亭,自然的穴位
亭子在前世,常常能在古人话语里领略到它的风采:或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的醉翁亭;或是“留得残荷听雨声”的残荷亭;或是张岱寒雪时分,独自前往的湖心亭;又或是沧浪亭、荷风四面亭、月来风到亭……亭,总能窥探到山水美意七八分,溢出人世情怀八九分。
在亭中,四面无墙通天地,近水远山、幽竹花径、枯石活泉,景语高高低低,好像提前有人设置好了视角,只有在此亭才有此景。在亭外,亭似山中、湖中、园中的点睛之笔,没有了亭,自然好像也缺了些人文感,与我们隔了一层。
《园冶》里说造园的最高艺术造诣莫过于“虽由人作,宛自天开”,“巧于因借,精在体宜”,那些值得玩味的亭子确乎如此,从不凌驾于自然之上,也从不回避人工的精妙。而回望如今的亭子,大都是景区的标点,略过人们匆匆而往的身影。
亭子与我们之间终究是有缺失了。或许,是当下的亭子缺失了天然的属性。又或许,是我们缺失了观照亭子的状态。如若迷惑,不如就去遇见一个亭子吧!
说起亭,我们大概都会想到“且停停”,是在人们自然行旅中的停歇。但更多时候,停歇或许是一种从心底呼之欲出的惊喜微澜。
记得一个朋友说,明明是去爬山,但远远地看到了山顶的亭子,突然山就有了生气,有了人迹,有了文化感。如果没有亭子,那山也就不太好看了。亭子,虽是一个临时性建筑,但它的考究远远超过居住建筑。
一个值得玩味的亭子,既要由内向外的好看,也要由外向内的好看。
从内向外,它是与山、与湖、与园融为一体的山水画;由外向内,它是可以观山水、观鱼鸟、观人情的好视角。所以这古人选建亭的位置,其实就是在找自然的某些穴位。如若在山下,有高远之雄势;如若在山顶,有深远之崇高;如若在湖畔,则有平远之阔;如若在湖中,则会有迷远之思。亭。点中自然的穴位,才会如苏东坡所言,“惟有此亭无一物,坐观万景得天全。”
欢
迎
关
注
源流传统的当代景观建筑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