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师?这个传统不简单
长按二维码,即可购买
拜师的传统,很悠久,应当尊重。但人们往往忽视一个关键的问题,什么才是真正的“传统”?就拿过去戏曲界来说,拜师情况大体可以分为三类:科班收徒、带艺投师和手把徒弟。
“科班收徒”,类似今天的戏校,但属私有制,拜师拜的是班主,如入京剧“富连成社”的学生都拜社长叶春善为师。“带艺投师”,是出科(毕业)后为继续深造而拜师,如马连良拜师孙菊仙、李世芳拜师梅兰芳。“手把徒弟”,是有一定名望的戏曲演员收未成年的少年为徒。手把徒弟一般学艺五到七年出徒,出徒后,手把徒弟(也包括科班的徒弟)要在师父家或科班里接着干两到三年,演出所得归师父所有,这叫“效力”。徒弟“效力”年限过后,演出所得就归自己支配了。一句话:徒弟的身份终身制,徒弟的经济收入、人身自由,不是一辈子都让师傅管着的。
当年师徒制并不全好,比如没有文化课等等,但它在艺术传承中也有特别的优势,当下艺术界延续这种方式,是一件好事。但凡是继承,都要继承它的精髓。比如当年拜师的时候,师徒双方要协商认可,要找中人做保,要写文书签字画押,把权利义务写得清清楚楚,就很符合现代社会的契约精神、法治意识。所以,尊重传统,别把传统看得太简单了,得先静下心了解一下什么是真正的传统。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