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载 | 陈永锵风格形成初探--西樵山花③
《西樵山花之二》2009 陈永锵
回乡几年后,永锵因早年积累的绘画功力,被吸收到西樵工艺厂当师傅。然而,某天永锵受到一位远方朋友的诗词“挑战”,当时对自己并无自信的永锵作出了如今传播最多最广的《清平乐 西樵山花 步韵答友人》。
连载 | 陈永锵风格形成初探--西樵山花② 点击蓝字重温前文
永锵的立意是:我不过是西樵山上漫山遍野不显眼的小小灌木,怎敢有与云松一较高低的野心?不过我也忠于职守,尽自己的本分,绝不会辜负东风的盛意。时刻一到,我便在山峦撑起一片红缨,定把西樵的崇山秀壑装点得更加壮丽。身处低谷而绝不自卑气馁,面对磨难坦然一笑,志气不改,风骨依然。
至傍晚,何兄落山找到永锵,接过词稿,看罢,沉吟片刻道:“好,不愧分春馆词的学生,好!”永锵如释重负,处女之作总算没给老师丢脸。
书法《清平乐 西樵山花 步韵答友人》陈永锵
稍后,趁回广州的机会,带词稿去见庸斋师请教,老师一字一句仔细看罢,提笔把词中的“零落”改作“摇落”,然后面带微笑地点明,字眼这么一改,词性上就把被动接受摧残,变成主动的迎接,是“不避天磨”的体现,更显出无畏无惧的气概。
古人的所谓“炼字”、“铸字”,也就是如此的一字一句雕琢提炼。于是便成了今天的《清平乐西樵山花步韵答友人》:
不悲摇落,一任狂飙作。漫把红缨镶在锷,装点崇山秀壑。
无从报谢天功,自知莫媲云松。乐向摩崖开盛,殷勤不负东风。
《西樵山花之三》 2011 陈永锵
其时永锵二十八岁,西樵人民公社社员。
很多很多年后,彼此已经花甲之年,永锵与何先生相聚,旧事重提,仿如隔世。永锵将当年的和词书于四尺整纸赠与何先生,而何先生亦写雨后云松图一纸并书原词回赠,且有款云“昔年与友人写生恰遇永锵兄于西樵,言诗论画,谈笑甚欢,余遂将自作劲松集调寄清平乐词一阙见教。
时光飞逝,转瞬三十余年矣!近日永锵兄旧事重提,将其当年之和词书成四尺中堂寄赠,因感。永锵兄之友情甚笃,余即作雨后云松图一纸并书原词回奉,以纪往事矣!”文人雅趣,书画情谊,交往几十年而情谊如一,给个赞!
其他人还看
033:陈永锵风格形成初探--点止系伯乐①
056:陈永锵风格形成初探--点止系伯乐②
058:千年不散浩然气--陈永锵
回复完整数字获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