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善福墓志(清河崔氏郑州房一支)

□王化昆 文/图

崔善福墓志》出土于洛阳,崔善福是一名青年才俊,是秦王李世民的部将,可惜英年早逝。洛阳等地先后出土过其子孙墓志五六方,从中揭示了其家族中的一些微妙关系。其子崔玄籍官至八州刺史,孙子中至少两个为刺史,算得上子孙昌盛。

秦王重用 屡献妙策

崔善福(公元604年—公元622年),字善福,清河东武城人。曾祖父崔稚,北魏任秘书郎、散骑侍郎,隋赠新州刺史;祖父崔彦升,北周太子洗马、上开府仪同三司、万山郡守、恒州刺史、光城县开国公,隋赠冀定二州刺史;父亲崔至仁,隋朝袭爵光城县公,官任长安县令、雍州司马、尚书右丞、太子右庶子、雍州长史,改封白水县开国公。崔善福自幼聪明好学,博览群书,尤擅军阵之法,12岁跟随哥哥到蜀地,途经诸葛亮八卦阵,一目了然,震惊众人。

唐武德二年(公元619年),崔善福被召为天册上将秦王府库真(侍卫)。秦王李世民一见如故,待之甚厚。崔善福被秦王之诚感动,一心事主,多次随秦王东征西讨,屡献妙策,多被采纳。如在东征洛阳王世充时,唐军屯兵北邙山上,部下有百余人叛降王世充,虽然数量不多,但易于动摇军心,秦王为此而担心。崔善福献策道:“现在洛阳城外到处是王世充的间谍,我们已派人假装叛逃进入洛阳城,准备里应外合,敌方定会处置这些人,这样就可以借敌之手杀掉叛兵。”秦王依计而行,王世充果然将他们悉数斩首,抛于城下。

当时因洛阳城坚池深,久攻不下,粮草供应颇费周折,李世民有班师之意。崔善福不同意,他认为洛阳孤立无援,已是股掌之物,一旦此时撤军,王世充得以喘息,以后将更难收拾。李世民采纳了他的建议,最终平定王世充,崔善福功不可没。计前后之功勋,崔善福被拜为上大将军。

天妒英才,崔善福于武德五年(公元622年)遇疾暴卒,英年早逝,幸留下一子名崔玄籍。秦王为之痛惜,令厚赠安葬。武周圣历二年(公元699年)一月廿八,崔善福被改葬于洛州合宫县金谷乡昭觉原。

遗下独子 八任刺史

《旧唐书》卷七七《崔义玄传》中,对司功参军崔玄籍有所提及。《新唐书·宰相世系表》载:“玄籍,利州刺史。”这是对崔玄籍仅有的记录。其墓志已出土,现存千唐志斋博物馆。墓志记述了他一生事迹,实为珍贵,可补史阙。

据墓志记载,崔玄籍字嗣宗。他担任唐太宗文德皇后长孙氏葬礼中的挽郎,此后任婺州司功参军。刺史清河公崔义玄深知他智勇双全,遂委令他讨击乱匪陈硕真。永徽四年(公元653年),他为游击将军、右武卫崇节府果毅都尉。此时,吐蕃扬言要入寇,朝廷以崔玄籍为雅州长史,他屡用谋略,克敌制胜,边疆得以安宁。龙朔三年(公元663年),崔玄籍除陇州长史,接着奉命出使凉州,巡抚少数民族地区的契苾部落。他不辱使命,使该部落心悦诚服,归附大唐,边疆一带民众得以安居乐业。

麟德元年(公元664年),关内道大使刘祥道巡视陇州,发现崔玄籍精于吏职,为官清廉,遂表奏朝廷,于是崔玄籍被任命为兖州都督府长史。乾封元年(公元666年),他升职为归州刺史,不久又兼任荆州大都督府司马。

从咸亨元年(公元670年)到永淳二年(公元683年),他先后任文州、蔚州、循州、袁州四州刺史。垂拱元年(公元685年),他因公事被免职。天授二年(公元691年),崔玄籍被重新启用,为茂州都督府长史。长寿二年(公元693年),他又先后担任巴州、黄州、利州三州刺史。圣历元年(公元698年)三月十四他卒于洛阳通远坊,享年79岁。

孙辈较多 亦任官职

崔玄籍为独子,但他至少有7个儿子。《崔玄籍妻李氏墓志》记载,夫人有二子:崔韶、崔歆,并早亡;后夫人有子恽、慎、恪、憬、恂等。也就是说,崔玄籍至少有7个儿子,但李氏所生的两个儿子,在父亲和祖父的墓志中均未提及。在《崔玄籍墓志》中,也未提及前妻李氏。

崔韶、崔歆二人墓志已出土。据墓志载,二人皆25岁而亡。崔韶为国子监太学生、武骑尉,唐高宗上元元年(公元674)病死,有子名庄子,幼年早亡。崔歆为崔玄籍次子,1岁丧生母,13岁丧继母,好学、孝敬,为右率府翊卫。调露元年(公元679年)九月,父亲崔玄籍被诬陷贬任岭南途中遭遇洪水,随行的崔歆为救落水的父亲,溺水身亡。

《崔恽墓志》出土于洛阳。墓志记载其终职为秦州法曹参军,武周长安三年(公元703年)葬于祖茔昭觉原,有嗣子伯琛等。另有《李庭训妻崔上真墓志》出土,言其为深州刺史崔恪长女,天宝十年(公元751年)卒,终年56岁。

据《新唐书·宰相世系表》:“(玄籍)子三:恪,申州刺史;憬;恂,杭州刺史、清河男。”遗漏了恽、慎,当然还有李氏所生的韶、歆。他们中至少两个人任刺史一级的官职。

十丧同举 七墓并修

崔善福墓志》记载:“十丧同举,七墓并修。”就是说,这是一次大规模的家族迁葬、合葬行动,共计10个逝去的家人,一次修建了7个墓穴。那么,除了崔善福本人,还有哪些家族成员是在这一次行动中得以迁葬、合葬的呢?

据《崔玄籍墓志》记载,崔玄籍与妻屈突氏,与父亲同日埋葬于同一地点。而据《崔玄籍妻李氏墓志》记载,崔玄籍前妻李氏亦同日埋葬同一地点,独立一方墓志,独立一个墓穴。

这次迁葬行动,应该还包括总章元年(公元668年)去世的崔玄籍母亲。《崔玄籍墓志》记载,该年他“丁内忧”,但《崔善福墓志》未提及其夫人,目前也未见到她的墓志。然无论如何,办理此事的崔玄籍的5个儿子当会将祖母与祖父合葬。

已出土的《崔韶墓志》《崔歆墓志》表明,他们也是在这一天迁葬的。《崔韶墓志》记载,他有一子庄子,早亡,所以他应该有妻子,而且墓志说是合葬。如此,则他与妻子一个墓穴,儿子庄子一个墓穴。《崔歆墓志》中未提及妻、子,他可能尚未婚配,单独一个墓穴。能为他们刻碑建墓、迁葬祖茔,也算几个异母弟弟对他们母亲的补偿吧。

大致应该是,崔善福与妻子二人一个墓,崔玄籍与后妻屈突氏一个墓,崔玄籍前妻李氏一个墓,崔韶与妻一个墓,儿子崔庄子一个墓,崔歆一个墓。所说的“十丧同举,七墓并修”,可知的有九人六墓,剩下的一人一墓,因资料所限,不知是谁。

(0)

相关推荐

  • 北魏太原士族之崛起

        太原士族历经魏晋百余年的发展,浸然坐大.然西晋永嘉乱后,衣冠南渡,颇有不得不如此者.'前考刘琨刺并与刘.石交斗之力量凭藉,固然有太原士族的踪迹,但是大族已经不是太原地区的支配力量,昭然若揭.魏 ...

  • 东魏《崔混墓志》

          <崔混墓志>,东魏孝静帝元象元年(公元538年)刊.青石质,正方形,边长53cm半,有盖.志文魏书,32行,行32字.1973年冬出土于山东淄博市临淄区大武乡窝托村南崔混墓中, ...

  • 颜真卿真迹出土!想起他的《瀛州帖》与河间之缘

    2020年夏,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秦都咸阳城考古队对陕西省秦汉新城政府储备用地内发现的百余座汉唐墓葬开展了考古发掘工作.在发掘唐代元氏家族墓葬时,出土颜真卿手书的墓志,墓志中的撰文为颜真卿早年书法,为其3 ...

  • 李世民想打倒的清河崔氏,是一个怎样的豪门,居然连宰相都看不起

    公元581年,隋文帝杨坚在窃取了北周宇文家的江山之后,便自立为"隋",历史上将杨坚称之为隋文帝,对于杨坚很多人将其称之为"天命之人",因为他结束了自西晋末年以来 ...

  • 东汉博陵崔氏、清河崔氏世系考辨

    吴桂美 博陵崔氏和清河崔氏为崔氏家族中最大而且最为著名的两大支系.不少学者在对崔氏家族进行研究时就非常容易混淆这两个支系的成员.如前辈曹道衡先生<南朝文学和北朝文学研究>一书在<从汉 ...

  • 清河崔氏:被李世民拼命打压,延续700年的大族究竟得罪了谁?

    公元207年,曹操终于统一了北方,北方的各大游牧民族纷纷前来示好,匈奴使者为了求见曹操,送来了好几车奇珍异宝.曹操觉得自己形象丑陋,不足以震慑匈奴,于是他叫来自己的亲信来代替自己,而自己则扮作侍卫,手 ...

  • 【名门望族】清河崔氏房支及唐代宰相

       清河崔氏    清河崔氏,是中国中古时代一个以清河郡为郡望的崔姓士族,汉末三国时期开始崛起,为山东望族.北魏时,魏孝文帝分定姓族,清河崔氏与范阳卢氏.荥阳郑氏.太原王氏并称为四姓,此后清河崔氏始 ...

  • 历史上有名的世家大族——清河崔氏

    l 清河崔氏,魏晋南北朝至隋唐时期的世家大族,源自姜姓 l 姜姓源自神农氏,为上古八大姓之一,上古八大姓是指姬.姜.姒.嬴.妘.妫.姚.姞,因神农氏部落首领炎帝生于姜水,所以取姜为姓,辅佐周武王的姜子 ...

  • 隋文献皇后独孤伽罗母系清河崔氏家族谱系考

    ​​       隋文献皇后独孤伽罗的母亲崔氏是曹魏清河崔氏崔林曾孙崔悦一支的后人,她的曾爷爷崔蔚是清河崔氏郑州房始祖,叔外祖崔彧(崔蔚第三子,崔稚的弟弟)是清河崔氏鄢陵房始祖,爷爷为崔蔚次子崔稚,父 ...

  • (李叔胤妻崔宾媛墓志)魏故南赵郡太守李府君夫人崔氏墓志铭

    魏故南赵郡太守李府君夫人崔氏墓志铭 夫人姓崔字宾媛(崔宾媛,458-519.1.11,61岁),博陵安平人也.赵郡府君李淑湚(467-502,36岁,曾祖李勰,祖父李均,祖母封氏,父李璨,母郑氏(兄郑 ...

  • 他是清河崔氏的奠基人,三国最冤枉的人,因卷入夺嫡斗争而死

    军师联盟剧照 时光会偷偷溜走,但有些人能抓着它的小尾巴一起前行,看看那些白手起家的人儿,半生颠沛流离的刘备,豪情万千的曹操,他们真的将名字镌刻在了史书上,还有崔琰,字季珪. 内向少年的华丽转身 划重点 ...

  • 清河崔氏

    清河崔氏 清河崔氏在春秋时乃齐国公卿之一,至西汉时居住在清河郡(今河北清河县),东汉以后成为山东望族,其中崔琰曾投曹操门下.南北朝时讲究士族门第,在北方后魏把崔氏被列为一等大姓王崔卢李郑.至唐代开国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