝啬鬼,而且比较贪财,但他却“君子爱财,取之有道”。282年,王戎被征召为侍中,南郡太守刘肇便行贿王戎,结果被司隶校尉刘毅发现,而后弹劾。实际上,当王戎知道这是贿赂后,没有接受。因此,事后来查,他并没有被治罪。但一些人认为王戎依旧有错,司马炎虽然为他辩解,但王戎自这以后却被那些清议所鄙视。

有人说,王戎的贪财吝啬其实是一种避祸于乱世的“自晦”之举。

王戎虽然没有什么特殊的才能,但他很稳,算是一名中规中矩的官员。

289年,王戎补任吏部尚书,后因母亲去世而离职。在王戎为其母守孝的期间,他喝酒吃肉,有违礼数,但是他的内心却十分悲痛,因为他面容憔悴,甚至都走不动路,连起来都需要人搀扶。

当时,尚书和峤也在为自己的母亲守丧,虽然吃喝简单,没有僭越礼数,但面容正常,自身的状态跟平常一样。后来,刘毅称“和峤生孝,王戎死孝。”

290年,司马炎去世,司马衷继位,太傅杨骏辅政,因为王戎等人都有名望,因此受到了杨骏的排挤。

291年,杨骏一族被诛,轮到了贾南风掌权,当时的东安公司马繇专断刑赏,威震内外。王戎曾经提醒他道:如今大事成了,做人还是低调点,目光放长远一点。

然而,司马繇一副老子天不怕地不怕的架势,后来果然被迁徙到了偏远地区辽东。

王戎看到大厦将倾,认为朝政过于颓废,他即没有怒发冲冠,也没有助纣为孽,而是随波逐流,一副看尽了人间世事的样子。

302年,河间王司马颙联合成都王司马颖等讨伐齐王司马冏,司马冏向王戎询问对策,王戎说道:你自诛赵王伦、拥惠帝以来,赏罚失当,导致大家都有怨言,我建议您主动撤回自己的封国,以求安身。

谁料,司马冏的谋臣听到这话后跳起来反对,大声呵斥道:自汉魏以来,你有见过王公能明哲保身的吗?再说这样的话,拖出去斩了!

王戎不动声色,假装自己服寒食散药力发作,跌倒在厕中,才免去了一死。

虽然,大家认为王戎随波逐流,但是在304年的时候,王戎随着晋惠帝被司马颖劫持到了洛阳,不久之后,张方将晋惠帝和司马颖一同劫持到了长安。王戎曾在危难中与乱军交锋,真刀实枪去干了。在与乱军搏斗的时候,王戎始终谈笑风生,没有丝毫畏惧的神情,就像那一年,观看栅槛中的凶猛野兽一样。

无疑,王戎是“竹林七贤”中最接地气的那一个,他没有自命清高,也没有像其他人一样隐居山林,就算是当官,也尽心尽力,将自己的事办好。在他贪财吝啬的背后,有可能是一种洞察世事的聪慧,他懂得分寸,对自己口袋里的钱念念不忘,却也不去惦记别人口袋里的钱。

也许,能安安稳稳、平平淡淡、卿卿我我地度过自己的一生,才是心之所向吧。

305年,王戎去世,享年72岁,谥号“元”。

END

《真·三国志》倒计时:03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