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之声 | 中国传统24节气:立冬
2020-11-07 13:57
华人号:华人国学
“立冬”立什么?这个“立”,是安身立命的“立”。一个人越是在艰难寒冷的时候,越是等到自己人生低谷的时候,越要有责任心,越要扩大心量,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立,建始也。表示冬季正式开启。这就是立冬的人生意义。
立冬の由来
立冬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九个,也是传统节日之一其确定的依据是以太阳到达黄经225度为准。立冬就意味着结束了秋天,进入了冬天。立冬过后,日照时间慢慢地缩短,正午太阳的高度就降低了。
立冬不仅是收获祭祀与丰年宴会隆重举行的时间,也是寒风乍起的季节。此时,在北方,正是“水结冰,地始冻”的孟冬之月,在南方却是小阳春的天气。
立冬期间的冷空气,常常不是大风把红叶一扫而光,树树枝落叶,以有限的能量蓄养自己,保持过冬的能量。
国土广大,最北部的漠河和海南省的海口,两者的温差可达30℃-50℃。北方的许多地方已是风干物燥、万物凋零、寒气逼人;而华南仍是青山绿水、鸟语花香、温暖宜人。
一方水土,养育一方的人与物,承认差异,接受差异,享受差异,各美其美,美美与共。
节气物候
我国古代将立冬节气分为3个5天,并由此定出三候:“一候水始冰;二候地始冻;三候雉入大水为蜃。”
在古籍《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对“冬”的解释是:“冬,终也,万物收藏也”,意思是说秋季作物全部收晒完毕,收藏入库,动物也已藏起来准备冬眠。
秋收冬藏,收获粮食与精神;藏住粮食过冬,藏住精神所在。
《立冬》
——左河水
北风往复几寒凉,疏木摇空半绿黄。
遍野修堤防旱涝,万家晒物作冬藏。
立冬民俗
迎冬
立冬与立春、立夏、立秋合称四立、古代社会中是个重要的节日。四个季度四个“立”。每到这个时候都要温习一下:我们的心是否立在天地之间?是否立身行道?是否像男子汉大丈夫一样立于不败之地?立于不败之地是靠天地良知、道德法律的遵守。
过去是个农耕社会,劳动了一年,利用立冬这一天要休息,顺便犒赏一家人的辛苦。
贺冬
贺冬亦称“拜冬”,在汉代即有此俗。东汉崔定《四民月令》:“冬至之日进酒肴,贺谒君师耆老,一如正日。”民国以来,贺冬的传统风俗,似有简化的趋势。一个人的成功,靠父母的养育、老师的教育、贵人的提携和帮助。立冬时节,拜师立心(也叫拜冬)。
《立冬》
唐·李白
冻笔新诗懒写,寒炉美酒时温。
醉看墨花月白,恍疑雪满前村。
拜恩师。贺冬亦称“拜冬”,在汉代即有此俗。东汉崔定《四民月令》:“冬至之日进酒肴,贺谒君师耆老,一如正日。”
拜尊长。清代“至日为冬至朝,士大夫家拜贺尊长,又交相出谒。细民男女,亦必更鲜衣以相揖,谓之“拜冬。”(见顾禄《清嘉录》卷十一)。
办冬学。冬学活动,就是现在的冬令营。这些活动,有的开始逐渐固定化、程式化,更有普遍性。
办体育。冬泳开始,锻炼身体,冬令登山,对话自然,在潇潇冬日,热爱生命。
穿新衣。宋代每逢此日,人们更换新衣,庆贺往来,一如年节。
食俗
立冬则有吃水饺的风俗。因我国以农立国,很重视二十四节气,“节”者,草木新的生长点也。秋收冬藏,这一天,改善一下生活,就选择了“好吃不过饺子”。
《礼记》:“食瓜亦祭先也。”
立冬养生
立冬后,就意味着冬季正式来临。草木凋零,蛰虫休眠,万物活动趋向休止。人类虽没有冬眠之说,但中国民间却有立冬补冬的习俗。
多吃主食,适当吃羊肉、鹌鹑和海参
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被称为产热营养素。所以,冬季我们要适当增加主食和油脂的摄入,保证优质蛋白质的供应。
狗肉、羊肉、牛肉、鸡肉、鹿肉、虾、鸽、鹌鹑、海参等食物中富含蛋白质及脂肪,产热量多,御寒效果最好。
气温骤降,身体一些部位对寒冷特别敏感,应当特别注意保暖。
海带、紫菜可促进甲状腺素分泌
人体的甲状腺分泌物中有叫甲状腺素,它能加速体内很多组织细胞的氧化,增加身体的产热能力,使基础代谢率增强,皮肤血液循环加快,抗冷御寒,而含碘的食物可以促进甲状腺素分泌。
含碘丰富的食物是:海带、紫菜、发菜、海蜇、菠菜、大白菜、玉米等。
动物肝脏、胡萝卜可增加抗寒能力
寒冷气候使人体维生素代谢发生明显变化。增加摄入维生素A和维生素C,可增强耐寒能力和对寒冷的适应力,并对血管具有良好的保护作用。
维生素A主要来自动物肝脏、胡萝卜、深绿色蔬菜等,维生素C则主要来自新鲜水果和蔬菜。
滋补原则
从立冬开始。寒冷气候影响人体的内分泌系统,以增加肌体的御寒能力,这样就造成人体热量散失过多。
因此,立冬时节的营养应以增加热能为主。可适当多吃瘦肉、鸡蛋、鱼类、乳类、豆类及富含碳水化合物和脂肪的食物。
冬季在饮食养生方面,中医学认为应少食咸,多吃点苦味的食物,道理是冬季为肾经旺盛之时,而肾主咸,心主苦。
正如《四时调摄笺》里所说:“冬月肾水味咸,恐水克火,故宜养心。”
▌春秋学礼乐,冬夏学经典。
冬天办学,也就是我们现在所讲的冬令营。为什么要学经典?在冬天的时候,背诵记忆最容易,就跟大气一样,我们所获取的知识快速地凝结于内心的世界,化成自己的行为。
冬天学习,天气寒冷,大家要举办登岳等活动,靠锻炼身体来活动自己的经脉。古人无论习武还是学雕刻工艺之前,都要先拜孔子的书、读孔子的书,然后再学武学艺。这是因为学武学艺,都是为了传承道义。
以德载艺,以艺载道。只有道义春秋伴随自己的一生,这个人的一生才有价值。所以冬天的时候不管学什么,圣贤书不可不读。
《立冬即事》
宋·仇远
细雨生寒未有霜,庭前木叶半青黄。
小春此去无多日,何处梅花一绽香。
让我们常读圣贤经典,
心怀感恩,
收集温暖驱走严寒,
用心中的光明照亮周围。
人生有四季,冬日有暖阳。
学习传统24节气,涵养中国人的气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