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莲居士”李白
“青莲居士”李白
“大部分人让我学习去看世俗的眼光,我认真学习了世俗眼光世俗到天亮…要是能重来,我要选李白,几百年前做的好坏没那么多人猜,要是能重来,我要选李白,至少我还能写写诗来澎湃逗逗女孩,要是能重来,我要选李白,创作也能到那么高端被那么多人崇拜……”这是歌手李荣浩的歌曲《李白》中的歌词,充分地唱出了诗仙李白地伟大之处。
第一次知道李白这位大诗人应该是小学时学习的《静夜思》,“抬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将年轻时李白的思乡之情表达的淋漓尽致。现在依稀还记得当时我们经常将这首诗的改编版挂在嘴边。
李白是唐代诗坛上的一颗巨星,被历代文人称为“诗仙”,杜甫的诗句“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就是对李白诗歌高度成就的十分形象的概括.李白,字太白,于唐武后长安元年(公元7O1年)出生在中亚的碎叶;5岁时,随父亲迁居四川江油县青莲乡.李白从小就受到良好的教育.他说:“五岁诵六甲·十岁观百家.”15岁时,学习剑术.20岁前后,在家乡的匡山读书,从友人学习纵横术.李白勤奋好学,“常横经籍书,制作不倦”. 在 20岁以后,李白游历了蜀中不少名胜古迹.蜀中雄伟壮丽的山川,培育了李白开阔的襟怀,豪放的性格和对大自然的热爱.由干受纵横家和儒家思想影响,李白有着很强的事业心,希望建功立业;但他受道教和道家思想影响较深,又热切地向往着求仙学道的隐逸生活.这种矛盾的生活理想,在他身上最后形成二者兼顾的愿望,即“功成,名遂,身退”.
常说作为一个人最重要的即是“真善美”中的“善”,大诗人李白在这方面也做的很好。李白在求仙访道的同时,很注意结交“豪雄”,即那些能够抗暴扶弱、仗义舍身的游侠人物.李白自己就“少任侠”,“轻财好施”.他在东游吴越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就散金三十万,周济生活困难的人.李白一生写了许多歌颂侠士的诗,赞美那些在国家危急关头,勇于舍身赴难而不居功、不贪恋爵禄的豪侠.雄伟壮丽的祖国山川景色,经过诗人别出心裁一番吟咏,更给后人留下了深刻难忘的印象. 李白在学习乐府民歌时,创作了不少乐府诗.《长干行》第一首开头六句是:“妾发初覆额,折花门前剧(游戏).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同居长干里,两小无嫌猜.”后来“青梅竹马”和“两小无猜”,便成了比喻小儿女相亲相爱的著名成语.
开元二十四年,李白移家东鲁任城(今山东济宁),自己则继续往来各地,寻找政治出路.天宝元年(公元742年),他又举家南下,住到安徽南陵去了.不久,李白被朝廷征召去长安,临行时写的《南陵别儿童人京》一诗,表达了他踌躇满志和狂喜的心情:“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蜀道难》描绘了由秦人蜀途中的山川,一开头就以“噫呈*,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这种充满磋叹的情调很快抓住了读者,中间以“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揉欲度愁攀援”等,竭力形容人蜀途中山川的高危险峻,再衬以“悲鸟号古木”、“子规啼夜月”的凄厉气氛,以及诗人的反复嗟叹,把蜀道的高危艰险渲染得十分突出而激荡人心. .
天宝三载春,李白知道自己留在长安已不能再有所作为,于是上疏,“恳求归山”.玄宗没有挽留他,而是“赐金放还”. 李白在长安实际上只有一年半时间.这期间,他亲眼看到朝政的黑暗腐败,以满腔忧愤写下了许多揭露和批判现实的诗篇,如《古风》第十五首,谴责统治阶级“珠玉买歌笑,糟糠养贤才”。
天宝三载,李白在东都洛阳认识了比他小11岁的诗人杜甫.杜甫“性豪业嗜酒,嫉恶怀刚肠.”其抱负是“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与李白意气相投.他们情同手足,“醉眠秋共被,携手日同行”. 此外也是寻求为国效力的机会.他在《梁园吟》中说:“东山高卧时走来,欲济苍生应未晚.” 这个时期,朝政更加黑暗,把持朝政大权的宰相李林甫,大兴冤狱,打击迫害正直贤能的官员.目睹国是日非,李白内心的痛苦也与日俱增.但他决不向权贵屈膝,在著名的《梦游天姥吟留别》一诗中,他写道:“安能推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表现了他的高尚人格.他还写了许多揭露和鞭挞黑暗现实的诗篇.《远离别》对玄宗宠信李林甫等奸臣,大权旁落,提出警告:“君失臣兮龙为鱼,权归臣兮鼠变虎.”
整理了诗仙李白地著作后,我才知道原来在小学、初高中学过那么多李白的诗,同时我对大诗人李白地敬佩之情又多了几分,我们现在处在和平的年代,确实无法设身处地的理解一位含有满腔热血却不断被奸臣阻挡大好前途的爱国之人的满心绝望,不过庆幸的是,李白的数千首佳作被流传下来并深得当代人喜欢,我想这大概是我们缅怀诗仙李白最好的方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