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波流感来袭,“上海儿童”正在重演“北京中年”?看看中医名家怎么治疗
中医学苑
xyzych1988
导读
年关将近,伴随着年关的还有偷偷潜伏而至的“流感”,最近上海儿童就广受流感肆虐,并且已经见到多例肺炎患者,更严重的病毒已经威胁到脑部,不禁让人想起了一年前的“流感下的北京中年”。面对流感,可以尝试中医治疗,中医有几千年的外感病治疗经验,从《伤寒论》到《温病条辨》,具有无穷的智慧。
林林现在住在新华医院,因为受到流感病毒的侵袭,林林高烧不退,因为肺部感染严重,不得不用呼吸机来帮助他畅通气道。更加让新华医院儿科急诊和重症监护医生担忧的是,专家们怀疑病毒很有可能已经开始侵袭神经系统,影响脑部。最后的诊断结果还在等待,所有人都为林林捏把汗。
记者从新华医院、儿童医学中心等多家儿科专科医院了解到,从去年年末开始,儿科看病高峰开始出现,尽管就诊的主力军依然是3岁以下的婴幼儿,但是今年数量众多的学龄前儿童或小学一、二年级的孩子们也不断加入求诊的行列。根据专家们的推测,这波儿科看病高峰可能持续到本月底。值得一提的是,类似流感样的小病人出现肺炎的比例也在增加,极个别的孩子甚至出现了脑炎。近期,市疾控中心频繁发布"流感高峰来临"的预警。近两周,本市流感疫情继续呈平稳攀升趋势,并主要以甲型流感为主导。
专家说:如果感染的病菌不是很厉害,一旦入侵人体,就会迅速被免疫系统清除。但如果病菌是个狠角色,入侵人体后,免疫系统出动白细胞、T 细胞等各种武器都不能完全打败它,病菌就会在孩子身体里大搞破坏,使得原本充满空气的肺泡被各种脓液、分泌物占满。气体的交换功能受到阻碍,氧气的摄入也被限制,最终因为缺氧导致一系列严重的肺炎症状。
林林就出现了这样的症状,自己的呼吸不能保证自身氧气的需求,肺摄取氧气能力下降。他的气道里面都是痰,把气道堵住了。周二晚上,专家们紧急给林林上了呼吸机,把痰等坏东西给吸了出来,让氧气进去。医生们另一个担心的问题是,高度怀疑细菌是否侵入到了林林的脑部,目前已经取了标本,在检测过程中。
不过,即使孩子发烧感冒了,家长们也不用过度紧张和担心。感冒发烧后是不是引起肺炎,还是有不少信号出现。首先是看发烧情况,一般普通感冒多数情况下发烧持续时间较短,退烧药使用后体温可以降下来,但是肺炎常常会反复高烧,持续3天-5天以上。如果孩子高烧没有温度下降的趋势,就要留个心眼。其次,一般孩子阶段性退烧以后精神也会不错。但是如果孩子始终精神不佳,萎靡甚至嗜睡的情况,一定要高度警惕。另外,肺炎会引起孩子食欲明显下降,有些甚至一吃就吐,连水都不能喝。
摘自《上观新闻》
中医有几千年的外感疾病治疗史,分享几则中医名家感冒辨治验案,以飨读者。
1.任继学治疗感冒案
【导读】感冒外证虽在而病机已见于里,形成太少合病者,治疗切不可一味地解表和营卫,宜双解两阳,发表与和里兼之,方选柴胡桂枝各半汤加减,使表解里和则病可自愈。
【案体】某,男,49岁,1989年9月27日入院。患者因头痛、发热1周,经自服解热镇痛药以及银翘解毒丸不见好转而来诊治,门诊以感冒收住院。入院时患者微发热恶寒、肢节疼痛脘腹满闷、恶心欲吐,舌质淡红,苔薄,脉微略数。医生诊断为风寒表证,投桂枝汤汤以调和营卫,予鲜竹沥水以降逆止呕,服4剂药后未效,请任氏会诊。任氏诊毕谓:“此太少合病,可与柴桂各半汤治之”。处方:柴胡10g,桂枝7.5g,人参10g,黄芩10g,半夏10g,甘草7.5g,大枣6枚,生姜3片。每日1剂,水煎服。服药6剂,病告痊愈出院。[封婉君.任继学医案四则、吉林中医药,1990,(2):8.]
【评析】太少合病者宜双解。任氏谓:“此外证虽在而病机已见于里,非柴桂各半汤双解两阳而不能治之也”。盖此证属太阳病迁延日久,又误以桂枝汤失治,故投桂枝汤而不效。本例患者外感已1周,本当寒热退之,而今反见发热恶寒之表证,更见脘酸满闷之里证。表证虽不去但已轻,仅见微发热恶寒、肢节疼痛,里证虽已见但未甚,仅见脘酸满闷、恶心欲吐,可见部分邪气已由太阳传入少阳,形成太少并病之局。投桂枝之半以散太阳未尽之邪,取柴胡之半以解少阳微结之证,但因疾病迁延日久,邪气虽末解而正气已虚,故不减方中之人参。此发表与和里兼用之法,切中其发病机制,故而药到病除矣。
2.蒲辅周治疗感冒案
【导读】感冒夹湿者在临床中并不少见,其治疗宜用疏解之法,同时还应注意根据病情的发展变化及时调整治法和处方用药,做到“法随证变,药从法立”,方能取得好的疗效。
【案体】薛某,男,60岁,1963年3月8日初诊。患者感冒两周,尚发热,鼻塞流涕、咳嗽、咽痒且痛、大便干燥、小便正常,舌淡苔白黄腻,脉浮微数。病属感冒夹湿,治宜疏解。处方:苏叶4.5g,杏仁6g,桔梗3g,炒枳壳3g,前胡3g,制香附3g,陈皮3g,炒菜菔子4.5g,薄荷(后下)3g,荆芥3g,甘草1.5g,葱白(后下)3寸。3月16日二诊时,患者体温正常,咳已止,咽已不痛痒,鼻塞减轻,流黄粘鼻涕,大便软、量少,秽苔未净,脉浮滑。病势虽减,外邪未尽,治宜疏解,兼理肠胃。处方:苏叶6g,杏仁6g,桔梗3g,炒枳壳4.5g,前胡3g,制香附4.5g,陈皮3g,炒莱菔子4.5g,僵蚕4.5g,炒神曲6g,甘草1.5g,豆豉9g,葱白(后下)3寸。4月2日三诊,患者药后鼻塞减,不流涕,食纳尚可,腹胀,大便不畅量少,秽苔未尽,脉沉滑。外邪已解,湿滑未尽,治宜和脾消滞,清利湿热。处方:炒苍术6g,厚朴6g,陈皮4.5g,甘草1.5g,法半夏6g,藿香梗6g,槟榔4.5g,炒枳实3g,大黄(后下)3g,炒神曲6g,生姜3片。继用香砂平胃丸3袋,早晚各服6g,白开水送服,调理而愈。[吴春华,内科病名家验案精选。北京:人民军医出能社,2008,]
【评析】感冒夹湿治宜疏解。本例患者感冒已两周,尚发热苔黄腻、乃湿性黏腻缠绵不愈之故,证属感冒夹湿。蒲氏在治疗时根据《内经》“从外之内而盛于内者,先治其外而后调其内”的原则,初诊治以疏解,二诊疏解兼理肠胃,三诊外邪已解,湿滞未尽、故治以和脾利湿消滞之法,立法处方的层次和脉络比较清楚,切合疾病的演变,处方用药与病证相符合,故而病获痊愈。
3.裘沛然治疗感冒案
【导读】感冒发热中医辨证属风寒阻遏卫分,郁而生热,肺气失宣者,治疗宜以辛温解表为法,不能恐其清热不足而助热有余畏用或慎用麻桂之品,只要证治相符,取效迅速。
【案体】汪某,男,45岁,1984年2月12日初诊。患者近因劳累,体力困倦,又在旅途感受风寒,出现高热畏寒无汗,测体温41℃。自服退热片等西药,虽曾汗出,但高热不退,并伴剧烈头痛、战粟恶寒、全身骨节酸痛、咳嗽口渴,苔薄膩,脉浮紧而数。证属风寒阻遏卫分,郁而生热,肺气失宣,治宜以辛温解表。处方:净麻黄、川桂枝、光杏仁、生甘草各15克,水煎服服1剂后大汗出,体温降至38℃,骨节疼痛已除,头痛畏寒明显改善。续服2剂后,高热全退,诸症悉除,共服3剂,病告愈,饮食起居均恢复正常。[裘端常,裘沛然治疔临证验案拾遠,辽宁中医杂志,20028(3):139.]
【评析】麻黄汤同样治高热。感冒发热,临床每每可见,而本例患者为高热41℃。在中医临床上,对于外感高热,多畏用或慎用麻桂之品,恐其清热不足而助热有余,或有伤正劫津之感。多用银翘、桑菊等辛凉解表清热之方加减。裘氏认为本例患者畏寒、发热、无汗、头痛、骨节疼痛等主证,与《伤寒论》中麻黄汤证治合拍,遂以原方加减用之,并重其剂量,由于证治相符,药专力宏,故取效迅捷而明显,风寒得散,高热即退,肺气得宣,诸症悉散。以麻黄汤治高热,在外感高热的治疗上又增加了一个思路,并由此证明了金代张元素所谓“古方今病,不相能也”之说的贻误后人。
在这个寒冷的时节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