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田里的守望者——《道德经》读书笔记(20.4)

4. 第四段

鬻人昭昭,我独若

(昏)呵。

鬻人蔡蔡,我独

(闷闷)呵。

忽呵,其若海。
恍呵,其若无所止。

注释

【鬻人】人云亦人的俗人。

【昭昭】显明、明白。
【鬻人昭昭】俗人们都觉得很清楚很明白。
【蔡蔡】野草。《玉篇》草芥也,草际也。
【鬻人蔡蔡】俗人们都觉得毫无价值,毫无用处 。

】此字失传。从字形上看“问月”,可以理解为从客观角度去考察研究。通行本作“昏”。

】此字失传。从字形上看“问心”。可以理解为从主观角度去思考研究。通行本作“闷”。

【忽】无状之状;只能看到局部的样子,看不到全部的样子。
【恍】无物之象;只能看到其在介质中的投影,却看不到原物。

译文
俗人们认为清楚明白的事情,我却独自客观地再去考察研究。
俗人们认为没有价值的事情,我却独自很用心地去思考研究。
因为道是无状之状的,像大海一样幽深宽广,你看到的,并不是全部的。
因为道是无物之象的,不是有限的,是有无限可能的,你认为不可能的,却很有可能。

比如
从前的人们认为,大地是平的,认为这是显而易见的。因为那时的人们看不到地球的全貌,而事实上地球是圆的。
从前的人们认为,人飞上月亮是神话,是不可能的,可是一切皆有可能,人类成功登月了。

细说
这段话,是上一句“众人皆有余,我独遗”的两种表现。
要么“鬻人昭昭”,这是都“唯”,大家都认可。
要么“鬻人蔡蔡”,这是都“诃”。大家都不认可。
这也与本章第一句“唯与诃,其相去几何?“对应了。
而老子“我独遗”,即不“唯”也不“诃”,他能用不偏不倚的态度看待。

5. 第五段

众人皆有以,我独门元以悝。
我欲独异于人,而贵食母。

注释
【以】以,用也。——《说文》
【元】元,道也,万物之本,万物之始。
元,始也。——《说文》。
元,无所不在也。——《子华子·大道》
元者,为万物之本。——《春秋繁露·重政》
【门元】守元之门,守道之门。
【悝】悝,音“亏”,通“诙”,嘲笑。
【食母】乳母、奶妈。
大夫之子有食母。——《礼记.内则》

译文
众人要么守着名,要么守着利,都有用处。
我却独自守着没用的“道”,被人笑话。
我的追求本来就不同于常人,
更看重哺育我精神的乳母——“道”。

细说
每个人都从婴儿开始,无论肉体还是精神,这都是所有人的初始。
随着我们长大,肉体离婴儿越来越远,精神也离婴儿越来越远。
就好像从婴儿那个初始的门里走出来,越走越远。
而老子说自己“门元”,就是说自己始终保持着那颗似婴儿心的“道心”。
就好像始终守着初始的门没有离开。在外人眼里,他就是一个长不大的孩子,其实,他是“道的巨婴”。
离开初始之门越来越远的人,就失去了“道”这个“乳母”的哺育。精神就沾染上太多的“色”,各种痛苦也随之而来了。
而老子始终在“道”这个乳母的哺育下,让自己始终保持着一颗“道心”,不沾染尘世的“色”。
这就是“贵食母”。

前后联系
这句话回应了上面“若无所归”。
老子不是“无所归”,他的归处是“贵食母”。
同时,“众人皆有以”这是众人眼里的“美”,“我独门元以悝”这是众人眼里的“恶”。
这又对应了这章的第二句“美与恶,其相去何若?”。
老子居其恶,不居其美。
这又对应上了前面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联想
这又让我想起了“麦田里的守望者”。一个不肯长大的“巨婴”。

我老是在想象,有那么一群小孩子在一大块麦田里做游戏。几千几万个小孩子,附近没有一个人——没有一个大人,我是说——除了我。我呢,就站在那混账的悬崖边。我的职务是在那儿守望,要是又哪个孩子往悬崖边奔来,我就把他捉住——我是说孩子们都在狂奔,也不知道自己是在往哪儿跑,我得从什么地方出来,把他们捉住。我整天就干这样的事。我只想当个麦田里的守望者。

——《麦田里的守望者》


第20章读完,新学期开始了,好好备课上课,课余再读第21章!

郭宗林号旅行专线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