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于1897年,榆林路47号——犹太人在上海的洛亚方舟,俄侨第一公学所在地
上海老洋房;脑中首先想到的是徐汇、静安、黄浦等区;许多人对于虹口区的洋房没有认知,但上海人一定知道提篮桥,而在上海的虹口区提篮桥附近就有非常著名的建筑洋房——榆林路47号洋房,被誉为 “ 犹太人的诺亚方舟 ”。
榆林路位于虹口区提篮桥街道的一条小马路,在近代这片区域属于上海公共租界,大部分都为石库门里弄。在榆林路和临潼路的交叉口坐落着数排既有英国安妮女王时期的装饰元素,也有欧洲古典主义的风格,又有以色列古典建筑风格的花园住宅洋房。
门口挂着优秀历史建筑的标志,也是上海市第四批优秀历史保护建筑。
至于它曾经的主人已经无从考察,但是一排四幢的的建筑层高高、面积庞大加上年久失修,布满了历史印记,使得建筑看起来别有一番滋味,身临其中一股浓厚的历史气息扑面而来。
关于建筑的主人有几种说法;有说是阿哈龙会堂,有说是文汇报员工宿舍,也有人说是犹太人在二战前夕到上海的住所。前身的主人无处可查但是查找文献榆林路47号在当年是上海第一所俄侨正规学校——俄侨第一公学所在地。当时的楼顶还悬挂着沙皇时期的三色旗,直到有一天一群从欧洲逃至上海的犹太人来到榆林路47号,并在这里生存居住下来,这也是最有依据的说法。
该建筑在上海的建筑史中较为特殊,因为在上海很少有体量如此庞大的红砖建筑,有些大体量的红砖建筑并不具有艺术性,传统的红砖老洋房多为英式风格,被贴上了秀丽、浪漫的标签。只有榆林路结合了各国多种建筑元素,再加上其超大的体量以及气势宏伟的规模使其在上海建筑史中拥有特殊的地位。
在那个特殊的年代,其建筑也是命运多舛,先后历经学校、旅社、托儿所、新华印刷厂、员工宿舍等使用。建筑也在90年代开始就一直闲置,加上年久失修许多墙体楼板都已经断裂破损。
在优秀历史建筑的牌子上显示建筑为1927年建筑,其实这是错误的。因为曾经俄侨第一公学就坐落于此,而沙俄政府在1917年10月就被推翻,所以不可能在1927年挂上三色旗,因此该建筑时间要早于1917年。翻阅一些书籍推测该建筑应该建于1897年前后。
每一幢之间一二层都有长廊联通,单幢中部为连续劵壁柱廊,顶层为平台,女儿墙为环形栏杆,具有外廊式建筑特征,建筑外墙清水红砖,局部做仿石面装饰,中央为四开间外廊,二层使用连续半圆劵拱结构,有劵心石,立面两端部分砖柱倒角处理,为简化的古典细部。人字形双坡屋面,两侧出檐较浅,檐下无支托。建筑总占地面积约5100㎡,其建筑面积达4400㎡。
前些天有幸实地参观,分享拍摄的照片。
本建筑于2017年在市场上挂牌3亿人民币,其中成交面积为2982㎡,其中占地面积为2010㎡,目前此房也在市面上挂牌4亿人民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