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可曾独自一人时舔舐感情的伤口

这是一篇,忧郁的思辨——提笔这个主题,似乎一脸正经也不合适,唯有拿出青葱年华时,为赋新词强说愁的勇气,作此一篇。

最近翻到了一个老梗,说的是Zippo打火机的广告。Zippo一直以风吹不灭作为自己的其中一个卖点,试想一下,狂风中暴雨里,小火苗顽强挺立,大概是这种感觉:

图片来自网络,据称是台风“天鸽”期间

这时候,某君凑过来:“诶,听说你这个打火机防风?我试试,呼(大力吹气)!”——火灭了……

图片修改自《非诚勿扰》截图

很老的梗了,原本想说的是“不作不会死”,而号主更想说的是,很多东西经不起折腾,再细腻的陶瓷也会有裂痕,再美的璧也有杂质。没有什么是坚不可摧、完美无瑕的,事物总有空子可以钻。空子可能很小,但可怕的是,再坚硬的磐石也会被水滴凿穿,没有哪一种坚持能抵得住不停歇的摧残。

那这跟我们文章的标题又有什么关系呢?是这样的,今天号主不谈“作”,也不说钻什么空子了,今天说说“被钻”的人吧。而最美好,又最容易钻的,大概就是感情了。

每个人身边都有各式各样的CP,幸福的,不幸的,和谐的,僵持的,不一而足。但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总有一方恣意,一方妥协。在某些CP里,这种“攻守”关系似乎常常改变,两人总是各自忍让,互相妥协。而可能更常见的,则是由某一方一直习惯了忍耐,自觉地妥协。但无论哪一种,除非是默契如相互克隆,总是时时刻刻有不同,有分歧。而每次的不同和分歧,就是釉面下不易察觉的线条,就是玉色里隐隐约约的黑点。

钻了这些感情的“空子”的人不会自觉,而妥协的那一方,却每次都切下心的一小块去填补裂缝。怕的当然是千里之堤毁于蚁穴,怕的,当然是小过不改,大恶形焉。哪里有什么“苦也是甜”,哪里有什么“痛也是美”,有的只是,“我爱你的心还很大,切了几块,还剩很多”。纤尘可累成山峰,跬步可积至千里,不要怀疑每次小小分歧的力量,关键的只是,受伤的人如何学会舔舐自己的伤口,不间断地产生的伤口。

而“舔舐”的方法,无非是发泄和压抑吧。

有人话抛出来,观点摆出来,然后做好准备迎接一场“大战”;有人话吞进去,观点压下去,笑一笑,当做无事发生。这里面,有谁对谁错呢?

01

号主有位朋友A,善解人意。

A有一位相恋多年的伴侣,两人恩爱异常,即将步入婚姻的殿堂。而时不时的,A会找号主喝酒蹦迪,吃顿豪餐什么的。A并不是一个喜欢玩的人,更谈不上浪,因而每次约起,号主都隐隐感到有一丝不解。

直到某次,A终于忍不住说了一句:“我的那个XX(A的伴侣)……”然后就停住了没往下讲,良久,蹦出一句“这种事情也没法跟第三方说,还是陪我喝一杯吧。”场景人物突然有了宋冬野歌中的寂寥和落寞。但无论如何,及每次喝罢,A就似乎又满血满魔复活了。

号主跟A的伴侣也算熟络,在其口中,A也算得上是“完美恋人”。“总是不生气,什么都依我”大概是一个重要的评判标准。后来跟A单独聊起,说到这个,A只是笑笑,说,“我有一个神奇的技能,无论(伴侣)多让我糟心,只要给我静一静,第二天我就恢复原样了,恢复不了的时候,就只好拜托你陪我喝喝酒了。”

这算什么呢,有句话说,“我总把怀抱面向你,这样你只会感到温暖,看不到我背后的伤痕”,后面还要加上“这个伤痕可能来自你”?

有时看着A还要宠溺地给伴侣报备,一边“自暴自弃”似的与号主谈天说地,放飞自我,实在有点于心不忍。但A说,因为很重视,所以隐忍。某次,听完A唱了一首歌之后,号主大概也稍微有点明白这种心情了。歌词是这样的:

其实我很烦恼 只是你看不到

如果我也不开心 怕你转身就逃

爱上一个人 一定要让ta相信

这世界多么 美好

——《你爱我像谁》张卫健

02

号主有位朋友B,善解人意。

他人的需求,总能被B轻松嗅到,很让人能想起《布达佩斯大饭店》中的那句台词,“A lobby boy anticipates the client's needs before the needs are needed”,侍应总是能在客人产生需求之前,就预测到这些需求。与B的相处总是美好的。如果一个人跟你交往的时候,你一直被置于舒适区,那么你还有什么理由挑剔这个人呢?无论是悲伤时寻求安慰还是重要日子前的加油打气,B都不曾让人失望,更可贵的是,不曾缺席。

因此,B很容易就会陷入到桃花当中。B确是有过一些感情经历,但是结局都很糟糕。答案,大概也在上文的描述当中——因为善解人意,所以事事忍让,处处妥协;为了维护形象,所以无论何时都是大方得体,知书达理,不娇不闹。表面上看起来如此美好,然后某天突然听说就分手了。

“每次遇到什么不愉快的事情,我就把这些情绪像不用的旧物一样,拿个箱子锁起来。”这是B的原话,“然后某天,我发现,我已经锁不住了,就爆炸了。”

然而,感情的另一方,却至分手都一直沉浸在幸福当中,对突如其来的晴天霹雳,感到震惊和不解,痛苦,并不甘。但当想挽回时,却发现自己面对的是B那早已经冷如冰霜的心。

03

号主有一位朋友C,为人直爽。

C与一些异性一直保持着良好的“哥们”关系,而到了其步入一段关系之后,这些“哥们”关系还维持着。C是个有原则的人,号主是知道的,可能用“尤其有原则”也不为过,因此轻重、亲疏、底线之类还是拎得清的。而C的伴侣则无法接受。有句话道,女生永远无法接受自己的男朋友有个“妹妹”,男生也很难容忍女朋友有个“蓝颜”,C的伴侣也有表示过怨言。某次小酌,聊起这个话题,C的态度很坚决,表示绝不会因为有了伴侣就抛弃“哥们”,接受不了就分手。

这算是很刚烈了,不知道他们有没有因此而常常吵架?但这里还想对比上文的B。B很容易与人建立较为亲密的关系,也曾遇到同样的情况。据说B是怀着“大义灭亲”的心情,断绝了一切与异性的交往,只为了伴侣能得安心。B大概心里是带着伤的,也一直很难平复吧。听说分手之后,B跟当初一刀两断的异性朋友道了个歉,依旧做ta的“老好人”罢。

最后

所以“被钻”、“被伤”、“隐忍”的人到底应该怎么处理自己的不快呢?每个人都做出了自己的选择,而当问到作为另一方的期望时,得到的答案常常是“我宁愿ta跟我讲也不要跟别人讲”,“我觉得应该跟我说,别憋在心里”。

记得之前有过不少文章说的“感情当中如何趁虚而入”,说的就是当某人在一段感情中过得不畅快(不知为何主要用男生来举例),这时候作为一个“知心姐姐”出现,想把裂痕扩大并将男方收归己有是很容易的事。因此可能很多女生都十分抗拒自己的伴侣找别人发泄内心不快的行为,尤其是找别的女生。而憋在心里最后爆发这种剧情想必是更没人喜欢的了,毕竟没人喜欢给自己埋地雷。

问题来了,那到底是要怎么办呢?

反过来推吧,我们所害怕的被人“趁虚而入”,的关键还是在有了“虚”,才能趁。但正如上文说道的,这种“虚”是时时刻刻会发生的,只要有了分歧,就会有裂痕。那么被钻的一方选择忍住还是将矛盾显性化,大概就取决于双方的性格,这里的关键词是“双方”。

在上文里,似乎一切的选择都与妥协的一方的性格有关系,其实不然——在最终的选择上,恣意的一方也逃不开责任。简单地来说,只需要问一个问题:“你是一个容易接纳对方提出的意见的人吗?”有时候妥协的一方憋着不讲,原因可能是早已经讲过了,只不过每次都以恣意的一方的强势胜利告终。

“我就是这样的,你就得接受”,或者“我改不了了,过不了找别人过去”这样的话如果曾经出现(即使只是撒娇),甚至对方说了自己的不是之后马上生气——如果紧接着是吵了一架,倒也还好,而如果对方用一种宠溺的态度来缓和气氛,并在以后的日子里面再也不提同一个话题,可能事情就没那么简单了。理想的情况是,对方自控能力强得可以改变自己的喜恶,而不是那么理想的情况则是,对方已经打定主意再也不说,因为结果容易预料——说了就要闹矛盾。

有人说这是逃避,有人认为这样万万不可,但倘若不如此呢?如上文的C,凡事讲原则,有不爽就说,最后恐怕不是时常吵架,就是C摇身一变成为了恣意的一方,需要对方妥协了。两种结局,这全凭对方性格决定,但无论哪种,似乎都没有让情况变得更好。

当然,世上肯定还是存在沟通顺畅,彼此妥协,举案齐眉的CP的,但那也是最理想的情况了,两个人的性格都得是落落大方理性冷静才行,这似乎并不常见。那没有这么理想的时候,一方不察觉,一方常妥协,感情的裂缝,只会越拉越大罢了。

无论对谁来说,不喜欢的事情始终不喜欢,一个人突然再也不对同一件事情表达怨言,可能只是背过脸去强行不看。黄子华有个段子,说的是一个人的伴侣很丑,旁人问如何看待对方的丑,这个人说“察觉不了”。旁人好奇“这么丑怎么能察觉不了呢”,这个人回答“我说的是,每次我们面对面的时候,我眼睛看斜一点(不看ta的脸),ta察觉不了”。但一直背着脸,脖子也会酸硬,这时候,还不能允许妥协的一方去做个马杀鸡?还不能允许“被伤”的一方去找个地方,自己舔舔伤口?

大禹治水,讲究疏堵结合,比起他爸只堵不疏,显然是更为有效的。至于害怕有人趁虚而入,那就不要找异性去诉苦就好了。“你不要在你的朋友面前说我坏话,即使要说,也不许对异性说。”这是某个朋友的伴侣对其的“约法三章”,想来,说不定是比较好的解决方式了。

但如果大家真的选择了这种方式去排解,有一点却是必须要注意的。那就是,“仇恨”是可以通过讨论获得加成的,这是群体效应的另一个表现。比如,A君对C君有一点怨言,B君也对C君有一点怨言。本来相安无事,但某天,A君和B君恰好聊起C君,那么最通常的情况是,“1+1>2”,两人的怨言绝不止翻了一倍这么简单。人如果更多,当然那就更可怕了——最恶毒的留言,并不需要有谁特别恨,而往往只要几个略有不快的人聊会天,就能产生。

这才是最让人感到可怕的地方,单方面的诉苦可能情况没有这么恶劣,但是一旦跟人诉苦,聆听的一方稍作安慰之后,诉苦的内容也会得到“坐实”的效果。就比如,当我们找另外一个人说“A君很坏”时,即使对方不作什么肯定的回应,在我们心中“A君很坏”这件事,也似乎有了更多的分量——细思恐极。

总之总之,感情是个精细活,是需要“经营”的。如果哪天自己活得真的很舒服,被宠上天了,自己感觉可以随心所欲了,那往往潜藏着危机。如果刚好遇上了一个用温暖的怀抱拥抱你,却在一个人的时候自己料理伤口的人,请珍惜ta,也请,不要挥霍ta的感情。呼应到文初的段子,如果你有一个Zippo,别时常想着亲身测试广告的真假——毕竟火就是火,无论保护得多好,终究是会被吹灭的。

感谢阅读!

经全国思想进步委员会

2018年初审通过

SI BIAN

21世纪新青年标准实验教科书

思辨

必修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