咬得莱根则百事可为(30-59)

转:金华的博客

咬得莱根则百事可为(30)

八十八、伏魔自心 驭横平气

【原文】降魔者先降自心,心伏则群魔退听;驭横者先驭此气,气平则外横不侵。

【译文】要想制服邪恶之神,首先必须制服自己内心的邪念,自己内心的邪念平息了,其他邪恶之神也自然不起作用而退却。要想控制不合理的横逆事件,必须先控制自己容易浮动的情绪,自己的情绪控制住以后自然不会心浮气躁,到那时所有外来的强横事物就不能侵入。

【评语】对于个人的修养来讲,外在的邪恶容易看到、克服,内在的难点会成为自己修养中无形的障碍。所谓“破山中之贼易,破心中之贼难”,人生最大的敌人是自己,必须先制服内心邪念才能踏上进德修业的坦途。《六祖经》说:“心平何劳持戒,行直何用修禅”,又说“菩提只向心觅,何劳向外求玄。”强调心是人一切行为的主宰,做人必须在自我上下功夫。尤其是要想控制外来的横逆事件必须先控制自身的邪念,因为外力毕竟要通过内心的作用才能左右自己,假如自己陷于迷惑,就容易受到外来邪念的干扰。古人讲修养,就是改造内心世界,强调只有内心静如止水,就可收到“百邪不入,寒暑不侵”的效果。应当说,强调自我完善和心性修养,达到精神境界升华在今天仍有积极意义。

八十九、欲路勿染 理路勿退

【原文】欲路上事,毋乐其便而姑为染指,一染指便深入万仞;理路上事,毋惮其难而稍为退步,一退步便远隔千山。

【译文】关于欲念方面的事,绝对不要贪图便宜,而就不正当地占为己有,一但贪图非分的享乐就会坠入万丈深渊;关于真理方面的事,绝对不要由于畏惧困难而生退缩的念头,因为一旦退缩就会和真理正义有千山万水之隔而失之交臂。

【评语】人的欲望是一个客观存在,刻意去压抑是和社会进步不相符的,但是过分去放纵情欲物欲就容易迷失本性,不加断限,会贪图非分享乐,坠入欲念深渊。处在享乐中的人们很难克制欲望,这就需要修身养性。但是,追求理性是很枯燥的。佛家所说:“一寸道九寸魔”和“道高一尺魔高一丈”,都证明了修练品德是一件很艰苦的事,就像登山一样得奋力前进,否则蹉跎一生将会落得一事无成的后果,所谓“莫待老来方不道,孤坟尽是少年人”,人不能纵欲胡来,而应从小刻苦磨炼,不惧艰难,从而逐步建立起一个高尚的精神世界。

九十、念头勿浓 勿陷枯寂

【原文】念头浓者,自待厚待人亦厚,处处皆浓;念头淡者,自待薄待人亦薄,事事皆淡。故君子居常嗜好,不可大浓艳,亦不宜太枯寂。

【译文】一个心胸开阔的人,自己的生活丰足,对待别人也大方,以至凡事都要讲究气派豪华。一个欲望淡薄的人,自己过着清苦的生活,对等别人也很淡薄,因此凡事都表现得冷漠无情。可见,一个真正有修养的人,日常的爱好,既不过分讲究气派以至奢侈,也不能过分吝啬以至刻薄。

【评语】处世待人应该是辨证的。一个人在日常生活中,宽厚与淡泊之间必须拿准尽度,因为宽厚过度就流于奢侈,淡泊过度就流于吝啬。每个人都有七情六欲,现实中的是是非非需要我们去判断,待人的浓艳枯寂一定要适中,做人也才合群受敬。浪费无度足以败身,刻薄寡恩必将失人,成为人们失败的两个因素。所以做人待人在自己的心里必须有一把准确的尺子,什么事太过或不足都是不对的。

咬得莱根则百事可为(31)

九十一、真伪之道 只在一念

【原文】人人有个大慈悲,维摩屠刽无二心也;处处有种真趣味,金屋茅舍非两地也。只是欲闭情封,当面错过,便咫尺千里矣。

【译文】每个人都有仁慈之心,维摩诘和屠夫与刽子手的本性是相同的;世间到处都有合乎自然的真正的生活情趣,这一点富丽堂皇的高楼大厦和简陋的茅草屋也没什么差别。可惜人心经常为情欲所封闭,因而就使真正的生活情趣错过,不能排除物外杂念,虽然只在咫尺之间,实际上已相去千里了。

【评语】在古人的人性观中,孟苟二人最有代表性,苟子主张性恶,孟子主张性善,孟子认为“人皆有恻隐之心,是非之心,辞让之心,羞慈之心。”不管怎么说,人性的善恶并不因为外部世界的财富差异有区别。天地间充满了真善美,这种天然情趣也存在于寒门蔽户中,跟富贵人家的高楼大厦毫无不同。从精神享受而言,人生是否能有真快乐只是存乎一念之间,假如贪得无厌作恶多端,即使住金屋也空虚难耐,假如乐天知命或毫无邪念,即使住茅屋也会感到愉悦充实。这里的存乎一念,主要指修养的程度,没有追求这一念的精神,人的本性就会在客观世界的影响中发生质变。

九十二、君子无祸 勿罪冥冥

【原文】肝受病则目不能视,肾受病则耳不能听;病受于人所不见,必发于人所共见。故君子欲无得罪于昭昭,必先无得罪于冥冥。

【译文】肝脏感染上疾病,眼睛就看不清,肾脏染上疾病,耳朵就听不清。病虽然生在人们所看不见的地方,但病的症状必然发作于人们所都能看见的地方。所以君子要想表面没有过错,必须先从看不到的细微处下功夫。

【评语】古人讲修身主要是对自我道德的完善,俗话说问心无愧,正是说明人欲无错、无祸于世,不能只是外表的完善,关键是内心不能有犯罪的原因。不要以为黑暗中可以成为罪恶的温床,所谓天知、地知、你知、我知,天网恢恢,谁可漏脱呢?所以儒家教人修养品德,必须要从慎独功夫作起。所谓慎独,就是指在别人看不见听不到的情况下,也绝对不作任何见不得人的坏事。其实这才是君子的聪明处。俗话说得好,“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为”,修省如果只是为了让自己披上一件道德的外衣,岂不成了伪道学?从本心就已具备了优良的品质,又怎么会去担心“祸”、“罪”呢?

九十三、相观对治 方便法门

【原文】人之际遇,有齐有不齐,而能使己独齐乎?己之情理,有顺与不顺,而能使人皆顺乎?以此相观对治,亦是一方便法门。

【译文】每个人的际遇各有不同,机运好的可施展拖负,机运坏将可能一事无成,自己又如何能要求机运的特别待遇呢?自己的情绪有好有坏,有稳定也有浮躁的时候,自己又如何能要求别人事事都顺从你的意愿呢?假如自己能平心静气来对照观察,也就是设身处地反躬自问,这是领悟人生的一个最好途径。

【评语】人的精神状态各不相同,“人心不同,各如其面”,财富、地位、健康,都直接影响人的情绪,但是要想全部得到这些很难,所谓“人生不如意事常居八九”。一个人事业的成功与否,一半靠自己的主观努力,另一半靠客观的机遇。就连孔子也发生“死生有命,富贵在天”的感叹,其实这并不能证明孔子是一位宿命论者,而是告诉世人当机运未到来时要看开一点。作为一个修身自省的人来讲,不能因为个人的“顺与不顺”、“齐与不齐”来要求别人,要由别人的情绪、机遇来反观自己,由此会更加明白事理,提高修养。

咬得莱根则百事可为(32)

九十四、名誉富贵 来自道德

【原文】富贵名誉,自道德来者,如山林中花,自是舒徐繁衍;自功业来者,如盆槛中花,便有迁徙兴废;若以权力得者,如瓶钵中花,其根不植,其萎可立而待矣。

【译文】荣华富贵的显名,假如是从道德修养中得来,那就如同生长在大自然环境中的野花,会不断繁殖绵延不绝;如果是从建功立业中得来,那就如同生长在花园中的盆景一般,只要稍微移植,花木的成长就会受到严重的影响;假如是靠特权,甚至恶势力得来,那就如同插在玻璃瓶中的花朵,由于根部并没有深植在土中,所以花的调谢枯萎指日可待。

【评语】古人提倡以德报人,而且认为财富、美名,也应是有德者居之。道德的修省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君子“立德、立功、立言”要慢慢成长,官位、财富、名誉要一点一点的累积。反之假如用不正当的手段于短时间强行获得,那就宛如空中楼阁,转眼之间就会土崩瓦解。所以自己的财富要通过劳动付出得来,自己的社会地位要依靠自己的道德力量获得。

九十五、拔去名根 融去客气

【原文】名根未拔者,纵轻千乘甘一瓢,总堕尘情;客气未融者,虽泽四海利万世,终为剩技。

【译文】名利思想没有彻底拔除的人,即使他能轻视富贵荣华而甘愿过清苦的生活,最后仍然无法逃避名利世俗的诱惑;一个受外力影响而不能在内心加以化解的人,即使他的恩泽能广被四海以至遗留万世,其结果仍然算是一种多余的伎俩。

【评语】争名奇利之累人所共知,而名利之诱惑确也太大。一个人不铲除名利观念,随时都会有追逐名利的念头产生,不论他如何标榜清高声称退隐林泉,都不过是以退为进的托词。尤其在唐朝,退隐成了争名的一种必然方式,即所谓“终南捷径”。许多人不如意时便高歌隐退,一有时机,便马上出世。唐代的卢藏用本来功名心很强,可是他却善于造作而隐居京师附近的终南山,当他由于清高之名而很快获得朝廷征用时,他竟毫不隐讳的指着终南山说:“此中大有佳趣!”只有正气一身,道德纯真的人才可能淡泊名利,其实一个人隐世出世是次要的,关键是要看他的修养,是正气居多还是私心杂念满身,要看他的行为是不是利国利民。

九十六、心地光明 念勿暗味

【原文】心体光明,暗室中有青天;念头暗昧,白日下有厉鬼。

【译文】一个心体光明磊落的人,即使立身在黑暗世界,也能看到万里晴空。一个欲念邪恶不端的人,即使生活在光天化日之下,也像被魔鬼缠身一般终日战战兢兢。

【评语】大千世界可以引起人们的万端思绪,如果一个人平时不能加强自己的修养,很可能抵制不住邪恶的诱惑。因为外界的善恶、正邪、美丑现象,实际上又是人们内心的反映,每个人做事都从自己的认识出发,心地邪恶的人就难以正确认识人生,而往往把人的善行看作是恶意,把人家的正言看作是邪念。这就如同一个心中快乐的人看见花就觉得美,一个心中忧愁的人看见花并不觉得美,善恶邪正美丑往往是存乎一念,不管是明里还是暗里,不注意修省,而私欲横生,遇事就不可能有正确的认识;心地光明的人什么时候都是影正行端,做事自能公平合理。

咬得莱根则百事可为(33)

九十七、勿羡贵显 勿虑饥饿

【原文】人知名位为乐,不知无名无位之乐为最真;人知饥寒为虑,不知不饥不寒之虑为更甚。

【译文】人们都知道求得名誉和官职是人生一大乐事,却不知道没有名声没有官职的人生乐趣是最实在的;人们只知道饥饿寒冷是最痛苦是值得忧虑的事,却不知道在更不愁衣食后,由于种种欲望,由于患得患失的精神折磨才更加痛苦。

【评语】按现代心理学的说法,人的需求是有层次的,当生活温饱解决之后,在精神上就产生了不同的层次需求。安贫乐道,消极等待是不对的,因为人们追求财富显贵而使生活过得更好些是很现实的,但并不能因此而忘却自身的修养。何况人们在没有达到一定需求层次的想象中的美好往往占满脑海,就像古时的农人只知皇帝生活好,但好到什么程度就没法想像了,更不知道每个层次都有不同的烦恼。例如曹雪芹的《红楼梦》中写了一首“好了歌”说明了世俗心理。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挂冠而归田园,因为他讨厌官场倾轧、权势的人,成为千古美谈。从这种寻求内心平衡和道德完善的角度来讲,生活清贫而不受精神之苦,行为相对自由洒脱而不受倾轧逢迎之累是可羡慕的,安贫乐道未尝不好。

九十八、正气路广 欲情道狭

【原文】天理路上甚宽,稍游心胸中便觉广大宏朗;人欲路上甚窄,才寄迹眼前俱是荆棘泥土。

【译文】天道就像一条宽敞的大路,只要人们稍一用心探讨,心灵深处就会觉得豁然开朗;人世间欲望就好像一条狭窄的小径,刚一把脚踏上就觉得眼前全是一片荆棘泥泞,稍不小心就会陷进泥淖寸步难行。

【评语】人生在世最及时行乐还是追求理性,存在两种不同的生活方式。凡是能合乎天理的大道,随时随地都摆在人们的面前供人行走,这条路不能满足人的种种世俗的欲望,而且走起来枯燥寂寞,假如世人能顺着这条坦途前进,会越走越见光明,胸襟自然恢宏开朗,会觉前途远大。反之世人的内心总充满欲望,而欲望的道路却是非常狭隘的,虽然可以满足一时的虚荣、杂念,可走到这条路上理智就遭受蒙蔽,于是一切言行都受物欲的驱使,前途事业根本不必多谈,就连四周环境也布满了荆棘,久而久之自然会使人坠入痛苦深渊。追求物质需求和情感要求是必要的、合理的,但如果因此而沉溺就不是明智之举;从长远看,人生应该有高层次的追求才对。

九十九、病未足羞 无病吾忧

【原文】泛驾之马可就驰驱,跃冶之金终归型范;只一优游不振,便终身无个进步。白沙云:“为人多病未足羞,一生无病是吾忧。”真确论也。

【译文】一匹性情凶悍的马,只要训练有素驾驭得法,仍然可以骑上它飞奔疾驰;在溶化时爆出溶炉以为可以铸成名剑的金属,最终还是被人注入模型变成利器。一个人如果只贪图吃喝玩乐而游手好闲,就会使精神陷于萎靡不振的状态,如此就一辈子也没有什么出息。所以白沙先生说:“做人有过失并没什么可耻的,只有一生一点错都没有才最值得忧心。”这真是至理名言。

【评语】一个有大志、有追求的人不要怕艰苦的磨炼。孟子说“忧劳足以兴国,逸豫足以亡身。”“天将降大任于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这就说明一个人要想创立大事业,必须先在艰难困苦的环境中磨练心性,然后才经得起巨浪的冲击,担当起“挽狂澜于既倒”的重任。那些精神不振、贪图安逸,如八旗子弟无所事事的人,一生没什么波澜,终将被社会厌弃,被历史遗忘。一个追求者的一生可能要走弯路,有过失,但只要认识正确,不停脚步,终将会有所成就。

咬得莱根则百事可为(34)

一百、心公不昧 外贼无踪

【原文】耳目见闻为外贼,情欲意识为内贼,只是主人翁惺惺不昧,独坐中堂,贼便化为家人矣!

【译文】耳目所喜欢的东西属于外来的侵害;感情欲望等心理上的邪念是内在的敌人。不管是内贼也好外贼也罢,只要人自己保持清醒的头脑,做事遵循原则,做人恪守信念,所有心理敌人外来分割反而都会变成你修养品德的助手,而变成受自我指控的下人了。

【评语】人们要修身养性,排除私心杂念,可内贼和外贼这两种心理敌人实在可怕,稍一疏忽他们就乘虚而入向人们进攻。人们既然是处在这两种敌人夹攻的环境之间,必须时时提防不要成为二贼的俘虏。然而人不可能是不食人间烟火的神仙,没有一定的物质基础做保证是不能饿着肚子去修炼的。但对物欲情欲的需求,必须多作自我克制。官能上的享乐可以调剂身,但是过度也可以腐化人性;情欲上的活动可以创造人生,但是走向极端也可以毁灭生命。因此我们日常生活必须遵守一定的原则,要发乎情止乎礼,否则一失足而附入欲望之海就有丧生的危险。而保持一种高尚的道德情操,是成就事业的可靠的基础。

一百零一、品质修养 切忌偏颇

【原文】气象要高旷,而不可疏狂;心思要填密,而不可琐悄;趣味要冲淡,而不可偏枯;操守要严明,而不可激烈。

【译文】一个人的气度要高旷,却不可流于粗野狂放;心思周详,却不可繁杂纷乱;生活情趣要清淡,却不可过于枯燥单调;言行志节要光明磊落,却不可偏激刚烈。

【评语】什么事都不能过分,品德和气质的修养也是这样,如果把一种好的品德视为教条而走向极端,那这种品德反而有害于人。一个人要想作到不偏颇,恰到好处,言行以至思想境界需要进行一个很长的磨炼过程。因为人们做事做人总是向好的方面追求却难以适度,看到好的一面却忽视随之而来的不足,那么一不小心便会失之偏颇,得到相反的结果。

一百零二、临崖勒马 起死回生

【原文】念头起处,才觉向欲路上去,便挽从理路上来。一起便觉,一觉便转,此是转祸为福、起死回生的关头,劝莫轻易放过。

【译文】当你心中邪念刚一浮起时,你能发觉这种邪念有走向欲路的可能,你就应该立刻用理智把这种欲念拉回正路上来。坏的念头一起就立刻警觉,有所警觉就立刻设法挽救,这是到了转祸为福、起死回生的紧要关头,绝对不可以轻易放过这个机会。

【评语】很多事往往在一念之间决定今后的人生道路,而一念不慎足以铸成千古恨事,因此先儒才有“穷理于事物始生之际,研机于心意初动之时”的名言。但一念的铸成并不在当时而是在平时的锻练,就像一个人在情绪特别激动的时候,往往会做出不计后果的事,而能出现这种情绪的本身说明这个人在平时可能还没意识这件事是好是坏。可见一个人不能防邪念于未然,就可能出现“一失足成千古恨,再回头已百年身”的凄惨后果。私心杂念和道德伦理并存是很矛盾很困难的,人必须拿出毅力恒心控制私心杂念,并且当机立断地把这种欲念扭转到合乎道德的路上。这个扭转只能在平时注意磨炼自己,那么临时引发的生死祸福的命运才可能操之在我。一念之间上可登天堂下可堕地狱。人不能总是到事后才悔恨自己,当生机在握时,当幸运在乎时,决不可轻易放过。

咬得莱根则百事可为(35)

一百零三、宁静淡泊 观心之道

【原文】静中念虑澄澈,见心之真体;闲中气象从容,识心之真机;淡中意趣冲夷,得心之真味。观心证道,无如此三者。

【译文】人在宁静中心绪才会像秋水一般清澈,这时才能发现人性的真正本源,人在安详中气概才会像晴空白云一般舒畅悠闲,这时才能发现人性的真正灵魂;在人淡泊中内心才会像平静无波的湖水一般谦冲和蔼,这时才能获得人生的真正乐趣。大凡要想观察人生的真正道理,再也没有比这种方式更好的了。

【评语】诸葛亮用“宁静以致远,淡泊以明志”两句话来作为他的座右铬,借以磨练他淡泊明志的心胸和恢宏辽阔的气度。从古至今,许多有志之士修身养性同样尊奉这两句名言。这里包含的方式,和本篇讲的悟道是相通的,即在宁静、闲适、淡泊中来悟出本性。一个人的心静如止水,就不会有一点邪念袭来,因为这时的心有如一尘不染的明镜,最能反映出一个人的本然之性,也就是能反映出作者所说的“真体”和“真机”;当一个人内心非常安闲时,就能出现从容不迫的神态。这时考虑任何事情,就容易发现事理的奥妙,也就是最能找出作者所说内心的真机;当一个人的心处于淡泊状态,他的情趣就会悠悠自得,没有任何东西可以掩蔽他内心的真趣。

一百零四、动中静真 苦中乐直

【原文】静中静非真静,动处静得来,才是性天之真境;乐处乐非真乐,苦中乐得来,才是心体之真机。

【译文】万籁惧寂中所得静并非真静,只有在喧闹环境中还能保持平静的心情,才算是合乎人类本然之性的真正宁静;在歌舞喧泄中得到的快乐并非真乐,只有在艰苦的环境中仍能保持乐观的情趣,才算是合乎人类本然灵性的真正乐趣。

【评语】事物一经相对事物的衬托会更加彰显,一个人住在远离烦忧世界的深山幽谷之中可保持一份宁静的心情,当然可以看成一种宁静,但在枪林弹雨杀声震天或者令人神情激动的环境中,仍能保持一颗平静无波的心就更能显出静的意义;一个人在丰衣足食踌躇满志的生活中自然会很快乐,但是在饥寒交迫的艰苦环境中能自得其乐的人就很难,可以算是使“心体成真”的更深层次快乐。例如晋朝竹林七贤中的嵇康,由于得罪了当朝权门而被下狱,临死时仍能保侍镇静,他抚琴高歌一曲与世诀别,这虽说是苦中作乐,但也足以证明他的心体是全真的,在任何环境中都能悠然自得,不为外物所侵。

一百零五、舍己毋疑 施恩不报

【原文】舍己毋处其疑,处其疑即所舍之志多愧矣;施人毋责其报,责其报并所施之心俱非矣。

【译文】假如一个人在关键时刻需要自我牺牲,就不应计较利害得失,有了计较观念就会对自己要做的牺牲感到犹疑不决,就会使志节蒙羞。一个人施恩惠给他人,绝对不要指望得到回报,如果责成人家感恩回报那原来帮助人的一番好心就会变质而面目全非了。

【评语】舍己是紧要关头的自我牺牲;施人行善则是几十年如一日地自愿奉献。二者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在表现方式上有所区别,对舍己而言,如果没有理想追求,没有平日的修省做基础,那么在舍己的关头就很可能退却。从古至今无数的先贤、英雄,因为他们志向远大,品质高尚,所以在生命与国家利益、民族大义之间,他们毫不犹豫地舍生成仁,青史永垂。施人,用现在的话来讲就是热情帮助别人,为了让别人活得更好些自己默默奉献。像雷锋就是典型,他有伟大的理想,有甘愿奉献的精神,所以现在人们学习他、怀念他,因为他代表了一个以国家集体利益高于一切的时代精神。比起这样一种胸怀,那些施人一惠便图回报,助人一次便想金钱的形象的确渺小、苍白。

咬得莱根则百事可为(36)

一百零六、天机最神 智巧何为

【原文】贞士无心徼福,天即就无心处牖其衷;俭人着意避祸,天即就着急中夺其魄。可见天之机权最神,人之智巧何益。

【译文】一个志节坚贞的君子,虽然无意祈求福扯,可是老天偏要在他无意的地方来开导他完成衷心要完成的事业:行为邪恶不正的小人,虽然用尽心机想逃避灾祸,可是上天却在他巧用心机时来夺走他的灵魂。由此观之,上大神奇无比变化莫测极具玄机,人类平凡无奇的智慧在上天面前实在无计可施。

【评语】古人讲求:“死生有命。富贵在天”,所谓“人算不如天算。”但富贵跟幸福不能用祈祷得来,否则从古到今不会有那么多为追求幸福而牺牲或为求个人富贵而争得你死我活的事了,这说明古人有时不信天命,有时又希冀天命。在生活中,一些自然法则是需要遵循的,恶人不能遵循社会公德说不定什么时候便灾祸临门;君子居贫,又往往有意外之喜,所以万事应听其自然,不可越过法律、公德去强求。

一百零七、田看收成 人重晚晴

【原文】声妓晚景从良,一世之烟花无碍;贞妇白头失守,半生之清苦俱非。语云:“看人只看后半截。”真良言也。

【译文】妓女以卖身卖笑为业,到了晚年如果能嫁人从良,那么她以前的妓女生涯并不会对后来的正常生活构成妨害;可是一个一生都坚守贞操的节烈妇女,到了晚年由于耐不住寂寞而失身,那她半生守寡所吃的苦就会付诸东流。俗话说:“要评定一个人的功过得失,关键是看他的晚节。”真是一句至理名言呀。

【评语】“晚节不保”是最值得痛惜的。曹操诗: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一个人如果总在过去的功劳里沉浸就会壮志全消,如果因过去的辉煌而原谅晚年的胡作非为更是可悲可憎。只有活到老学到老,不断立新功,才可能保持一个完整的人格,实现道德的完善。人生实际上是很艰难的。俗话说:“浪子回头金不换”、“放下屠刀立地成佛”、“苦海无边回头是岸”,人们对于朝闻道而夕死是大加褒扬的,因为过去的不足终因迟到的善举得以弥补,一个人不论以前出身如何低贱或者如何堕落,只要能够痛下决心猛回头重新做人,世人不但会原谅他们过去的失足与不幸,而且钦佩他们的毅力与勇气。反之一个人虽然有很好的出身和过去,不幸到了晚年竟由于受不了金钱权热的诱惑而入歧途,例如王精卫青年时代起就追随孙中山,而且立下了很多功劳,当年曾冒死刺杀满清摄政王,岂料到了他后半生,竟不顾民族大义甘为日寇傀儡,落得一个遗臭万年的汉奸罪名。可见一个人的晚节实在重要,人的一生要到盖棺才能论定。

一百零八、顺不足喜 逆不足忧

【原文】居逆境中,周身皆针砭药石,砥节砺行而不觉;处顺境中,眼前尽兵刃戈矛,销膏靡骨而不知。

【译文】一个人如果生活在逆境中,身边所接触的全是犹如医疗自身不足的良药,在不知不觉中会使你敦品砺行磨练自己的意志;反之一个人如果生活在顺境中,这就等于在你的面前摆满了销磨你精神意志的刀枪,在不知不觉中使你身心受到腐蚀而走向失败的路途。

【评语】人生的路有起有落,看待人生的起落顺逆应该有辨证的观点。居逆境固然是痛苦压抑的,但对一个有作为、能自省的人来讲,在各种磨砺中可以锻炼自己的意志,修正自己的不足,一但有了机会,就可能由逆向顺。居顺当然是好事,但对于一个没有良好的品质和远大追求的人来讲,优裕环境中往往容易堕落腐败,这和在清苦环境中的容易发奋上进道理一样。一个人生活一优裕,就容易游手好闲不肯奋斗;反之,如果处在艰苦穷困的环境中,“穷则变,变则通”。所以贫与富不是绝对不变的,顺与逆也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咬得莱根则百事可为(37)

一百零九、恣势弄权 自取灭亡

【原文】生长富贵家中,嗜欲如猛火,权势似烈炎,若不带些清冷气味,其火炎不至焚人,心将自烁矣。

【译文】生长在豪富权贵之家的人,不良嗜好的危害有如烈火,专权弄势的脾气有如凶焰;假如不及早清醒,用清淡的观念缓和一下强烈的欲望,那猛烈的欲火虽然不至粉身碎骨,终将会让心火目焚自毁。

【评语】人的欲望是无止境的,有了财富还希望有权力,有了权力还希望满足其他想法。如果没有一个良好的道德水准,没有一定的理智,那么就容易胡作非为,任性胡来。从这个意义来说,欲念好比是烈火,理智好比是凉水;凉水可以控制烈火,理智可以控制欲念。一个生长在富贵之家的人,没有道德修养来缓和一下强烈的各种欲念,那他就会随心所欲为非作歹,声色犬马尽情欢乐,不但腐蚀人心危害社会,也必然会使自己走向“自烁”的毁灭之途。可见一个人的道德修养、思想境界很重要,尤其是有了一定物质基础的人,如果不注意培养自己高尚的情操,没有一个正确的人生观,那么他的各种欲望就会恶性膨胀,不仅会毁掉他的财富,也会使他自己的精神处于崩溃状态,而自毁其生。

一百一十、人心一真 金石可镂

【原文】人心一真,便霜可飞,城可损,金石可镂;若伪妄之人,形骸徒具,真宰已亡,对人则面目可憎,独居则形影自愧。

【译文】一个人的精神修养功夫如果能达到至诚地步,就可以感动上天变不可能为可能,邹衍受了委屈感动了上天竟在盛夏降霜为他打抱不平,杞植的妻子由于悲痛丈夫战死竟然哭塌了城墙;甚至就连最坚固的金石也会由于精诚所至而把它凿穿。反之一个人如果心存虚伪邪恶的念头,那他只不过是空有人护形体架势而已,肉体虽存但灵魂早已死亡,与人相处会使人觉得面目可憎而惹人讨厌;一人独处,面对自己的影子也会觉得万分羞愧。

【评语】历史上许多情动天地的故事,有的像是神话;现实生活中也有许多情深意切的事迹。在人的世界,人们总是盼望真情,所以对情动天地的故事总是互相传颂,代代传颂。没有真情的人生太累,没有真情的伪君子体会不了人间的温暖。所以追求真诚的路很艰难,但人们总在追求。虽然生活中那些虚情假意的人会得意于一时,权倾于一时,富贵于一时,但人们相信这类人会受天理循环的报应,会受自己良心的谴责。人间处处真情在,人的至诚不是只对处人待事而讲,首先是对自己而言。人连自己都不相信,都要欺骗,岂不悲哉!

一百十一、文无奇巧 人宜本然

【原文】文章做到极处,无有他奇、只是恰好;人品做到极处,无有他异,只是本然。

【译文】文章写到登峰造极的水平,并没有什么奇特的地方,只是把自己思想感情表达得恰到好处;人的品德修养如果达到炉火纯青的境界,就和平凡人没有什么特殊的区别,只是使自己回归到纯真朴实的本性而已。

【评语】历史上有唐宋古文运动,其目的就是反对此前文坛堆砌词藻无病呻吟之风,提倡直抒胸臆真情实感之文。因为这样的文章才能代表真实思想。就像婴儿所以惹人喜爱,就是他们一切都是出于纯真的自然本性,丝毫没有一点造作。做人同样如此,贵在自然,假如我们每个人都能真诚待人,这个社会也就安宁多了。前人提倡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做老实人,实际上就是讲做人要回归本然,不要给自己套上伪装;当然,这里的回归本然是指经过一番修省磨炼以后高一个层次的回归,这种回归使人的言行变得自觉而高尚。

咬得莱根则百事可为(38)

一百十二、忠恕待人 养德远害

【原文】不责人小过,不发人阴私,不念人旧恶。三者可以养德,亦可以远害。

【译文】做人基本的原则,就是不要责难别人轻微的过错,不要随便揭发个人生活中的隐私,更不可对他人过去的坏处耿耿于怀。这三者做到了可以提高一个人的品德修养。这样则可避免意外祸灾。

【评语】对别人人格的不尊重,也可能给别人同时也给自己惹来意外祸灾。至于不念人旧恶是要有些胸襟的,只有有修养的人才可能做到。其实人际间的矛盾往往因时因事而转移,总把思路放到过去的恩怨上属于不智之举,忠恕待人,养德远害,应该成为处世待人的准则。

一百十三、德怨两忘 恩仇俱泯

【原文】怨因德彰,故使人德我,不若德怨之两忘;仇因恩立,故使人知恩,不若恩仇之俱泯。

【译文】怨恨会由于行善而更加明显,可见行善并不一定使人都赞美,所以与其让人感恩怀德,不如让人把赞美和埋怨都忘掉;仇恨会由于恩惠产生,可见与其施恩而希望人家感恩图报,不如把恩惠与仇恨两者都消除。

【评语】恩仇德怨是相对的,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人们都知道“由爱生恨”、“由恩变仇”的道理。所以不想让人怨恨自己,最好的办法就是不让他人感念自己的恩德。但一个人的立身处世,并不是没有原则,像不倒翁,像个三朝元老那样八面玲珑是不对的。历史上杀身成仁的事很多,这些人即使已有美名,有丰功伟业,大义当前,仍毫不犹豫舍身而殉。耶稣冤死在十字架上,苏格拉底死在毒杯下。可见大丈夫作人作事,只要俯仰无愧,世俗小人与邪恶之徒的怨恨非议是不足计较的。所以做事要从大处着眼,因仇德怨也要从全局来看,不能限于某人某事而论长短。

一百十四、勿犯公论 勿谄权门

【原文】公平正论不可犯手,一犯则贻羞万世;权门私窦不可著脚。一著则玷污终身。

【泽文】社会大众所公认的规范不可以触犯,触犯了那你就会遗臭万年;凡是权贵人家营私舞弊的地方千万不可踏进去,走进去了那你一辈子的清白人格就被拈污。

【评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处世原则,正直的人则有正直的原则。一个有操守讲气节的人,宁可穷困也不依附权贵,因为那种阿庚奉承达官贵人的言行和正直的人格水火不容。一个正直的人同样不会去违背公德,触犯国法,他的操守决定了他不会那样去做。正因为不依附权贵,又奉公守法,那么就不可能去坑害公家利益,污损别人发财,他就会安贫乐道,保持清白的人格。

咬得莱根则百事可为(39)

一百十五、放下屠刀 立地成佛

【原文】当怒火欲水正腾沸处,明明知得,又明明犯着。知的是谁,犯的又是谁?此处能猛然转念,邪魔便为真君矣。

【译文】当怒火上升欲念翻滚时,虽然他自己也明知这是不对的,可是他双眼睁睁犯着不加控制,知道这种道理的是谁呢?犯的又是谁呢?假如当此紧要关头能够突然改变观念,那么邪魔恶鬼也就会变成慈祥命运的主宰了。

【评语】生活中,很多人喜欢给自己大书一个“忍”或“制怒”的座右铭,这说明人们都能意识到“怒火欲水”之害,但又很难一下子控制得了。要把人这种本能情感逐步理智化,是需要一个修省过程的,要逐步以自己的毅力把这种怒气和欲望控制住,才可能使一切邪魔都成为我的精神俘虏,使自己转而变得轻松愉快。“锄地须锄草,烦恼即菩提”,其实世间根本没有所谓魔鬼,自己内心的邪念才是魔鬼。世间也根本没有上帝,内心的一颗良知就是上帝。怒火欲水本是一念之间的事,修养好了,一念之间可以使自己变得高雅;杂念多了,便逐渐庸俗,以至养成许多恶习,烦恼就越发多了。

一百十六、毋偏人言 不持己长

【原文】毋偏信而为奸所欺,毋自任而为气所使;毋以己之长而形人之短,毋囚己之拙而忌人之能。

【译文】一个人不要误信他人的片面之词,以免被一些奸诈之徒所欺骗;不要过分信任自己的才干,以免受到一时意气的驱使;不要仰仗自己的长处去对比人家的短处;尤其不要由于自己笨拙,就嫉妒他人的才能。

【评语】生活中常常有些人有本事就傲气待人,由于有些能力,就很自信,往往瞧不起不如自己的人,以至目无一切。而对自己的不足往往喜欢掩饰。人过于自信就容易偏信,傲以待人便就无人,这样意气用事,被人利用,妒人之能,却难自知。一个修养好的人,往往具备公正,无私、诚恳、同情的品性,而偏袒、自私、欺骗、嫉妒则往往在修养较差的人身上表现出来。一个人其善良的本性一但被蒙尘,劣性便占了上风。可见,一个人究竟是君子还是小人,其关键完全操之于自己的修省磨练。人有本领、能力强是好事,但如果借此而形成许多恶习,便变成了坏事。

一百十七、君子之心 雨天过睛

【原文】霁日晴天,倏变为迅雷震电;疾风怒雨,倏转为朗月晴空;气机何尝一毫凝滞?太虚何尝一毫障塞?人之心体,亦当如是。

【译文】万里晴空,会突然乌云密布电闪雷鸣;狂风怒吼倾盆大雨之时,会突然转为皓月当空,万里无云,可见主宰天气变化的大自然一时一刻也不曾停止运转,而天体的运行何曾发生丝毫的防碍?所以我们人类的心理也要像大自然一样使喜怒哀乐的变化合乎理智准则。

【评语】这段话给人的启示很多。古人讲天人合一,儒家思想一向很注重天道,《易经》中就有“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宇宙中的星球,各自遵循自己的轨道运行,但假如其中任何一颗星球脱离轨道,都会给宇宙带来空前未有的大混乱,无生命的星球都能懂得遵行轨道运行,有灵性的人类更应按照天道来实践人道,这就是儒家学说中天人合一思想的理论根据。1994年7 月,木星与慧皇相撞,成为全世界各地关注的一个焦点。人们可以预测、观察,但无法防止改变,大自然的变比有时也是无常的,人们对此的感想也很多。现代科学一直在探求其发展规律。现代人当然不信天人合一,但在无常的变化中人应持什么样的态度是和自己的修养有关,一个修养深厚的人应时时保持一种超然的心态,如雨过天晴保持一种稳定状态一样,这样才能处变不惊,理智处事。

咬得莱根则百事可为(40)

一百十八、有识有力 私魔无踪

【原文】胜私制欲之功,有曰识不早力不易者,有曰识得破忍不过者,盖识是一颗照魔的明珠,力是一把斩魔的慧剑,两不可少也。

【译文】战胜私情克制物欲的功夫,有人说是由于没及时发现私欲的害处而又没坚定的意志去控制,有人说虽然能看清物欲的害处却又忍受不了物欲的吸引,所以一个人的智慧是认识魔鬼的法宝,而意志等于是一把消灭魔鬼的利剑,法宝和利剑是战胜情欲不可缺少的。

【评语】每个人都知道自私自利是一种不好的行为,可是每个人都很难做到控制私心私欲,甚至还有一句“人不为己天诛地灭”的谚语为自私自利的人作辨解。人们之所以难以控制私心杂念,除意志、理性等修为外,还在于所受教育、社会环境等因素。在私欲问题上东西方文化有本质的差异,东方文化是比较强调集体主义克制私欲的,过于自私的人要受到社会的谴责。一个社会都那么自私而冷漠是不可想像的。在人与人的交往中,只有你献出一份爱去关心别人,别人同样来关心你,社会才会和谐,才有温暖。一个太自私或物欲太强的人,多半都会遭受别的的排斥。那么,一个想在事业上有所成就的人战胜不了自己的私欲,也团结不了人,何谈事业的成功?所以自私会成为自己前途事业的一大障碍,可能到最后由于自私自利还会自毁前程。所以,归根结底,消除私欲首先要加强修养来战胜自己。

一百十九、大量能容 不动声色

【原文】觉人之诈不形于言,受人之侮不动于色,此中有无穷意味,亦有无穷受用。

【译文】发觉被人家欺骗不要在言谈举止中表露出来,遭受人家侮辱时也不要怒形于色。一个人能够有吃亏忍辱的胸襟,在人生旅程上自会觉得妙处无穷,对前途事业也是一生受用不尽。

【评语】古人处世待人讲究喜怒不形之色。被人欺骗当然有受愚弄的感觉,假如你立刻揭穿他,有时会招来意外之祸,因为对方可能在得意之时转为恼羞成怒加害于你;而遭受他人的凌辱,是更让人难堪的事。所谓不动于声色,是指不违害社会公德的有原则的忍让,在明显力量悬殊的情况下被一时的怒气所激发也是不智之举。息事宁人,以退为攻都是一种解决问题的方式,但是忍让退让需要有涵养,只有涵养深厚才能做到所谓“大量能空,不动声色”。

一百二十、困苦穷乏 锻炼身心

【原文】横逆困穷是锻炼豪杰的一副炉锤,能受其锻炼则身心交益,不受其锻炼则身心交损。

【译文】横逆困难是锤炼英雄豪杰心性的洪炉,按受这种锻炼对形体与精神均有益处,反之如果承受不了这种恶劣环境的煎熬,那么将来他的肉体和精神都会受到损伤。

【评语】孟子有段名言:“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恶其体肤,空乏其身,行佛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一个人处世没有经过一番忧患并不是好事;尤其是青年人刚刚进入社会,对未来充满美好的撞憬,雄心万丈,壮志凌云,可人生的路往往是多起多伏的,不如意事常八九,是靠自己的意志克服困难,还是像以前那样去寻找父母的庇护,或者一蹶不振,真可谓是人生的三岔口。如果不经过一番艰苦磨炼,将来不但很难给自己创造光明前途,也很难为国家社会肩负起艰巨任务,所谓“忧危启圣智,厄穷见人杰”,温室的花是经不起风雨的。不论是惊天动地的大事业,还是说生求艺的小手艺,固然是条条大道通罗马,但每条路都是坎坷不平的,都是要在刻苦的磨炼中战胜外来的艰难险阻,克服内心的消沉意志才可能成功。一个能在横逆中挺起胸膛的人才算英雄好汉,一个在困苦中倒下去的人就是凡夫俗子。身心的锻炼是要有不屈的追求、坚强的意志为前提的。

咬得莱根则百事可为(41)

一百二十一、天地缩图 人之父母

【原文】吾身一小天地也,使喜怒不愆,好恶有则,便是燮理的功夫;天地一大父母也,使民无怨咨,物无氛疹,亦是敦睦的气象。

【译文】我们自己的身体就等于是一个小世界,不论高兴或愤怒都不可以犯错误,尤其对于好恶的东西也要有一定标准,这就是谐和调整的功夫;大自然就像人类的大父母,要让每个人没有牢骚怨尤,使万物没有灾害而顺利成长,这也是造物者的一番恩德,天地间一片平和的景象。

【评语】古人讲究天人感应,我们可以理解为一种类比,即天地有春夏秋冬四季的运行,以及风雨阴阳的调和而使万物生育。人体有喜怒哀乐的情绪,由于好坏善恶的运用构成人格气质。假如天地经常狂风暴雨或者暴日久旱,就不会孕育出好的生命,同理一个人假如整天狂喜暴怒,就不能培养出完美的人格和良好的气质。所以我们由大自然的变化完全可以反思人自身。但是天地变化有时还处于不可知状态,而人的气质性格却决定于人的修养和所处的社会环境。

一百二十二、量弘识高 功德日进

【原文】德随量进,量由识长。故欲厚其德,不可不弘其量;欲弘其量,不可不大其识。

【译文】人的品德会随着气度的宽大而增进,气度会由于人生经验的丰富而更为宽宏。因此想要深厚自己的品德就不能不使自己的气度宽宏,宽宏自己的气度,就不能不增长自己的生活历练丰富人生知识。

【评语】常言“德高望重”、“量宽福厚”,德跟量是互为因果的。只有品德高尚才会度量宽宏,其结果是在社会上受到人们尊敬,取得应有地位。而要有高尚的品德就必须先有高深的学问,有了高深的学问待人接物才会有远大眼光,眼光远大做事就不易发生谬误,处世也少有过与不及的缺撼,无往而不利。学问又分作书本知识和人生经验两大类,一个是死的,注重思考探求;一个是活的,要求实践总结。二者的目的都在于增强观察力和判断力,分辩 是非曲直,分出善恶邪正,能知善恶邪正才可行善去恶从正僻邪。增加学问是德、量的一个重要基础,是增量进德的一个有效方式,而量弘德进又是做学问做人的基础。

一百二十三、人心惟危 道心惟微

【原文】一灯萤然,万籁无声,此吾人初入宴寂时也;晓梦初醒,群动未起,此吾人初出混沌处也。乘此而一念回光,炯然返照,始知耳目口鼻皆桎梏,而情欲嗜好悉机械矣。

【译文】在微弱夜灯中,大地无声,万籁俱静,这是我们身心刚刚进入休息时;清晨夜梦过后才醒,万物还没有开始一天的活动,这是我们刚从朦胧的梦境中走出来。乘着这刚刚安息和刚刚睡醒的一刹那间,好像有一线灵光闪烁在我们脑海,这时会突然使我们的内心有所醒悟,才知道耳目口鼻都是束缚我们心智的桎梏,而情欲嗜好也全是堕落我们性灵的机械。

【评语】人们为了寻求内心的平衡,为了求得心灵安宁,从古到今进行了苦苦探索,人不可能与世隔绝,不闻外物的进入。夜间睡觉时,精神与肉体相对进入安宁状态,此刻没有善恶苦乐之分,像开天辟地之初的浑沌时期。从梦中睡醒,身心到现实,不再空虚,又有了实际行动,是非善恶观念便又开始发生。所以在夜深人静万簌俱寂时,我们要像曾子那佯,以是非善恶的标准反省自己,反省由于耳鼻目口所产生的情欲在静寂中,在是非标准中是否有违道义。当然,不能割掉耳目口鼻来阻止物欲的需求,否则人岂不是变成无情无欲的顽石枯木?在万籁俱寂中反省觉悟,会感受到世外之物与精神是相辅相成的,人处在一种空寂与现实的困扰中往往是矛盾的,保持心灵的虚空寂静,这方面多下些苦功夫,经常反省自己,不失为修心养性的一种好办法。

咬得莱根则百事可为(42)

一百二十四、诸恶莫作 众善奉行

【原文】反己者,触事皆成药石;尤人者,动念即是矛。一以辟众善之路,一以浚诸恶之源,相去霄壤矣。

【译文】经常作自我反省的人,日常接触的事物,都成了修身戒恶的良药;经常怨天尤人的人,只要思想观念一动就像是戈一样总指向别人。可见自我反省是通往行善的途径,怨天尤人是走向奸邪罪恶的源泉,两者之间真是天壤之别。

【评语】每个人看问题的方法不一样,站的角度不一样,得的结论自不相同;刺激相同,反应各不相同。所以一个人肯多作自我检讨,万事都可变成自己的借鉴,孔子说“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内省”就是一种“反己”功夫。但是生活中的很多现象往往是相反的,遇到了种种矛盾往往埋怨对方,碰见了冲突,总是指责对方,什么事总是自己对,总是从自己的角度出发。这种人对物质利益显得自私,在人际交往上同样自私。因为不能自省,所以 总觉得不平衡,总难进步。又如报纸经常报道犯罪事件,有的人反对绘声绘影报道得太详细,认为如此等于在教有犯罪倾向的人去摹仿作案。奉公守法的君子看到,却引为一大镜鉴,而对不知自省的人来说,就只知埋怨。指责或者看热闹。

一百二十五、云去月现 尘拂镜明

【原文】水不波则自定,鉴不翳则自明。故心无可清,去其混之者而清自现;乐不必寻,去其苦之者而乐自存。

【译文】 没有被风吹起波浪的水面自然是平静的,没有被尘土掩盖的镜子自然是明亮的。所以人类的心灵根本无须去刻意清洗,只要除去心中的邪念,那平静明亮的心灵自然会出现;日常生活的乐趣也根本不必刻意追求,只要排除内心烦恼,那么快乐幸福自然会呈现。

【评语】儒家思想认为“人之初,性本善”,王阳明说“良知”,《大学》一书中说“明德“。只要排除善良本性中的杂念和邪恶思想,人的心地就会大放光明晋照世间,只要这种善良的本性不受杂念困扰,人的日常生活自然就会快乐,根本不必主动去追求。主张人类的一切痛苦烦恼都是出自邪恶的杂念,而这种邪恶杂念多半出自庸人自扰,“天下本无事,庸人自扰之”。人当然不能脱离现实世界而生存,保持内心绝对纯洁。但如何对待外界的干扰,怎样认识客观世界的变化,是与主观认识水平的高低和自己的修养学识相联系的。排除了私心杂念,以便保持一种高尚的追求,人在事业中就可以保持一种愉快的心情,精神状态也会饱满。

一百二十六、不能养德 终归末节

【原文】节义傲青云,文章高白雪,若不以德性陶熔之,终为血气之私,技能之末。

【译文】气节和正义足可傲。情真而生动的文章足以用过“白雪”名曲。然而如果不用高尚的道德来陶冶它们,所谓的气节与正义不过是出于一时意气用事或感情冲动,而生动的文章也就成了微不足道的雕虫小技。

【评语】这里的德是从远大的志向、高尚的追求来讲的。陶土经过烧炼才能成为器皿,铁砂经过熔炼才能成为钝钢。一个人不论如何清高或有学问,如没有高尚的品德来配合,没有一种为大众利益献身,为社会公益服务的主旨而只限于一己之私,一隅之见,那么这种清高和学问就成为不受世人重视的“血气之私,技能之末”,成了微不足道的孤高和雕虫小技,这是不足取的。这种人自我清高,咏诵风雅可以,却于世无补。

咬得莱根则百事可为(43)

一百二十七、修身种德 事业之基

【原文】德者,事业之基,未有基不固而栋宇坚久者。

【译文】一个人的品德是他一生事业的基础,如同兴建高楼大厦,假如不事先把地基打稳固,就绝对不能建筑坚固耐久的房屋。

【评语】品德的修养是人生的基础,决定一个人一生行事是善是恶是美是丑。一个人没有好的品德,再好的学识或许不能有益于人,可能还会害人,而且知道越多害人越深,愈权势越大破坏愈广。一个品行不端的人,很难在事业上有所成就,即使可能荣耀于一时,但终究会贪赃枉法、过于自私、误国误民,爬得高会摔得更重。所以成功的事业者必须德才兼备。

一百二十八、善根暗长 恶损潜消

【原文】为善不见其益,如草里东瓜,自应暗长;为恶不见其损,如庭前春雪,当必潜消。

【译文】行善事表面上可能看不到会有什么好处,但就像一个长在草丛中的东瓜,自然会在暗中一天天结果长大;作坏事的人,虽说表面上看不出会有什么坏处,但就像春天院子里的积雪,只要阳光一照射自然就会融化消失。

【评语】佛有说:“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候未到”所表明的也是这个道理,善与恶有时不是马上可以见到结果的,但多行不义必自毙。做一件善事算不得善人,行一件坏事也不是坏人,但量的积累到了一定的程度就会发生质的变化。可见一个人绝对不能心存侥幸作坏事,早晚有一天可能东窗事发锒铛入狱。也不要认为自己平日人缘好,在自己的圈子里吃得开,就胆大妄为贪脏枉法。其实这种想法大错特错,早晚劣迹会全部牵扯出来。天网恢恢,作恶事的人不望人知,但法律无情,疏而不漏,行善的人不望人报也就不望人知,但人们心里总会明白,每件善事尤如种子在人的心里,伺机便会发芽。

一百二十九、学贵有恒 道在悟真

【原文】凭意兴作为者,随作则随止,岂是不退之轮?从情识解悟者,有悟则有迷,终非常明之灯。

【译文】凭一时感情冲动和兴致去做事的人,等到热度和兴致一过事情也就跟着停顿下来,这哪里是能持久奋发上进的做法呢?从情感出发去领悟真理的人,有时能领悟的地方也会有被感情所迷惑的地方,这种做法也不是一种永久光亮的灵智明灯。

【评语】这是用佛理喻世事。如来说法时,经常运用佛法摧毁众生的执迷邪恶,使众生晃然大悟之后转成正见,这种道理很象车轮压过的地方一切邪见都被摧毁。有时也叫“不退转轮”。“不退之轮”,是说进德修业的心永不停止。此处反过来看,人们做事很少从理性出发,往往凭借一时的兴致,难持之以恒。而理解事物缺乏一定之见,情之所致拆东墙补西墙,难以领悟人生真谛。

咬得莱根则百事可为(44)

一百三十、为奇不异 求清不激

【原文】能脱俗便是奇,作意尚奇者,不为奇而为异;不合污便是清,绝俗求清者,不为清而为激。

【译文】思想超越一般人又不沾世俗气的人就是奇人,可是那种刻意标新立异的人不是奇而是怪异;不同流合污就算是清高,可是为了表示自己清高而就和世人断绝来往,那不是清高而是偏激。

【评语】当一种新的思潮涌现的时候,人们对不破不立的观点很欣赏,在行动上往往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在俗与雅,庸俗与清高的选择上,很多人赞赏清高儒雅的人。一个人如果能舍弃名利,当然值得景仰。可是假如为了提高知名度就标新立异故作怪论,这种人实际上是俗人伪装的怪人,是一种沽名钓誉的小人。处于污浊俗世而心却不受沾染的人,他的品德就像莲花出污泥而不染,会永远保持洁净。假如心存俗念却又矫揉造作跟世俗断绝,以标榜自己的清高,这是一种偏激狂妄的行为。清而奇是旁人的想法,对一个修养好的人来讲,保持清白高雅的境界是很自然而无须造作的事,李白诗云:“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即此意。

一百三十一、心虚意净 明心见性

【原文】心虚则性现,不息心而求见性,如拨波觅月;意净则心清,不了意而求明心,如索镜增尘。

【译文】内心了无一丝杂念,人的善良本性才会出现,心神不宁而想要发现本性,那就像拨开水波来找月亮一般,越拨越是找不到;意念清纯时脑海才会清明,假如不匀除烦恼而想心情开朗,那就等于想在落满灰尘的镜子前面照出自己的样子,徒增尘土。

【评语】心虚意净是为了在大彻大悟中发现本性,还我本来面目。寻根究底一切是受本性的操纵,只有内心了无杂念时本性才会出现,如果善恶、是非、爱憎等各种杂念缠绕心头,要想发现本性就等于雾里看花水中捞月一般。坐惮论道固然需要心虚意净明心见性,修身养性同样需要如此,以摒除私心杂念,培养高尚品德。

一百三十二、心体之念 天体所现

【原文】心体便是天体,一念之喜,景星庆云;一念之怒,震雷暴雨;一念之慈,和风甘露;一念之严,烈日秋霜。何者少得。只要随起随灭,廓然无碍,便与太虚同体。

【译文】人的心体就是天体,人的灵性跟大自然现象是一致的。人在一念之间的喜悦,就如同自然界有景星庆云的祥瑞之气;人在一念之间的愤怒就如同自然界有雷电风雨的暴庆之气;人在一念之间的慈悲,就如同自然界有和风甘霖的生生之气;人在一念之间的冷酷,就如同自然界有烈日秋霜的肃杀之气。人有喜怒哀乐的情绪,天有风霜雨露的变化,有哪些又能少了呢?随大自然的变化随起随灭,对于生生不息的广大宇宙毫无阻碍。人的修养假如也能达到这种境界,就可以和天地同心同体了。

【评语】古人主张天人合一,以为大自然变化和人体内部变化是相对应的。我们可以视为一种比喻。人的生活离不开自然万物,大自然的变化对人本身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道家主张“人法自然”,这样才能胸襟开阔;儒家主张仁民爱物,这样才能爱人的精神。不管怎么说,天地的风霜雨雪无私地养育了人类万物,人的友爱精神,人法自然也应该与上天一样无所不容,造福同类。

咬得莱根则百事可为(45)

一百三十三、浑然和气 居身珍宝

【原文】标节义者,必以节义受谤;榜道学者,常因道学招尤。故君子不近恶事,亦不立善名,只浑然和气,才是居身之珍。

【译文】标榜节义的人,到头来必然因为节义受到批评诋毁;标榜道学的人,经常由于道学而招致人们的抨击。因此一个君子平日既不接近坏人做坏事,也不标新立异建立声誉,只是一股纯厚、和蔼的气象,这才是立身处世的无价之宝。

【评语】人们讨厌假道学伪君子,因为做人要平实无欺,不可自我标榜吹嘘。真理不是巧言,仁义更非口说。换言之,学问道德并非吹嘘而来,是从艰苦修养中累积而成。有的人好虚名,披上道德外衣,实质上是在骗取人们信任,满足私欲需求,与为非作歹固然有别但却具有更大的欺骗性。一个人居身立世确立正确的原则,不是为了给别人看,而是为磨炼自己的心性,使自己有一个健全的心态,完善的人格。

一百三十四、和气祥瑞 寸心洁白

【原文】一念慈祥,可以酝酿两间和气;寸心洁白,可以昭垂百代清芬。

【译文】一念之间的慈祥,可以创造人际的和平之气;心地纯洁清白,可以使美名千古流传。

【评语】元代诗人王冕题《墨梅》的诗句曾写道:“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从古至今,这样咏怀言志的诗文触目皆是,这正如俗谚“虎死留皮,人死留名”,说明人要爱惜自己的名誉。历史上最有名的例子如东汉曾有昌邑令,夜间怀巨金贿赂杨震说:“暮夜无知者。”杨震回答说:“天知、地知、我知、子知,何谓无知?”结果杨断然拒绝贿金维护了自己的清白人格,因此才有“震畏四知”一语出现。拒贿是为官清廉的一种表现。日常生 活同样要检点自己,从待人到律己都应注意维护声誉,保持心灵的完美,所谓与人为善,处事勿贪。修身养性须从一点一滴做起,以便保持寸心洁白而留清。

一百三十五、心体莹然 不失本真

【原文】夸逞功业,炫耀文章,皆是靠外物作人。不知心体莹然,本来不失,即无寸功只字,亦自有堂堂正正作人处。

【译文】夸赞自己的功业,炫耀自己的文章,这都是靠外物来增加自身光彩,却不知人人内心都有一块洁白晶莹的美玉。所以一个人只要不丧失人类原有的纯朴善良本性,即使在一生之中没留下半点功勋,没留下片纸只字的著作文章,也算是堂堂正正地做人。

【评语】《左传》:“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可见立德为最重要,其次才为立功、立言。例如品德垂范千古的孔子、孟子、屈原等古圣先贤;功业流传千古的汉武帝、诏太宗等。不可能每个人都像这些历史名人一样名垂千古,在日常生活中,要堂堂正正做人,就必须先立德立身,使自己的行为符合规范,保持自然之态,在此基础上去建功立业,这样即使毫无功业,也不失为一个正人君子。

咬得莱根则百事可为(46)

一百三十六、清浊并包 善恶兼容

【原文】持身不可太皎洁,一切污辱垢秽要茹纳得;与人不可太分明,一切善恶贤愚要包容得。

【译文】立身处世不可自命清高,对于一切羞辱、脏污要适应并能容忍妒忌;与人相处不可善恶分得过清,不管是好人、坏人都要习惯以至包容。

【评语】人不是生活在真空里,必然要和各种各样的人打交道,必然不能事事按自己的意愿来办事,这就必须学会适应社会和人生。李斯曾说“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江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王者不却众庶,故能明其德。” 这是一种王者气象。其实生活中也需要这样,所谓“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友”,何况每个人有优点也有缺点,每个人看问题都有片面性,有的东西以为是对的,却偏偏是错;有的事以为别人错了,实际上因为自己认识上的不足而是自己错,孔子对此的态度是明确的:“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即就是错的、污的、恶的,能容纳的本身便是把它作为向上向善的借鉴。

一百三十七、疾病易医 魔障难除

【原文】纵欲之病可医,而势理之病难医;事物之障可除,而义理之障难除。

【译文】放纵情欲的毛病还有医治矫正的可能,自以为是固执己见的毛病却很难医治;做事遇到的障碍还可以克服,但是思想品德形成的习惯障碍却难排除。

【评语】王阳明有句名言:“去山中贼易,去心中贼难”。一个人如果自以为是,以为自己一贯正确,就不会承认自己有错,不承认自己有错当然不会有所意识地改正自己的错误,这种人必然永远错下去也不知悔改,所以俗语才说“知过能改,善莫大焉”,而孔子更劝世人“过则勿惮改”。人没有不犯错误的, 做人关键是敢于认错,善于吸取教训才会不断进步。人不会事事成功,只有善于总结经验的人才可能反败为胜,所谓“失败乃成功之母”。人不能把认识水平固定于一时一地,办事既不能只凭经验,也不可照搬教条,在自己心理上形成一种障碍。由做事之理可以对照修身之道,敢于认错改过,善于博取容纳,同样是个人道德品质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一百三十八、行戒高绝 性忌偏急

【原文】山之高峻处无木,而溪谷回环则草木丛生;水之湍急处无鱼,而渊潭停蓄则于鳖聚集。此高绝之行,褊急之衷,君子重有戒焉。

【译文】 高耸云霄的山峰地带不长树木,只有溪谷环绕的地方才有各种花草树木的生长;水流特别湍急的地方无鱼虾栖息,只有水深而且宁静的湖泊鱼鳖才能大量繁殖。这是地势过于高绝水流太过湍急的缘故;这都不是容纳万物生命的地方,君子处人待世必须戒除这种心理。

【评语】伟大寓于平凡,在平凡中见伟大的人才是真伟人。才德之人见于细人,从点滴做起,只有这样在大是大非面前才会显出品德的高尚。自命清高孤芳自赏标奇立异的人,属于“高绝之行,褊急之衷”之辈,是君子所不足取的。虽然有德之人、建功立业的伟人是不怕孤独的,因为真理往往在少数人的手里,像污泥中的莲花格外醒目,耐得寂寞。但这不是说人要把自己放到空中楼阁之中,让思绪永远停留在理想世界,因为人不可能离开现实世界生活下去。

咬得莱根则百事可为(47)

一百三十九、过满则溢 过刚则折

【原文】居盈满者,如水之将溢未溢,切忌再加一滴;处危急者,如木之将折未折,切忌再加一搦。

【译文】生活于幸福的美满环境中,像是装满的水缸将要溢出,千万不能再增加一点点,以免流出来;生活在危险急迫的环境中,就像快要折断的树木,千万不能再施加一点压力,以免折断。

【评语】人们讨厌贪得无厌的人,一个对个人物欲情欲无休止追求的人谈不上有什么好品德,谈不上会对人们有什么贡献。对于贪图者而言,所谓“人心不足蛇吞象”,由于个人欲望永不知足也就永远生活在痛苦中,终会水满由溢,物极必反,否极泰来,凡事总是“身后有余忘缩手,眼前无路想回头”,可人们很难明白这个盈亏循环的道理。不过学业上就不能浅尝辄止,还真要有点贪图精神,要虚怀若谷,越是渴求越说明求知心切。和生活上的贪求正好相对。学业上要提心过满,生活上应当防止溢止,这个人才可能在事业上有所作为。

一百四十、责人宜宽 责己宜苛

【原文】责人者,原无过于有过之中,则情平;责己者,求有过于无这内,则德进。

【译文】对待别人要宽厚,当别人犯过错时,像他没犯过错一样原谅他,这样才会心平气和;要求自己应严格,应在无过时也要时时找找自己的差距,这样才能使自己的品德进步。

【评语】责己难,责人易。其实人在观察别人时应同时对照自己,人谁无过,能改就好;原人之过,责己之失,必须“宽以待人,严以律己”,不能“见人之过易,见己之过难”。要做到这一点,除了要有宽广的胸怀外,关键要常常“闭门思过,防患未然”,像曾子所说的“吾日三省吾身。”为人处世之道,须先从严格要求自己做起。

一百四十一、不忧患难 不畏权豪

【原文】君子处患难而不忧,当宴游而惕虑;遇布豪而不惧,对茕独而惊心。

【译文】君子虽然生活在恶劣环境中绝对不忧心忡忡,可是安乐悠游时却能知道警惕,以免堕落迷途;君子即使遇到豪强权贵绝不畏惧,但是遇到孤苦无依的人却具有同情心。

【评语】修养深、品德高的人也是凡人,他们不同于凡人的地方首先在于他们有较强烈的意志力,不为外物所扰而坚持品性。所谓贫富是身外的境遇,君子处患难而不忧,是因为他们具有安贫乐道的精神。其实,他们在享乐安然的环境中能保持清醒,忧患意识强,故能防微杜渐。再次由于他们有高深的追求并领悟人生,故不屑权势更不惧权势。能让他们动心的是面对贫苦无助之人,予以同情,加以救助。

咬得莱根则百事可为(48)

一百四十二、静中真境 淡中本然

【原文】风恬浪静中,凡人生之真境;味淡声希处,识心体之本然。

【译文】一个人在宁静平淡的环境中,才能发现人生的真正境界;一个人在粗茶淡饭的清贫生活中,才能体会人性的真实面目。

【评语】生活在惊涛骇浪的变革时代,更能磨练人的坚强斗志,却无暇顾及体会人生内心境界。生活在风平浪静的太平盛世,才能体会出人生真谛,也才有功夫才有情致去体验。所以《庄子·缮性》篇有“恬以养志”的名言,强调在宁静中修炼身心,以达返朴归真之境。这种静而淡的田园生活曾吸引了无数人,形成古人出世则济天下,入世则隐山林的处世观。

一百四十三、静现本体 水清影明

【原文】听静夜之钟声,唤醒梦中之梦;观澄潭之月影,窥见身外之身。

【译文】夜阑人静听到远远传来钟声,可以惊醒人们虚妄中的梦幻,从清澈的潭水中观察明亮的月夜倒影。可以发现我们肉身以外的灵性。

【评语】李白在《春夜宴桃李园序》中有“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光阴者,百代之过客,而浮生苦梦为欢几何”的感叹。有的人在人生苦短的感叹中今朝有酒今朝醉,春宵苦短日高起。有的人则有志在短短的人生之旅中做出一番事业。对于一个人来讲,静夜悟道,月夜观影,万赖俱寂中忽然传来悠扬的钟声,可能豁然顿悟。心静之中,许多苦思冥想的东西可能会一下子彻悟。灵感被触发,而看清本我。

一百四十四、极端空寂 过犹不及

【原文】寒灯无焰,敝裘无温,总是播弄光景;身如槁木,心似死灰,不免堕在顽空。

【译文】微弱的灯光燃不起火焰,破旧的大衣不产生温暖,这都是造化玩弄人的景象;肉身像是干枯的树木,心灵犹如燃尽的死灰,这种人等于是一具僵尸必然会陷入冥顽空虚中。

【评语】佛家说“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但是空并非指任何东西都没有的顽空。虽然断绝了固执和物欲,实际上只是不自我作恶罢了。如果不进一步济世渡人就毫无善果可言,如此活着也就等于死亡,一无可取之处。用这段话来谈人生也有同样的道理。一个人身如槁木,心似死灰,如寒灯无焰,似敝裘无温,于外界无知无觉,于内心空虚至极,与活死人何异?以此待人,只是别人为他服务,他却无益于别人,这种极端的安寂是不足取的。

咬得莱根则百事可为(49)

一百四十五、栽花种竹 心境无我

【原文】损之又损,栽花种竹,尽交还乌有先主;忘无可忘,焚香煮茗,总不问白衣童子。

【译文】物质的欲望要减少到最低限度,每天种些花栽些竹,把世间烦恼者交还乌有先生;脑海中了无烦恼没有什么可以忘记的东西,每天都面对着佛坛烧香提水烹茶,不问白衣童子为谁送酒而进入忘我境界。

【评语】无为、修省并不是和世事绝缘。做事不宜提倡形式主义,关键是思想上要达到忘我之境。栽花种竹、焚香煮茗、闲云野鹤的生活可以忘我,可以隔去人世间许多烦恼;谈书论道潜心研究学问,也可使一个人完全进入忘我状态,孔子说:“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人之忘我境界,不能以形式而论,要从本质上看。

一百四十六、消些幻业 增长道心

【原文】色欲火炽,而一念及病时,便兴似寒灰;名利饴甘,而一想到死地,便味如嚼蜡。故人常忧死虑病,亦可消幻业而长道心。

【译文】色欲像烈火一样燃烧起来时,只要想一想生病的痛苦,烈火就会变得像一堆冷灰;功名利禄像蜂蜜一般甘美时,只要想一想死地的情景,名位财富就会像嚼蜡一般无味。所以一个人要经常思虑疾病和死亡,这样也可以消除些罪恶而增长一些进德修业之心。

【评语】人在病中,会感到人生之虚幻与可悲,到了死地大概只剩求生一念了。所以人平时做事应朝事物的对立面想想,而不是随心所欲,任意胡为。孔子说:“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戒色可保寿,戒斗可免祸,戒得可全名。朱子说:“圣人同于人者血气也,异于人者志气也,君子养其志气,故不为血气所动,是以年弥高而德弥助也。”人生在世,宜控制自己的欲望而修些德性,做事勿为欲望迷失本性,终会有所作为的。

一百四十七、出世涉世 了心尽心

【原文】出世之道,即在涉世中,不必绝人以逃世;了心之功,即在尽心内,不必绝欲以灰心。

【译文】超脱凡尘俗世的方法,应在人世间的磨练中,根本不必离群索居与世隔绝;要想完全明了智慧的功用,应在贡献智慧的时刻去领悟,根本不必断绝一切欲望,使心情犹如死灰一般寂然不动。

【评语】不要以为穿上袈裟就能成佛,不要以为披上道氅就能全真。同理,披上件蓑衣、戴上顶斗笠未必是渔夫,支根山藤坐在松竹边饮酒吟诗也未必一定是隐士高人。追求形式的本身未必不是在沽名钓誉,就像想明白自己的心性灵智不在于自己苦思冥想或者如死灰槁木般时才知道。因此,我们认识、观察和分析事物,不能只看表象,要透过现象看本质。譬如,时下经常可以看到一些衣着时尚的花衣女郎,打扮前卫,靓丽。然而其中有些人却张口就是污言秽语,将手中的垃圾随意丢弃。这种种不文明的行为,很难让人与他们美丽的外表联系起来。美丽的外表,不一定有美丽的内在,因此不能以貌取人,不能一味地关注而忽视内在的东西。再譬如,苹果熟了,从树上掉下来,这是日常生活当中再平常不过的现象了。然而牛顿却由此引发了“为什么苹果不飞上天而落到地上”的联想,并因此深入地研究,推理,最终发现了著名的万有引力定律。苹果落地这一现象的产生,其本质是万有引力的吸引而造成的。古代,人们看见自己生活的土地四四方方,而太阳却是东升西落。由此现象而产生了“天圆地方”的假说。哥伦布环海旅行之后,人们才真正意识到,地球是圆的,是一个球体。原来,“天圆地方”的表象是错误的,而地球是一个球体才是本质。所以我们说,美丽的外表并不一定有美丽的内在,苹果落地的表象蕴藏着万有引力定律的奥妙;地球是一个球体而并非“天圆地方”。透过生活中种种的表现,认识其本质的真象,这能够使我们更清晰,更明智地认知世界。

咬得莱根则百事可为(50)

一百四十八、云中世界 静里乾坤

【原文】竹篱下,忽闻犬吠鸡鸣,恍似云中世界;芸窗中,雅听蝉吟鸦噪,方知静里乾坤。

【译文】 当你正在竹篱笆外面欣赏林泉之胜,忽然传来一声鸡鸣狗叫,就宛如置身于一个虚无缥渺的快乐神话世界之中,当你正静坐在书房里面读书,忽然听到蝉鸣鸦啼,你就会体会到宁静中别有一番超凡脱俗的天地。

【评语】这段话表明了文人雅士一种超凡脱俗的生活境界,从另一个角度来理解,却是一番参禅悟道的功夫。几声“大吠鸡鸣”惊醒了静坐在书斋中的主人,这就是从“无我”境界进入“有我”境界的契机;然而“蟑吟鸦噪”影响不了静坐中的道人,这是从“有我’境界回到无我境界的玄机。因为不论就佛道那一教的思想而言,凡是正在参禅静坐中的人,他那种在宁静中所培养出的灵智,足可以和蝉鸦交谈作心灵感应。在有我到无我,到有我的反复过程中,静生悟道的人通过心灵的感应来体现本我。

一百四十九、像由心生 像随心灭

【原文】机动的,弓影疑为蛇蝎,寝石视为伏虎,此中浑是杀气;念息的,石虎可作海鸥,蛙声可当鼓吹,触处俱见真机。

【译文】一个好用心机的人容易产生猜忌,会把杯中的弓影误会成蛇蝎,甚至远远看见石头都会看成是臣虎,结果内心充满了杀气;一个心平气和的人即使遇见凶残的石虎一类的人也能把他感化得像海鸥一般温顺,把聒噪的蛙声当作悦耳的乐曲,结果到处都是一片祥和之气,从中可以看到人生真谛。

【评语】胸怀坦荡的人不会去管身边的是是非非,志向远大的人无暇思索屑小之事。唯小人与小人在一起便常生是非,相互猜忌,推波助澜,弄得人际关系紧张起来。天下本无事,庸人自扰之。一个人假如凡事都疑神疑鬼,就会造成俗活所说的“疑心生暗鬼”,本来毫无疑问的事也会弄出风波来。反之假如你居心坦荡对周围事物不存疑心,才能显露人类本性中的真迹。从这个意义来说,天地万物是善是恶,存乎我们的一念之间,一个人总是杯弓蛇影, 杞人忧天地生活,哪还有人生的乐趣可言。故“一念”可以豁达开朗,也可能狭隘善妒,从中足见一个人修养的高低。

一百五十、梦幻空华 真如之月

【原文】发落齿疏,任幻形之凋谢;鸟吟花开,识自性之真如。

【译文】 老年人头发掉落牙齿稀疏是生理上的自然现象,大可任其自然退化而不必悲伤;从小鸟唱歌鲜花盛开中,我们认识了人类本性永恒不变的真理。

【评语】生老病死是人生的自然规律,小鸟要歌唱,花儿要开放,人也要从新生走向衰老而至死亡。但是,一个人的真正衰老,并非单纯生理上的衰老,心理上的衰者最为严重,所以庄子才说“哀莫大于心死”。一个人到四五十岁只能算中年人,而中年才开始创造事业的人比比皆是。中年可说是人生的顶峰时代,已经有事业基础的正是发挥潜力的阶段,没有事业基础的也可创造。保持旺盛的生命力的关键是保持精神上的不断追求。即使是到了老年只要精神不死又何妨追求?像书画家、作家、医生,越老经验越多,越老精神弥健,一个人活到老学到老,以至童心不泯,青春常在,而不知老之将至,忘却生理的衰弱,就会心宽地阔,永远年轻。

咬得莱根则百事可为(51)

一百五十一、烦恼由我 嗜好自心

【原文】世人只缘认得我字太真,故多种种嗜好,种种烦恼。前人云:“不复知有我,安知物为贵?”又云:“知身不是我,烦恼更何侵?”真破的之言也。

【译文】只因世人把自我看得太重,所以才会产生种种嗜好种种烦恼。古人说:“假如已经不再知道有我的存在,又如何能知道物的可贵呢?”又说“能明白连身体也在幻化中,一切都不是我所能掌握所能拥有,那世间还有什么烦恼能侵害我呢?”这真是至理名言。

【评语】古人的处世哲学,强调无我、无为的多,突出自我、自私的少。所谓耻于言利而突出义,就在于应当灭私欲而存大义。现代文明的发展,有人说人不自私天诛地灭,说明了自私乃人类天性之一。战国时杨子提倡为我“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杨朱所以倡导极端自私主义,是因为战国时代的一些野心政客,经常以“国家人民”为借口,发动战争来满足更大的私欲,因此他才认为:“假如人人都为我而不为他,那岂不是天下太平了吗?”可见杨朱的自私和此处所说的自私,两者的含义似是却又不同。不管怎么说,极端的自私自利不足取,不能取,为人处世,太过自私难有朋友,难寻合作者,也因为个人私欲太强,便会带来物欲的不满,带来无穷的烦恼。现代社会强调自我,是人格气质的自我,而非物欲情欲的自我。

一百五十二、以失意思 制得意念

【原文】自老视少,可以消奔驰角逐之心;自瘁视荣,可以绝纷华靡丽之念。

【译文】从老年回过头来看少年时代的往事,就可以消除很多争强斗胜的心理;能从没落后再回头去看荣华富贵,就可以消除奢侈豪华的念头。

【评语】世事经历多了后,往往更能悟出其中的道理,大有曾经沧海难为水之叹。不管是道家奉劝世人消除欲望,还是儒家提倡贫贱不移的修养工夫,或者佛家清心寡欲的出世思想,都在告诉世人,不要在富贵与奢侈、高官与权势中去争强斗胜,浪费心机。人尤其在得意时,要多想想失意时的心情,以失意的念头控制自己的欲望。

一百五十三、世态变化 万事达观

【原文】人情世态,倏忽万端,不宜认得大真。尧夫云:“昔日所云我,而今却是伊,不知今日我,又属后来谁?”人常作是观,便可解却胸中胃矣。

【译文】人情冷暖世态炎凉,错综复杂瞬息万变,所以对任何事都不要太认真。宋儒邵雍说:“以前所说的我,如今却变成了他;不知道今天的我,到头来又变成什么人?”一个人假如能经常抱这种看法就可解除心中的一切烦恼。

【评语】沧桑变幻,世事无常,人情冷暖依据旧。从古至今,嫌贫爱富的故事太多,趋炎附势的例子无数。“世态有冷暖,人面逐高低”,宇宙是永恒的,但是世间万物却是变化的,所以唐代诗人崔岳写道:“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在世事的变化无常面前,人更应保持纯真无瑕的心性,抛弃追名逐利的杂念,以真待人,以情暖人,使人间充满欢乐与美好。

咬得莱根则百事可为(52)

一百五十四、流水落花 身心常静

【原文】古德云:“竹影扫阶尘不动,月轮穿这本无痕”。吾儒云:“水流任急境常静,花落虽频意自闲。”人常持此意,以应事接物,身心何等自在。

【译文】古人说:“竹影虽然在台阶上掠过,可是地上的尘土并不因此而飞动;月亮的圆轮穿过池水映在水中,却没在水面上留下痕迹。”今人说:“不论水流如何急湍,只要我能保持宁静的心情。就不会被水流声所惑;花瓣纷纷谢落,只要我的心经常保持悠闲,就不会受到落花的干扰。”一个人假如能抱这种处世态度来待人接物,不论是身体还是精神该有多么自由自在啊!

【评语】水中月,梦中花不足为依,虚幻的东西不应以之为动。在古人看来,情欲物欲到头来同样是一场空,故心境宜静,意念宜悠;心地常空,不为欲动,让身外之物自然而去,才能保持身心自然愉悦。

一百五十五、心地平静 青山绿水

【原文】心地上无风涛,随在皆青山绿水,性天中有化有,触处见鱼跃鸢飞。

【译文】心湖没有波涛巨谰,到处所见都是一片青山绿水;本性保存受心善意,随时都像鱼游水中鸟飞空中那样自由自在。

【评语】传统的修身养性之道,有一条重要的原则是心静,静如止水才能排除私心杂念,无识无欲,心平气和。庄子看到鱼在水中游,很羡慕地说“乐哉鱼也”。鸟跟鱼能逍遥自在,是因为它们除了生理上的欲望要求之外,没有像人类那么多的情欲物欲。人生在世不只是为了活着,仅仅为了生存而来到人世就大可悲了。也正因为有知有识,有理想,有追求,才会经常陷于苦恼。有人认为,要想控制欲望消灭苦恼,唯一的办法就是要能知足,能知足就可使精神愉快。知足是相对的,无止境的贪图是可怜的,但无条件的知足就变成虚妄。好比心静,静至只看到自己的内心,而看不到外部世界,自我封闭,孤陋寡闻,就谈不上真正的快乐了。

一百五十六、处世忘世 超物乐天

【原文】鱼得水逝而相忘今水,鸟乖风飞而不扑有风,识些可以超物累,可以乐天水。

【译文】鱼有水才能优哉游哉的游,但是它们忘记自己置身于水,鸟借风力才能自由自在翱翔,但是它们却不知道自己置身风中。人如果能看清此中道理,就可以超然置身于物欲的诱惑之外,获得人生的乐趣。

【评语】“处世而忘世,可以超物而乐天”,世上很多事知道了反而忧郁烦愁,忘乎所以反而其乐融融。人因物质条件的保证而生存,人们以追求物价的最大满足为幸福,人人都这么追求,烦恼便由此而生。人如果忘却这种物欲上的不满,放弃贪得无厌的追逐,而寻救精神自修之道,达到心理上的平衡与安然,就可以超然于物欲外,自会减少许多惊险处而增添一些开心的东西。人的生活只有超脱些才不致欲不可耐、才不致被物欲淹没。

咬得莱根则百事可为(53)

一百五十七、求心内佛 却心外法

【原文】才就筏便思舍筏,方是太平道人!若骑驴又复觅驴,终为不了禅师。

【译文】刚跳上竹筏,就能想到过河后竹筏没用了,这才是懂得事理不为外物所牵累的道人;假如骑着驴又在另外找驴,那就变成既不能悟道也不能解脱的和尚了。

【评语】《传红录》说:“如不了解心即是佛,那真是骑驴而觅驴。”《涅粱经》也说:“一切众生皆有佛性”,可见佛无须外求,就在自己心中,人之内心都有佛却不日知而向心外去求,这就等于已绘骑在驴身上还要另外去找驴。以此喻世事人生也是有道理的,即人应善于发现自己的长处,发挥自己的潜能。做事的方法只是工具,最终的结果才是目的。

一百五十八、彻见真性 自达圣境

【原文】羁锁于物欲,觉吾生之可哀;夷犹于性觉吾生之可乐。知其可哀,则尘情立破;知其可东,是圣危自臻。

【译文】终日被物欲困扰的人,总觉得自己的生命很悲哀;留恋于本性纯真的人,会发觉生命的真正可爱。明白受物欲困扰的悲哀之后,世俗可以立刻消除;明白留恋于真挚本性的欢乐,圣贤的崇高境界会自然到来。

【评语】老子说:“人之大患在吾有身,及吾无身则吾有何患”。有吾身则烦恼接踵而来,就难以抗衡一切外物的困扰了。佛的批义在于消除所有的烦恼,因此佛家才苦口婆心劝世人要在彻悟自己真性上多下功夫。所谓真性就是天理,人能去人欲存天理就能明心见性。人在自身修养中发现本性的过程是很艰难的,但达到彼岸便会感到一种修持的快乐,如果每个人都能不断反省自己,修养身心,人间就太平多而纷争少了。

一百五十九、在世出世 真空不空

【原文】真空不空,执相非真,破相亦非真,问世尊如何发忖?在世出世,徇欲是苦,绝欲亦是苦,听吾侪善自修待!

【译文】不受任何事物的迷惑保留一片纯真,心中却无示排除所有物象;执拗于某种形象虽然不能得到其理,不可破除所有形象仍然不能得到真理。请问佛如何解释?置身于世又想超脱世俗,拚命追求物欲是痛苦,断绝一切欲望也是痛苦,如何应付痛苦只凭自己的修行了。

【评语】这里包含了一个很明显的辨证道理,“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什么事都不是绝对如此而不存在变化。放纵人欲固然是一种大苦恼,不过灭绝人欲也未曾不是苦恼。置身火焰之中就会被烧死,但是如果完全跟火焰隔绝就会被冻死,所以对火最好是不即不离善加运用。同理,假如从人欲陷入着相,那弃绝人欲就会堕入杖相,两方都不免于苦恼,所以最好是不陷不弃不着不破,努力修持,由浅入深。这里不去考究深奥的佛理,仅从做人待世的角度来看,出世和入世之间存在着必然联系,不应绝对化,行事不宜走极端。

咬得莱根则百事可为(54)

一百六十、欲望尊卑 贪争无二

【原文】烈士让千乖,贪夫争一文,人品星渊也,而好名不殊好利;天子营家国,乞人号饔飨,分位霄壤也,而焦思何异焦声。

【译文】一个重视道义的人,能把千乘大国拱手让人;一个贪得无厌的人,连一文钱也要争抢。就人的品德来说真是有天渊之别,而喜欢沽名钓誉和一个贪得无厌的人在本质上并没什么不同。当皇帝治理的是国家,当乞丐为的是讨一日三餐,就地位而言确实有天渊之别,但是当皇帝的苦思真想和当乞弓的哀声乞讨,其痛苦情形又有什么不同呢?

【评语】每个人处的位子不同,面临的矛盾不一样。一个为一日三餐而忙碌的人,无暇顾及也无法想像一个富商每顿饭吃什么,而一个富人认为是很简陋的东西对贫穷者来讲可能还是好东西。贫富有差距,但忙碌却是一样的。富商邑贾痛苦,所愁的是资金怎样周转,所担心的是公司的兴衰;穷人痛苦,所愁的是一日三餐的有无,两者苦的性质与程度在这个意义上讲完全相同。同理,好名之人跟好利之人,表面观之似乎好名之人品质较高,其实两者本质完全相同。孟子说:“好名之人,能让千乘之国;苟非其人,箪食豆羹见于色。” 人各有痛苦,追求有追求的失落,富贵有富贵的难处,安贫有安贫的烦恼。去掉私心杂念,保持平衡宁静,确非易事。

一百六十一、彻见自性 不必谈禅

【原文】性天澄澈,即饥餐渴饮,无非康济身心;心地沉迷,纵谈禅演偈,总是播弄精魂。

【译文】本性纯真的人,饿了吃渴了喝,无非是为了增进身心健康:一个心地沉迷物欲的人,即使整天讨论佛经,谈论禅理,不过是在玩弄自己的精神和灵魂而已。

【评语】做什么事如果只求形式不讲实质不看结果就难见成效。一个真正信佛的人不一定要落发为僧,出家修行的人也不一定是好和尚,所以凡事不要拘泥于形式而应讲求实质,历史上达官贵人以至身为皇帝的人谈禅信佛乃至出家的人不少,可其中很多人只在教义上理解研究佛理,只在形式上每天上香磕头,真的让他放弃应有地位去云游四方,让他行善而普狂众生是做不到的,他心中的各种欲念是难以消除的,以此论推而广之,一个人做什么事关键在务实。在于结果如何,而不是看他说的想的怎么样。

一百六十二、操持身心 收放自如

【原文】白氏云:“不如放身心,冥然任天造。”晁氏云:“不如改身心,凝然归寂定。”放者流为猖狂,改者入于枵寂。唯善操身心者。把柄在手,收放自如。

【译文】白居易的诗说:“凡事本应放心大胆去作,至于成败一切听凭天意。”晃补之的诗说:“凡事不如小心谨慎去作,以期能达到坚定不移的境界。”主张放任身心容易使人沈于狂放自大,主张约束身心容易使人用于枯福死寂。只有善于操纵身心的人,才能掌握事物的规律,达到收放自如的境界。

【评语】诗人的语言总是带有夸张性的。人的命运不可能完全听从天意,也不可能完全让自己把持得进入死寐。故白居易所说的“身心任天造”,类似宿命论的主张;而晃补之所说“身心会天造”,则带有深厚的绅家口吻。放身心的如果能作到“磨顶放踵利天下而为之”的程度,那就实践墨子学派兼受的救世主张;收身心的如果能作到“乇见自性体得真如”,也未尝不可以教化世人,然而最怕的是走向极端而失度。操持身心同样需要适度,不宜忘却操持的目的是什么,不应放任而无所谓于一切;不应小心而与世隔绝。操持定于适度,而达到能收放自如的自然状态,才能体会到其中的乐趣。

咬得莱根则百事可为(55)

一百六十三、自然人心 融和一体

【原文】当雪夜月天,心境便尔澄澈;遇春风和气,意界亦自冲融;造化、人心,混合无间。

【译文】在雪花飘落的月夜,天地间一片银色,人的心情也会随之清朗明澈;在和风吹指万物一片生机的春季,人的情绪自然也会得到适当调剂,可见大自然和人的心灵是浑然一体的。

【评语】人们修身养性,不可能脱离周围的环境。成如常人而言,如果面对月黑杀人夜,如果面对生死离别场,能总要求自己像老僧人用意念来控制自己吗?所以自古骚人墨客歌颂春而厌恶秋,因为春天一片生机而秋天一片肃杀,人们欢迎万物的生长,原因在于人们在萧瑟凄凉中难以感受人间的温暖。同样,人们歌颂白雪而厌恶炎夏。雪是冷天的产物,其性寒而色白,喻人纯洁的性格停雪一样白,像冷天一样坚硬而安宁,因此古人才有“梅须逊雪三分日”的诗句。梅于文人是宠物,但于雪之纯洁又输三分。这实际上是表达出人的一种愿望,用大自然的变化来喻人的性格、人的操持,在这一点上人与自然是相融和的。

一百六十四、形影皆去 心境皆空

【原文】理寂则事寂,遣事执理者,似去影贸形;心空则境空,去境存心者,如聚膻却蚋。

【译文】真理静止事物也随着静止,排除事物而执拗于道理的人,就像排除影子而留下形体那样不通;内心空虚环境也跟着空虚,排除环境的干扰而想保留内心宁静的人,就像聚集一大堆膻味东西却想排除蚁蝇一样愚蠢。

【评语】静不能绝对化,空也是相对空。对于追求真理、执物不舍的人来讲,执著事物的多半是俗人,而执理不舍的多半是学者。这里涉及一个哲学命题,即“存在决定意识”或是相反。按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来看,存在决定意识,意识反件用于存在。即没有“境”,何谈“心勺”。对于求理、执事的人来讲,达到心境绝对的空是不可能的。

一百六十五、本真即佛 何待观心

【原文】心无其心,何有于观?释氏曰“观心”者,重增其障;物本一物,何待于齐? 庄生曰“方物”自,的其同。

【译文】心中假如没有忧虑和杂念,又何必要下内省观察工夫呢?佛教所说的“反观内省”,实际上又增加了修行的障碍;天地万物本来一体,又何必等待人来划一平等呢?庄于所说的“消除物我界限”,等于分割了本来属于一体的物性。

【评语】“拿着苕帚不扫地,深怕扫起心上尘”,这句富于禅机的偈语,是说人心本来清净,可用扫帚一扫,虽说目的是在扫除尘埃,反倒会把心中的尘土给扫起来。佛家的“观人”,庄子的“齐吻”,原来都是为了说明心空物一之理。六祖惠能禅题就曾说:“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一尘不染,也就是像佛僧应有的四大皆空。以佛理来喻人事是同样的道理,假如一个人本性善良,就不应邯郸学步,而应从其他方面来锻炼自己,保持品性,加强修养。就象一个才涉世的人,有许多纯真的品德,关键是保持下去,而不是为学习、为修养自己却丢掉本质上好的东西而拣来世俗的恶习。

咬得莱根则百事可为(56)

一百六十六、勿待兴尽 适可而止

【原文】笙歌正浓处,便自佛衣长往,羡达人撒手悬崖;更漏已残时,犹然夜行不休,笑俗士沉身若海。

【译文】“当歌舞盛宴到最高潮时,就自行整理衣衫毫不留恋地离开,那些胸怀广阔的人就能在这种紧要处猛回头,真是令人羡慕;夜深入静仍然忙着应酬的人,已经陷入无边痛苦中而不自觉,说来真是可笑。

【评语】做事勿待兴尽。用力勿至极限,适可而止,恰到好处最为理想。生活上也该如此。“花要半开,酒要半醉“,才能享受到其中的真正乐趣。反之假如酒喝到烂醉如泥,不但不是享乐反而是受罪,生活中不可整天酒山肉海,整天忙于交际应酬使自己隐于庸俗,而是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欲望以免乐极生悲。

一百六十七、修行绝尘 悟道涉俗

【原文】把握未定,宜绝迹尘嚣,使此心不见可欲而本乱,以澄悟吾静体;操持即坚,又当混迹风尘,使此心见可欲而亦不乱,以养吾圆机。

【译文】当意志还没有控制把握之时,就应远离物欲环境的诱惑,让自己看不见物欲就不会心神迷乱,才能领悟到清明纯静的本色;等到意志坚定可以自我控制时,就要让自己多跟各种环境接触,即使看到物质的诱惑也不会心神迷乱,借以培养自己成熟质朴的灵性。

【评语】修养自己品德,要有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教育与环境之间,自己的品德修养与环境之间关系非常重要。尤其是思想没有定型品性还不成熟的青少年,最容易误人歧途而堕落,所以这时肩负教导责任的师长,必须对他们严加管教,尤其是为他们创造一个利于品性自我修养的好环境,制造一个首先自律的氛围。面对一个品性已定思想成熟的人来讲,却必须学会适应各种环境,以磨练自己。所谓江山易改,秉性难移,一个品德高尚、意志坚定的人,做人有自己的准则,就难以迷失方向。

一百六十八、人我一视 动静两忘

【原文】喜寂厌喧者,往往避人以求静,不知意在无人,便成我相。心着于静,便是动根,如何到得人我一视、动静两忘的境界?

【译文】喜欢清静讨厌喧器的人,往往离群索居来求取安宁,却不知道远离人群只是为了自我,而一心求静的结果一旦遇到喧器就会成为烦躁的祸源。人我本是一体的,只知一味强调宁静,又如何能达到真正安宁境界呢?

【评语】修身养性是为了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锻炼自己的坚强意志,以能控制自己的物欲情欲,排除自己的私心杂念。求得内心的宁静在于心静,环境在其次。否则把自己放进真空罩子里不就真静无菌了吗?一些清修的人喜欢远离尘器隐居山林,以求得宁静。其实,这样环境虽然宁静,假如不能忘却欲世事物,内心仍然是一层烦杂。何况既然使自已和人群隔离,就表示你内心还存有人己、物我、动静的观念,自然也就无法获得真正的宁静。所以必须完全扬弃动静不一的主观思想,才能真正达到身心都安宁的境界。

咬得莱根则百事可为(57)

一百六十九、山居清洒 入都俗气

【原文】山居胸次清洒,触物皆有佳思;见孤云野鹤而起超绝之想,遇石漳流泉而动澡雪之思;抚老桧寒梅而劲节挺立,侣沙鸥麋鹿而机心顿忘。叵一走入尘寰,无偏物不相关,即此身亦属赘旒矣!

【译文】隐居在山间胸怀自然开朗洒脱,所接触的事物自然都能引起佳思;看见孤云野鹤,就会引起超尘脱俗的观念;遇到山谷溪间的流泉,就会引起洗洁一切世俗杂念的思想;抚摸耸立在风霜中的老桧寒梅,心中不由会涌起效法它们威武不屈的刚毅气节;终年与温和的沙鸥和麋鹿在一起,勾心斗角的邪念就会全消。假如再度走回烦嚣的都市,即使不跟各种声色环境接触,也会觉得自己就像旗帜的飘带而毫无用处。

【评语】环境造人。在现代社会,回归自然的呼声很是强烈,因为在吵杂喧嚣的都市生活久了,回到山清水秀的山野自会心旷神怡,气朗身轻。更何况修身养性的人了。在人际间争斗久了,即使反感也会染上些习气;在大自然中陶冶惯了,和自然万物天天在一起,自有一派仙风道骨的样子,而再回到尘嚣之中便会处处不适应。有一个好环境会对修省身心帮助不少。

一百七十、祸福苦乐 一念之差

【原文】人生福境祸区,皆念想造成,故释氏云:“利欲炽然即是火坑,贪爱沉溺便为苦海;一贪清净烈焰成池,一念惊觉船登彼岸。”念头稍异境界顿殊,可不慎哉。

【译文】人生的幸福与苦恼是由自己的观念所造成,所以释迦牟尼佛说:“名利的欲望太强烈就等于是火坑,贪婪之心太强烈就等于沉入苦海;只要有一丝纯洁观念就会使火坑变成水池,只要有一点警觉精神就能使火海变成乐园。” 可见意识观念略有不同,人生境界就会全面改变,所以一个人的所思所想必须慎重。

【评语】佛家说“相由心生,相随心灭”就是这个道理。人一但起了利欲之念,心马上就会变成火一般炽烈的贪婪,这时你的人生幸福也就堕入痛苦地狱中。心能清净,即使已经出现炽烈般的欲火,也能把它化为清凉水池。以现代人的观点来看,人幸福与否的决定条件有物质基础,有生活环境,有人生际遇等等,但人的幸福和精神愉悦、理想和追求的联系更紧密。在人的思想品德上多些理想少些贪欲,多些大家少些私心,格调自然会高,遇事自律性强,苦中犹含有乐。

一百七十一、机息心清 月到风来

【原文】机息时便有月到风来,不必若海人世,心远处自力车尘马迹,何须痼疾丘山。

【译文】心中停止一切阴谋诡计之后,就会有明月清风到来,因为从此不再为人间的烦恼而痛苦;思想远远超脱世俗之后,自然不会听到外面的车马喧器之声,也就不一定眷恋山野林泉的隐居生活。

【评语】 常言道:“有心为善虽善不赏,无心为恶虽恶不罚”。可见心机的有无跟因果有很大关系。我们处世中不必枉费心机,凡事只要本心无邪,只要尽心尽力求其自然发展即可。人的行为也应真率求实。只要心地纯净,又何必求诸一种隐居山林的形式?只要自身道德高尚,又何苦求虚名以自扰呢?

咬得莱根则百事可为(58)

一百七十二、万钟一发 存乎一心

【原文】心旷则万钟如瓦缶,心隘则一发似车轮

【译文】心胸阔达的人,即使是一万钟优厚奉禄也会看成像瓦罐那样没价值;心胸狭隘 的人,即使是如发丝细小的利益也会看成像车轮那么大。

【评语】一个心胸开阔的人能视黄金如粪土,会把万贯家财作为仗义行事的资本;一个心胸狭窄的人,会把鸡毛蒜皮的小事看作天那么大,在财产上也如守财奴那般可怜巴巴。心胸开阔的人必须具有豁达的人生观,以义作为取舍,仗义而疏财,但决不挥霍浪费。一个人的心胸是需要后天培养的,心胸豁达往往是成功事业的基础。

一百七十三、以我转物 物勿役我

【原文】无风月花柳不成造化,无情欲嗜好不成心体。只以我转物,不以物役我, 则嗜欲莫非天机,尘情即是理境矣。

【译文】大地如果没有清风明月和花草树木永不成大自然,人类如果没有感情欲望和生活嗜好就不成真正的人。所以我们要以我为中心来操纵万物,绝对不可以物为中心来奴役自己,如此,一切嗜好欲望都会成为自然的天赐,而一般世俗情欲也都就为顺理成章的理想境界。

【评语】空洞地谈控制欲望,不如现实地承认人对现实世界的反映。只要合情合理,就应当满足人的各种欲望,否则,人何以图生存?没有生存就没有修省,而“以我转物“就是要求人应当不断修养自己,不应成为物欲的奴隶,而应以自己的意志来控制对物欲的贪念,通过道德自律来使外物服务于我。

一百七十四、就身了身 以物付物

【原文】就一方了一身了一身者,方能以万物付万物;还天下于天下者,才能也世间于世间。

【译文】能跳出自我来了解自我的人,才可根据自然法则使万物按照本性去发展而各尽其用;能把天下还给天下万民共有的人,躯体虽然生存于世间思想却超越凡人。

【评语】佛家认为世事变幻无常,是一个由烦恼与劳苦交织的火窟,假如不及时跳出就得不到安乐,所以佛家才主张遁世任行。把这个道理引之于常人生活,即一个人不能总是在现实的尘世中忙忙碌碌,应该跳出自我的圈子去考虑问题,逃脱功名利禄的缠绕,以使精神自由自在。

咬得莱根则百事可为(59)

一百七十五、处处真境 物物真机

【原文】人心多从动处失真。若一念不生,澄然静坐,云兴而悠然共逝,雨滴而冷然俱清,鸟啼而欣然有会,花落而潇然自得。何地无真境,何物无真机。

【译文】人的心灵大半是从浮动处才失去纯真本性。假如任何杂念都不产生,只是自己静坐凝思,那一切念头都会随着天际白云消失,随着雨点的滴落心灵也会有被洗清的感觉,听到鸟语呢喃就像有一种喜悦的意念,看到花朵的飘落就会有一种开朗的心情。任何地方都有真正的妙境,任何事物都有真正的玄机。

【评语】赏心悦目怡情养性的事物到处都是,关键就在于人能不能去发掘和领略,人心的真体,不论凡夫和圣人都是相同的,凡夫只因一念之差而丧失一真体,当一念不生之时,善恶邪正的尘埃都起不来,宛如池水一般澄清宁静。只要使心能保持如此澄清宁静,周围生活中的一切都足以引出无限佳趣。生活就这么怪,以凡人而言,强求的东西往往带来烦恼却还得不到。听其自然,心里不想耳中不听的东西有时送上门,送来了也不会喜得乐不可支,没有也依然平静如水,这样的生活总是令人愉快的。

一百七十六、风迹月影  过而不留

【原文】耳根似飙谷投音,过而不留,则是非具谢;心境如月池浸色,空而不著,则物我两忘。

【译文】耳根假如像大风吹过山谷一般,经一阵呼啸之后什么也不留,这样所有流言蜚语就都不起作用,心灵假如能像水中的月亮一般,月亮既不在水中,水中也不留月亮,那么心中自然也就一片空明而无物我之分。

【评语】佛教所说的六根清净,不单是指耳不听恶声,也包括心不想恶事在内,眼、耳、鼻、舌、身、意六者都要不留任何印象才行。而物我两忘是使物我相对关系不复存在,这时绝对境界就自然可以出现。可见想要提高人生境界必须除去感官的诱惑,六根清净,四大皆空。按现代人的看法,绝对的境界即人的感官不可能一点不受外物的感染,否则何以判断是否反映外物了呢?但要提高自身的修养,加强意志缎炼,控制住自己的种种欲望,排除私心杂念,建立高尚的精神境界却是完全可能的。

一百七十七、世间皆乐 苦自心生

【原文】世人为荣利缠缚,动日尘世苦海。不知云白青山、川行石立、花迎鸟笑、 谷笑樵讴,世亦不尘,海亦不苦,彼自尘苦其心尔。

【译文】由于一般俗人都被虚荣心和利禄心所困扰,因此一开口就说人间是一个大苦海。然而他们却不知道世界的另一面是白云笼罩下的青山翠谷,奔流河水中的奇岩怪石,迎风招展的奇丽花卉,呢喃歌唱的可爱小鸟,以及樵夫歌唱时的山鸣谷应之声,这时才会恍然大悟人间既非尘嚣万丈,世界也非苦海一片,只是人门使自己的心落入尘嚣堕入苦海而已。

【评语】人的心情不同,但山川依旧,景色依然。假如人自己不为物欲情欲所困扰,自己能看开名利,又怎能不见山川,不见美景呢?同理,世间本来就没什么苦乐可言,一切苦乐皆由人心不足所产主。好名之人必为虚名所苦,重利之人必为贪利所困。好名重利是人性的一部分,也是人性中最脆弱的一环,世人不要太积极于名利,以免作茧自缚。所谓的苦海固然有物累,但人心不足贪图不止是堕入苦海的主要原因。生活的苦、条件之艰可以通过多方的努力来解决,但内心的苦、行动之艰却需要自己努力跳出物欲,少求名利才可以解脱。

(0)

相关推荐

  • 《墨子全鉴》修身

    修身--品行是为人治国的根本,君子必须以品德修养为重 [原文] 君子战虽有陈①,而勇为本焉:丧虽有礼,而哀为本焉:士虽有学,而行为本焉.是故置本不安者,无务丰末②:近者不亲,无务求远:亲戚不附,无务外 ...

  • 两篇传世《诫子书》解读!教子智慧、父母必读

    这篇文章作于公元234年(蜀汉建兴十二年),是诸葛亮写给他八岁的儿子诸葛瞻的一封家书.诸葛亮一生为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他为了蜀汉国家事业日夜操劳,顾不上亲自教育儿子,于是写下这篇书信告诫诸葛瞻.从 ...

  • 大学--大学

    大学 大学<国学四库>编委会2019-10-10 成人之道 所谓"大学", 朱熹解释为"大人之学",即成人之道,或者说成人需要的教育.儒家认为人只有 ...

  • 咬得莱根则百事可为(1-29)

    转:金华的博客 咬得莱根则百事可为(1) 咬得莱根则百事可为--读<菜根谭>(1) 十多年前出差外地在一书店发现<菜根谭>(为人处事大全,洪应明著,唐汉编译),随即买下.这是一 ...

  • 咬得莱根则百事可为(60-99)

    转:金华的博客 咬得莱根则百事可为(60) 一百七十八.体任自然 不染世法 [原文]山肴不受世间灌溉,野禽不受世间豢养,其味皆香而且冽,吾人能不为世法所点染.其臭味不迥然别乎! [译文]生长在山间的蔬 ...

  • 大变局——大唐帝国的后半生 NO.251 嚼得菜根,百事不可为

    NO.251 就这样,凭借浑瑊的高超指挥和将士们的顽强奋战,奉天城扛住了叛军一浪高过一浪的进攻,始终屹立不倒. 但浑瑊和他麾下的将士再顽强,也是要吃饭穿衣的. 到了十一月中旬,也就是奉天被围一个月后, ...

  • 《菜根谭》:咬得菜根,百事可做

    <菜根谭>是洪应明的一本语录体作品,融汇了儒家自强不息.佛家宽忍宏大和道家超脱玄妙的思想,蕴涵了丰富的中华传统文化智慧. 书中有很多这般闪光的语言.试举几言:"处世让一步为高,退 ...

  • 千古奇书《菜根谭》全集:咬得菜根,百事可成

    每日一首古诗词 赏中华诗词,品国学经典,寻文化基因,享生活之美. 32篇原创内容 公众号 每日一首古诗词推荐搜索 菜根谭 千古奇书丨<菜根谭>01 千古奇书丨<菜根谭>02 千 ...

  • 《菜根谭》:读懂这三句话,人生少走弯路,百事皆成!

    俗话说,"舌上有龙泉,杀人不见血."大智若愚,沉默是金,言多必失,无言才是智者.因管不住嘴巴而走过的弯路,依旧让我念念不忘的不是事情本身,而是终于知道,自己像一张白纸,总是需要时间 ...

  • 咬得菜根,则百事可做!《菜根谭》5句经典语句,一生至少读一遍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有着丰富的内涵,给人以无穷的精神力量.文化不仅陶冶情操,更能教我们为人之要,处世之道. <菜根谭>是一部千古奇书,作者洪应明用简练深刻的语言表达出了旷达高远的智慧.书以& ...

  • 【新书开卷】咬得菜根,百事可做——《菜根谭》

    菜根谭 咬得菜根,百事可做 霁日风光,处之泰然 什么是<菜根谭>? 省流:语录集 是作者洪应明对"为人处世之策略,求学问道之真假,功业政事之智慧,修身养性之要义,生死名利的玄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