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其实是一种永恒的乡愁,你会叶落归根吗?
清明时节,纷纷的断魂雨,在异乡打拼的人心中倍有感触,仿佛如一根根无形的湿湿的细线,连接着创业者和故乡。
对于在外谋生的人来说,两个传统节日是最想回故乡的。一个节日是春节,万家团圆,而另外一个节日就是清明。
清明节,回乡扫墓,其实是一种对自己生命来处的追忆。因为我们身上流淌的是先人血脉,祖先的墓园,就是各自家族历史的祭坛。同时,在墓园,人们最能思索人生的真意义。
我要还家
我要转回故乡
头上插满鲜花
我要在故乡的天空下
沉默寡言或大声谈吐
我要头上插满故乡的鲜花
---海子
既然现代的人们如此重视这种传承,那么古代,对于这种仪式感很重的事情一定也更加讲究。
所以, 古人最重视叶落归根,无论做多大的官,如果退休,都会回故乡作为一个乡绅度过晚年。古人如果不幸客死异乡,那一定会想尽一切办法,由亲朋扶灵归葬,一路值钱飘洒,细缝中飘荡者的魂归来兮。有些甚至历时一年,甚至几年。且食家乡蒸常,莫做异乡之鬼,以免无人祭扫,几乎是大多古人客死异乡时在临终之际的最后要求。
在古代,即便是犯人,如果不是被处于十恶不赦的凌迟之刑,朝廷也会恩准犯人家属收尸,然后由家属运回老家安葬。这其中的例子就有,被慈禧处死的“戊戌六君子”,这也是一种最后的人道。
近些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人外出就业,创业。这其中不少人渐渐出人头地,事业有成,但是他们依旧不往故乡,即自己的生命的来处。
他们往往会为家乡的公益做出一定贡献,修桥铺路,捐资助学,他们都会尽自己一份心意。他们中的有些人,尤其是考大学出去的,他们的户口已经迁移到了城市,在老家已经把房产等留给了兄弟或者其他亲属,但是他们依然认为自己的故乡人。
今天一位先生跟我聊天,他介绍说,上世纪90年代起,他就考上大学来到城市。但在故乡需要的时候,他总会尽一份力,但令他不解的是,他刚刚收到的一份村里的通知。
通知里说,村里的公墓,将对百年之后回乡安葬的人收费600元,所以他们特别不解。平时,他们这些外出的,回赠村里有多少个600元了?而且,因为他们考了出去,原本有一份的田地,林地等都无偿留给村里。
现在让他们再出六百元,他们觉得心里不好受。毕竟,如果乡情是联系外出者和故乡的纽带,而硬邦邦的要钱,是否会成为一种无形的把游子当外人的隔阂?
确实,叶落归根,是因为一种永恒的乡愁,是一种追寻人生的圆满,这种愿望不会因几百块钱而改变。但是村里人是否能考虑下这些异乡游子的感受?对他们采取一种更为变通的方式,不要伤害他们的感情?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行道迟迟,载饥载渴。
我心伤悲,莫知我哀。
---诗经 采薇
当我离开的时候,家乡杨柳依依,当我归来的时候,阡陌雨雪霏霏,一路上风餐露宿,又有谁知道我的伤悲?
想问一句,到老了,你会选择叶落归根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