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子坟发掘记:当涂三国东吴大墓“天子坟”,原来是孙权的儿子
天子坟
【导读】
中华文明博大精深,很多地名都是漫长历史的简化与浓缩,它不仅是一个用于记录的文字标识,更有尘封千百年的记忆。有的历史有记载,有的则是民间口口相传而来,如,江苏盱眙大云山上的“龙塘”,原来是西汉诸侯王刘非的坟墓,因被盗而挖出了一个直径达200米的大坑,雨水倒灌就形成了水塘,但当地人并不知道这是一座被盗的王侯墓,只是称它为“龙塘”;还有,湖北荆门的包山,其实不是山,而是一座大坟。而今天我们要说的是安徽当涂一个名叫天子坟的地方。人们不禁要问,天子坟下真的埋葬着天子吗?可“天子坟”并无史料记载,仅是当地人的口头叫法而已。这其中又有着怎样鲜为人知的往事?是烈火烹油?还是腥风血雨?
包山
龙塘
在塘下的刘非墓
不主动开挖帝王陵
2003年的一天,一个男子来到了安徽省马鞍山市当涂县姑熟镇的洞阳村,他的到来,打破了这个小村庄往日的宁静。这个人便是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的研究员。他是为了洞阳村的“天子坟”而来。
当涂县姑熟镇的洞阳村
洞阳村
关于“天子坟”的传说,在当地由来已久,但天子坟埋葬的到底是不是天子,是哪个朝代的哪一位天子,无人知晓。
从外观上看,传说中的天子坟是一个大土墩,它北依十里长山,南临姑溪河,坐北朝南,空间开阔,风景如画,按古人的说法,这里是一块风水宝地。
十里长山
姑溪河
为了摸清天子坟墓葬的情况,随后对墓葬不同部位的土层进行了勘探,发现土墩外围的泥土与土墩范围内的泥土有着明显的区别。外围的泥土结构松散,而土墩内的泥土非常紧实,明显是被人为夯实过,这便是考古中常被提到的“熟土”,也叫夯土、五花土。
勘探
由此可见,这座隆起的土墩,很有可能是一座大型墓葬的封土。
南京是六朝古都,六朝时叫建业。当涂到南京的直线距离五十多公里,是古都南京的京畿之地。结合这座墓葬优越的地理位置,和巨大的规模,它作为六朝时期高等级墓葬的可能性极大。
也就是说,洞阳村的民间传说并非深穴来风。这座巨大的土墩,很有可能是六朝时期一座高等级贵族墓,甚至有可能真的是一座帝王墓葬。
天子坟
由于对地下文物保护技术不成熟,而且,有1956年万历皇帝定陵发掘失败的经验教训,周总理曾气愤地说了句,百年之内“不许主动发掘帝王陵”,此话成为了考古界的基本方针,所以,天子坟的发掘工作暂且搁置。
万历定陵地宫
抢救性发掘
2015年,当地政府准备在围屏乡一带修建道路,规划中的道路恰好要经过天子坟。为了更好地保护天子坟,当涂县文物部门向安徽省文物局提出了抢救性发掘天子坟的建议。
2015年11月,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派出了一支考古队,对洞阳村的天子坟开始进行正式的发掘。
这个巨大的土墩,长约20米,宽约13米,高约10米,占地面积有200多平方米。考古队开始了紧张的工作,一点点探寻着墓坑的具体位置和范围。在发掘过程中,他们发现这个墓葬的规模已经超过了300平方米。而且又在墓葬现有探方的四周及南部又增加了六个探方。
长与宽
高10米
发掘
考古队先是在南边发现了墓砖,大家分成两组,一组在北边继续解剖封土,另一组在南边继续发掘墓道部分。一个多月后,有人突然惊呼——发现东西了,这让所有人都非常兴奋,只见泥土中有一件瓷器若隐若现。
解剖封土
▌唐代酱釉灯盏
瓷器是在考古工作中断代的重要依据,不同时期不同区域的瓷器存在着不同的制作风格。通过瓷器种类和器形的差异性,便可以判断出墓葬的年代。
这件瓷器虽然像一只碗,但实际上是一个灯盏,胎体粗厚,胎质粗糙,器身施有酱釉,釉不及底,也称半釉,具有典型的唐代酱釉瓷的特征。
在墓葬中发现了唐代灯盏,难道这是唐代的墓葬?先前关于六朝贵族墓葬的推测受到了质疑。
唐代灯盏
▌东吴三足青瓷樽
不久,随着另一件随葬器物的出土,让这座墓葬的年代问题更是陷入了重重迷雾当中。这是几块破碎的瓷器碎片,在它们出土的时候,虽然已经残破不堪,但仍能看出它的色质与釉面的华丽。经过修复之后,这件瓷器恢复了它原有的形态。它是一个三足青瓷樽,经专家断定,它来自六朝三国时期的东吴。这只青瓷樽内外满工,制造它的工匠们在瓷胎上刻出纹饰并填彩后,又在外部罩上了一层釉,这是中国最早的釉下彩工艺。它的底部刻画着一个翩翩起舞的仙人,侧面各有飞鸟和天狗。瓷樽的三足紧贴着樽的底部,造型为衔环铺首,虎头张嘴含马蹄形足,显示着威猛不凡的气度。
三足青瓷樽
飞人
飞鸟和天狗
三足瓷樽的出现,让这座墓葬的年代判定又回到了之前的推测。真是一波三折。
这很有可能是一座六朝贵族墓葬。在当时能拥有这样釉下彩瓷樽的人,地位应该相当尊贵。但有人认为这是唐代人的收藏品,作为陪葬带入墓中。那么,这两种推测,到底哪一种才是正确的呢?
天子坟
天子坟
▌金器的疑问
在进过竟三个月的发掘后,考古专家们在发现唐代酱釉灯盏的区域中,又有了新的发现。
在墓室门前的墓道泥土中,散落着数量众多、体积微小的金银器,还有铜器和铁器,共计87件。
这个发现令人震惊。
发现金器的区域(红色)
这些金器虽然体积不大,但却涵盖了掐丝、金箔、炸珠等工艺,做工非常精美。其中有一个造型独特的执节金羽人,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
在六朝的三国时期,道教在建康(南京)一带盛行,羽人便来自道教传说,它是一种背后长着羽翼,可以飞翔的神仙,手中拿着节杖,为死者的灵魂超度。
执节金羽人
飞翔的神仙
1983年,在南京长岗村出土的一件六朝时期的青瓷盘口壶上,便装饰着执节羽人的纹样。而在天子坟中出土的这个执节金羽人,造型与长岗村青瓷盘口壶上的羽人纹样非常相似。它的含义是道教的羽人引导墓主飞天升仙的。
青瓷盘口壶
青瓷盘口壶上的执节金羽人
对比
这种造型的羽人纹样流行于汉末到六朝时期,到了唐代,这种图案已经非常少见了。唐代的人选择六朝时期的纹样制作装饰品,是不太可能的。
执节金羽人的出现,让专家们的判断再一次发生了改变。天子坟极有可能是六朝时期的墓葬,但如果真得如此,为何会出现唐代的灯盏呢?
▌唐代盗洞
随着墓葬逐渐浮现在人们的眼前,考古专家们不放过任何一处细节,对墓葬进行了全面仔细地查看,犹如体检一般,探寻着隐藏在其中的秘密。专家们发现,在出土唐代灯盏的区域,紧挨着封门墙。封面墙的作用,是在安葬墓主之后,隔绝墓室与墓道的。让人惊讶的是,这道封门墙早已被破坏,露出了足有一人多高的缝隙。
封门墙 上的唐代盗洞
唐代盗洞
封门墙前面的这块区域,也就是发现唐代灯盏和出土金银器的地方,当中的填土颜色与墓道的其他部分有着明显的差异,形状也不规则,这是怎么回事呢?
考古专家通过研究发现,这些土是盗墓贼从墓葬上方打盗洞时掉落下来的地表土。而那个唐代酱釉灯盏正是盗墓者用来照明的灯具。
至此,墓葬的年代被再次锁定在了六朝时期。但这里并非墓室,而是墓室的门口,为何会出现数量如此之多的金银器呢?盗墓者又为何不把这些金银器带走呢?
盗洞落土区域
专家们对盗洞区域的每一个细节都进行了认真地勘察,在结合金银器出土的位置进行分析之后,终于找到了答案。
原来,这些小件的金银器应该是从大件金银器上散落下来的。盗墓者把它从墓室中取出来以后,由于年代久远,这件器物的结构发生了变化,不再像当年新下葬时那么紧密了,在晃动和抓拿并顺绳索向上攀爬的过程中,又产生了碰撞和挤压,有的零件就掉落了下来。盗墓者在进洞时会落下一些土,而在出洞时又会掉落下一些土,正好把散落的小件金器给掩埋了。而这些土是盗洞口的土,所以与墓室内部的土壤差异明显。
毁灭性的破坏
而正是由于这次被盗,对墓葬的整体结构造成了毁灭性的破坏,从而导致墓室顶部的塌坍,墓室中灌满了淤土。
▌三国四隅券进式墓葬
经过一年的发掘,墓室中的淤土被逐渐清理,墓道、墓门、甬道、前后墓室,开始显露出轮廓。
被盗墓贼破坏的封门墙,从泥土中被一点一点剥出,这座墓葬的全貌终于清晰地展现在考古队员的眼前。
这是一座穹顶结构的砖室墓,有前后墓室和双耳室,墓坑全长33米,最宽处有13米,带有两条斜坡式墓道。唐代盗洞就在墓道内紧贴封门的地方。穿过被盗墓贼破坏的封门,便进入了墓葬的前室。它的底部有两层方砖砌成的长方形祭台,左右各有一个耳室。在后室中原本用来安放的棺椁,已不见踪影。
长方形祭台
祭台
形制是判定墓葬规格的首要因素,这座墓葬是四隅券进式前后室穹窿顶结构,是三国时期最高规格的墓葬形制。
由于秦汉时期帝王和诸侯显贵们都用“黄肠题凑”作为葬具以显身份的尊贵,这也是最高规格的墓葬形式。“黄肠题凑”是由柏木做成,所用木材太多,有时一套棺椁甚至要砍倒一片森林,而柏木生长周期长,后来渐渐发展到无木可用的地步,于是就用黄肠石代替,再后来就开始用砖代替黄肠石了。到西汉中期砖室墓开始流行,并成为两汉时代主要的墓葬形制。
四隅券进式穹窿结构砖室墓
四隅券进式穹窿结构砖室墓,这一形制出现较晚,自三国时代的晚期开始流行。这座墓葬建造方式非常独特,由墓室四角各起四分之一圆弧,向中间部分合拢,形成圆形的穹顶。这种结构不仅可以使墓室的高度、跨度加大,而且更加牢固美观。
朱然墓
天子坟所处的地理位置,正是六朝贵族墓葬分布较多的地区,在它的西北16公里处,曾发现过三国东吴左大司马朱然墓。朱然墓的墓葬形制和墓室结构与天子坟相似。而在距天子坟东北51公里的南京曾出土了迄今规模最大的东吴墓,其墓葬形制,墓室结构和天子坟非常接近。这三座砖墓都有甬道、前室、墓道、后室。墓室内铺的地砖,采用人字纹铺砌。顶部则采用了四隅券进式穹窿顶。
人字纹地砖
据此,专家们确认,这座天子坟就是三国时期东吴的贵族墓葬。但是东吴哪个时期的墓葬,是不是东吴帝王的墓葬等问题,一时还没有答案。
▌“永安四年”纪年墓砖
与此同时,专家们的考古研究正在全面展开。为了全面记录这座墓葬的每一个细节,他们开始对这座墓葬的各个部分进行拓片。在对封门墙进行拓片的时候,考古队员发现一块墓砖上有文字——永安四年,这成为判断这座墓葬年代的最直接证据。
永安四年
“永安”这个年号,曾在中国历史上出现多次,孙吴景帝,西晋惠帝,北凉沮渠蒙逊,北魏孝庄帝,西夏夏崇宗,都曾用“永安”作为年号。但西晋惠帝“永安”年号用了不到一年。北凉、北魏和西夏的疆域也远隔千里。因此,专家们认为,这块纪年墓砖上面的“永安四年”极有可能是孙吴景帝的年号,也就是公元261年。
墓砖的制造,一般总早于墓葬建造的时间,一般人家会使用或购买前人的墓砖,这样的墓砖便不能作为断代的依据。因此,出现在墓砖上的纪年未必是墓葬准确的纪年,可能仅仅是制砖的年代。而权贵墓葬、帝王陵寝的情况比较特殊,历代权贵、帝王往往会为造墓而专门烧制墓砖,这样制砖和造墓的时间会比较接近。这座有“永安四年”纪年的墓葬建造年代,应该在永安四年以后,也就是公元261年以后。
墓主身份尊贵,墓砖应该是为造墓而专门烧制,不会与墓葬年代相差太远。因此,它晚于公元249年的朱然墓,与江宁上坊东吴大墓建造的年代比较接近。
在发掘出墓葬全貌,找到纪年墓砖之后,考古专家终于可以对“天子坟”的墓葬年代作出最后的判定。根据形制规模,同时结合这座墓葬的年代,考古专家判断,这是一座永安年间高规格的东吴大墓,很有可能是东吴皇族。
天子坟
▌九鼎八簋,帝王礼制
天子坟的年代已经可以断定,但这座坟里真的埋葬着天子吗?
随着181件随葬品的出土和修复,是否能一步步解开天子坟隐藏的秘密。这位身份显赫的墓主究竟是谁?
在这181件随葬品中,有金器、陶器、瓷器,显示着墓主人尊贵的身份。其中的金器,造型精美,工艺精湛,令人惊叹不已,比如一件掐丝金龙头,就结合了多种工艺。墓中出土有九只陶鼎,大小形态一致,双耳竖立,三足细长,造型非常优雅。还有八只碗状的簋,与鼎搭配形成组合,是非常重要的礼器。九鼎八簋的陶制礼器,有着特殊的含义。九鼎八簋是西周时期,周天子的规制。而天子坟出土了九鼎八簋,墓葬极有可能是帝王规制,或者说这座墓葬就是当地人说的“天了坟”。
鼎
九鼎八簋
簋
九鼎八簋:
传说夏禹曾收九只金铸九鼎于荆山之下,以象征九州,并在上面镌刻魑魅魍魉的图形,让人们警惕,防止被其伤害。自从有了禹铸九鼎的传商都亳(bó)京;商朝灭,周朝兴,鼎就从一般的炊器而发展为传国重器。国灭则鼎迁,夏朝灭,商朝兴,九鼎迁于兴,九鼎又迁于周都洛邑。历商至周,都把定都或建立王朝称为"定鼎"。 从此,"九鼎八簋"成为中央政权的象征。
而正是这些盗墓贼不屑一顾的不值钱的陶器,成了墓主人身份确认的重要依据。可天子坟埋葬的究竟是哪一位天子呢?
天子坟所在的当涂县洞阳村,在三国时期是东吴的属地,它距离当时的都城建业很近,是东吴的京畿之地,这里分布着许多东吴贵族的墓葬。
天子坟
吴景帝孙休
明朝嘉靖十年纂修的《太平府志》称,吴景帝陵在县东,名洞阳。因此,天子坟很有可能是三国时期东吴吴景帝的墓葬。
三国时期,人才辈出,但很少有人熟悉吴景帝。
孙休
《太平府志》
据《三国志.吴主传》记载,公元252年,东吴的第一位皇帝孙权病逝,年仅10岁的孙亮登基为帝。公元258年,孙亮被废,孙权的第六子孙休登基,他就是吴景帝。
东吴统治的时间总共有51年,前后历四帝,吴景帝是第三代帝王。
除了《太平府志》中对孙休陵墓的记载外,宋地理学名著《舆地纪胜》中也有“吴景帝陵在当涂县东二十五里”的记录。但仅凭文献记载还不能证明“天子坟”就是孙休的陵墓。
《舆地纪胜》
为了获得更有力的证据,考古专家们展开了进一步的发掘和研究,很快他们在墓土剖面和封门上发现了玄机:墓道两边的填土颜色完全不同,封门砖的砌法和砖形也不一样。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发现,这说明天子坟墓道和封门都曾被打开过,然后又被填埋和修复,这就是考古学上所说的“二次封门”和“二次墓道”。
“二次封门”和“二次墓道”
朱皇后
据《三国志》记载,孙休“朱夫人甘露元年七月见逼薨,合葬于定陵”,所以定陵是孙休和朱夫人的合葬墓。
公元264年,年仅30岁的吴景帝孙休突然离世,23岁的孙皓登基。但孙皓专权暴虐。公元265年七月,孙皓逼死了孙休的夫人朱皇后,此时距离吴景帝去世仅一年。后人将孙休的陵墓打开,将朱皇后葬入其中。
朱皇后
二次墓道和二次封门的发现,大大提高了天子坟与孙休定陵的相似程度。但是,仍不能直接证明这就是孙休的墓葬。
专家们最终把目光聚集在了一件看似普通的随葬品上——一块漆器残片。这块漆器残片是出土文物中为数极少有文字的物件,对墓主人身份的考证至关重要。残片上有一段残缺不全的文字:“......永安三年......七寸铁镜合八枚......”等字样。
漆皮-1
镜盒漆皮
永安三年
七寸铁镜合八枚
永安正是吴景帝孙休的年号,“永安三年”透露出一个重要信息。这件随葬品正是孙休在位的时候被制造和使用的。而这块漆皮是来自一个镜盒。“七寸铁镜合八枚”,这和《魏书》记载的魏国皇后的规制是一致的。
据收录了魏武帝曹操著述的《曹操集》中记载,当时供皇后使用的铁镜应为“七寸”。也就是说,三国东吴永安三年,即公元260年,这个镜盒被一位皇后所使用,而当时与其身份相符的只有一人,就是孙休的夫人朱皇后。
至此,考古发现与文献记载一点点吻合,历史的真相被一点点拼合还原。当涂天子坟,极有可能就是三国时期吴景帝孙休与夫人合葬的定陵。而墓道上散落的小件金饰,有可能是皇后龙凤冠上的配件。令人遗憾的是,珍贵的龙凤冠不知所踪。
金饰
这座传说中的天子坟,在漫长的岁月中几经盗掘,历尽沧桑,却仍留下了令世人惊叹的丰富宝藏。江海横流,物是人非,一代帝王早已化为尘土。他的权力,他的欲望,他的三宫嫔妃爱恨情仇,一切的一切到头来不过一抔黄土。一觉一梦一空。
天子坟出土的部分文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