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朔--兴坪老寨山与莲花岩
兴坪古镇,位于阳朔县东北部,距县城25公里。兴坪集镇早在三国吴甘露元年(公元265年),即已为熙平县治,管辖阳朔一带;隋代开皇十年(公元590年)废熙平县改置阳朔县,兴坪遂为阳朔县所辖。境内有九马画山、螺蛳山、莲花岩、天水寨、灵宝阁等八大景区、24个风景点,是阳朔县的一个旅游重镇。
去年我就来过兴坪了,冲的就是“古镇”两个字。介绍里说兴坪古镇有古桥、古渡、古亭、古戏台、古庙、古寨、古树和古村落建筑群,总之是天花乱坠、美不胜收。结果,结果几乎什么都没有...事实上,兴坪就不是看古迹的地方,但是世所公认的漓江最精华片段却坐落于此,所以来兴坪的游客可以说是络绎不绝,但主要以坐游船游玩为主。1998年7月,时任美国总统克林顿到访中国之时还到过兴坪游览漓江并到兴坪渔村造访,这无疑也极大增添了兴坪的人气。我再次来兴坪,主要是为了“走”玩。
一样还是雨雾交加的天气。由于订的民宿在景区北岸,所以先沿着漓江边向北走。
远处就是兴坪游船码头,高耸的山峰就是我此行的重点--老寨山。兴坪古镇最出名的,莫过于漓江在此做了两个180度的大转弯,景色格外迷人。
大河背风光。此情此景,是否似曾相识?
揭晓答案了...二十元人民币背面图案
如果要照一模一样的,还得走到图中的沙坝上,我就偷懒了...
河道很浅,游船艰难上行,漓江近年水量都不怎地
老人竹筏上的这几只鸟,相信大家不会陌生了--鸬鹚,俗名鱼鹰,大型食鱼游禽。我读小学的时候,课本里就有郑振铎写的课文《鸬鹚》,这也是伴随一代人的集体回忆啊...
老渔人开始鸬鹚捉鱼表演。看不用钱,照相20大元。
先放条大鱼,估计在两斤上下,鸬鹚很轻松地捕住了
再换条小的
这下可好,一口吞下
脖子被扎了绳子,鱼就卡在脖子部位,渔人便可以收获了
最后来个大撒把
看完表演,继续前进。
岸边的山峦俊秀。
中间的游船码头
往北也有S形转弯
缥缈的云雾如丝巾般绕过山峰
这座山临江一面好像被硬生生劈开
远眺峰峦叠秀,连绵不绝
走到最后是马山码头,就是看“九马画山”发船的地点。
我又偷懒了,因为这东西还是凭想象的多...网上找一张大家自行体会
乘着雨停决定先爬老寨山。
古镇漓江支流上的公路桥滨江桥所拍。这是东边景色
西边就是流入漓江处,也是兴坪码头所在。
半山腰处可以看到古镇全景
大约接近三分之二路程,就可看到这座古石寨门,也是石块干砌而成。老寨山,想来就是因此寨得名吧
最后一段上山的路非常陡峭,几乎都是垂直的,必须手脚并用。
也感谢阴雨天所带来的这些天然装饰,一切都那么美好
兴坪镇东边风景,漓江支流绕镇而过,远处还可隐约见到高铁的高架桥深入云端
这就是往下游方向的S大弯了,层叠的峰峦与山谷间的小平原相映成趣
进入正题,这就是兴坪漓江大回环的全貌了,左南右北,漓江从北边转了一个大大的椭圆形弯,向南逶迤而去。中间的这个冲积平原可谓良田万顷了。
往下游又是S形转弯。曲水环山,云蒸雾绕,美不胜收
老房子不多,所谓的古镇面积很小,基本都是新建的商业街。
入门就是戏台。
兴坪古戏台,又称“万丰戏台”,位于兴坪镇榕潭街23号的关帝庙内,始建于清乾隆四年(公元1739年),距今已有269年的历史。兴坪古戏台是桂北地区较为古老且保存完好的清代戏台,2005年被列为阳朔县文物保护单位。
戏台下正中间有小庙一座,供奉关帝爷。原来这戏台是关帝庙的附属物,只是这关帝庙未免也太小了,看起来有点喧宾夺主的感觉。
戏台边沿围板有精美人物故事木雕
戏台为单檐歇山顶砖木结构。
戏台正中木屏风上阴刻有竹子图四幅,两边对联为“花草精神,风云变态;流水今日,明月前身。”看起来十分深奥啊。求助百度,原来此联出自于晚唐司空图的一部古代诗歌美学和诗歌理论专著《二十四诗品》,其中第七章为《洗炼》:
如矿出金,如铅出银。超心炼冶,绝爱缁磷。空潭泻春,古镜照神。
体素储洁,乘月返真。载瞻星辰,载歌幽人。流水今日,明月前身。
20章为《形容》:
绝伫灵素,少回清真。如觅水影,如写阳春。风云变态,花草精神。
海之波澜,山之嶙峋。俱似大道,妙契同尘。离形得似,庶几斯人。
《二十四诗品》继承了道家、玄学家的美学思想,以道家哲学为主要思想,以自然淡远为审美基础,囊括了诸多诗歌艺术风格和美学意境,将诗歌所创造的风格、境界分类。通篇充盈道家气息,道是宇宙的本体和生命,生发天地万物,二十四诗品也是道所生发的二十四种美学境界。它是探讨诗歌创作,特别是诗歌美学风格问题的理论著作。它不仅形象地概括和描绘出各种诗歌风格的特点,而且从创作的角度深入探讨了各种艺术风格的形成,对诗歌创作、评论与欣赏等方面有相当大的贡献。这就使它既为当时的诗坛所重视,也对后世产生了极大的影响,成为中国文学批评史上的经典名篇。
难怪...
莲花岩,位于兴坪镇东北部的白山底大队江口村,距兴坪镇约四五里,因岩内有化学沉积形态石莲花(亦称云盆),故名莲花岩。在60年代前,该岩还鲜为人知,因岩洞口太小,爬行才能进岩,当地人叫它“匍地岩”。1964年,中南局第一书记陶铸同志考察阳朔后,决定将山水秀丽的阳朔建设成为“东方的日内瓦”,派出一旧城改造工作组到阳朔县进行旧城改造。工作组中有一名金教授(华南工学院的教授)在兴坪镇勘察,听当地群众讲“匍地岩”内的景色很好看。于是就带着汽灯、火把,爬进该岩探查其开发价值。一进洞,他就深深地被这一片云盆所吸引。当时是四月中旬,洞内积水多,金教授见这些磐石就象浮在水面的莲叶一样,且盆中又有许多浑圆的小石子活象莲子,于是就称它为“莲花盆”,称这片景观为"莲花池"。金教授认为该岩极有价值,他在写“兴坪风景规划说明”中将“伏(匍)地岩”作为一个单独的景点进行了介绍,将这一奇景作为主要景点,并称其为“莲塘”。于是“匍地岩”中的莲塘奇观就由此传开了。人们在谈论此奇景时都将这些云盆称作“莲花盆”,时间一长,就将此岩转称为“莲花岩”,而不再称其为“匍地岩”了。
原来还是母校的老师规划的,有缘了...
景区大门
其实溶洞我也看过不少了,当时去莲花岩,仅仅是因为正午太热,想说找个溶洞先避避暑。谁知歪打正着,这莲花岩给了我一个大大的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