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堆里捡来的国宝,记录了一段传奇故事……
大多数国宝,
都有一段传奇身世。
而今天介绍的这件↓
显得格外传奇,
因为它是从垃圾堆里捡回来的。
王羲之《上虞帖》 唐代摹本
差点埋没在垃圾堆里
▼
一千多年前开始,
王羲之《上虞帖》的唐摹本就一直在南唐、北宋、元、明等朝廷内库中收藏。
后来传到清初大收藏家梁清标手里。
继他之后,流入民间,
清末转到收藏家程定夷手里。
新中国成立后,
辗转被上海静安区的一位收藏家私藏。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
被移交到上海某文物仓库里幽禁起来。
王羲之《上虞帖》 唐代摹本 局部
三年后,它终于被“解禁”,重见天日。
可谁知,才见光不久就被人鉴定为膺品,
扔入待处理品废纸堆中。
幸好1972年的一天,
上海文物清理小组的一名专家在清理仓库书画时,偶然发现了这张硬黄破旧书法帖。
王羲之《上虞帖》 唐代摹本 局部
他轻轻拿起,
第一眼,就觉得气息逼人。
后经过反复观察研究,
发现卷端有宋徽宗金书“晋王羲之'上虞帖’”的绢签。
再打开内页,
58字七行草书字迹苍劲有力,
颇有大家之风。
细看后,他不禁大吸一口粗气,
字幅上居然还有历代皇家典藏章,
如“集贤院御书印”、“御书”、“双龙”、“宣”、“和”、“政和”、“宣和”等,且都钤得很有章法,膺品是不可能仿制到如此程度的!
历代皇家典藏章
但由于《上虞帖》一直知名度不高,
且多年来湮没不彰,
于是决定扣下来不发,
而是将其带回市文管会,
邀请有关专家再行研究鉴定。
可当时国内权威专家有的分身乏术,做不了鉴定,有的硬说是仿品……
这一折腾,三年又过去了。
直到1975年,
上海文物清理小组的这名专家找到了时任上海博物馆馆长的沈之瑜,请他找人复核,沈之瑜一口答应。
当时上海有一名叫谢稚柳的书画鉴定专家颇有名望,沈馆长便让他给看看。
当谢老看到这一盎然古貌的字卷时,眼睛遽然发亮。
谢稚柳
而后,他又逐一仔细查看了字卷的书体、收藏印记和装裱形式,抬头惊呼:
“上海居然也有这么好的东西,那么我馆(上海博物馆)现在'二王’(按指王羲之、王献之)都有了。虽然此卷为唐摹本,也应该作真迹看。”
当时谢稚柳对该字卷下方有方模糊不清的印记一时无法辩认,为了郑重起见,便提出将字卷留下来,让他再观摩研究十天。
几天之后,谢老又重看这一字卷,
终于解读出那方隐隐约约的印章为“内合同印”朱文方印。
这一重大发现,使谢老惊喜不已!
因为在字卷的右上角和左上角,还有同一印文的“集贤院御书印”(仅存半印),且十分清楚。
“内合同印”和“集贤院御书印”都是十世纪南唐时代的内府收藏印记,原来只见于书籍,未见于书画作品上。
这两方印记的并存,确定无疑地证实了《上虞帖》在南唐的地位,而它的摹制时间应该推到更早的时代,即唐代。
而后,谢老又查考文献和比照《淳化阁帖》摹本,对贴文的内容、流传经过以及它与《淳化阁帖》的关系等问题,作了翔实的考证和阐述,并将研究成果发表于权威期刊,引起了国内外文博界、书画界的轰动!
《上虞帖》拓本
《上虞帖》写了啥?
▼
我们都知道,
古人的帖,
大多都是书信或小纸条,
讲的都是生活琐事、私事,
无论是行文用语还是笔墨字迹,
都特别真实、接地气,
特别能反映古人生活的真实面貌。
这件《上虞帖》也是。
《上虞帖》拓本
那它上面写的是啥呢?
换个名字你就知道了。
《上虞帖》还有一个有趣的称呼:
《夜来腹痛帖》。
没错,就是晚上肚子痛的意思。
《上虞帖》拓本
原文:
得书知问,
吾夜来腹痛,不堪见卿,甚恨
想行复来。
修龄来经日,今在上虞,月未当去。
重熙旦便西,与别,不可言。
不知安所在。
未审时意云何,甚令人耿耿。
全文一共58个字,
大致说的是王羲之因病未能得见朋友一面,
特写封信告知。
信中还提到了一些亲戚朋友的近况。
“修龄”,是王羲之从弟王胡之的字;
“重熙”,是王羲之的妻弟郗昙的字;
“安”,则是晋太傅谢安。
虽然《上虞帖》只有短短几十个字,
且为后世摹本,
但已足够珍贵。
《上虞帖》修复 调浆糊
《上虞帖》修复 摩口
《上虞帖》修复 摩口
一份书帖,
不但让今人于千百年后犹得一窥王羲之五十之年的翰墨风流,
更穿过历史的烟云,
生动还原了近两千年前书圣平凡的真实生活,
让原高高在上的历史名人,
变得有血有肉、情感丰富,
似乎一闭上眼,就能穿越到他所处的那个年代。
《上虞帖》修复
《上虞帖》修复
如此有趣之书帖,你感受到它真正的价值了吗?
《上虞帖》修复 揭背
《上虞帖》修复 揭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