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莓:为什么受伤的总有我?
开春了,草莓迎来上市季,也迎来一年一度的劫难。
这个劫难的源头,来自美国。
每年4月左右,美国的一个民间环保组织——美国环境工作组,会发布“12大肮脏果蔬”(受农药残余物污染最为严重的水果和蔬菜)及“15大干净果蔬”。
2018年,草莓在美国最肮脏的蔬果中,排第一。
这是草莓连续3年排第一。2013年,草莓排第5,2014年、2015年排第2。
美国环境工作组是一个非营利、非党派的机构,从2006年开始公布脏蔬果名单。
说谁脏、说谁干净的依据,是美国农业部对47种蔬果进行的3.9万个检测。
不过,这个名单,有人表示不服。
代表有机和无机种植者的粮食和农业联盟说,检测的数据其实表明,99%的农药残留都在允许的范围之内。
简言之,即使你说某某蔬果脏,也不代表它不安全。
美国草莓被指最脏的消息,会不会对中国草莓造成影响呢?
很有可能。
草莓的安全性,在中国同样一直受怀疑。
在2015年4月下旬,央视财经的一条新闻,引发全国性的草莓劫。
多地草莓,由此遭遇卖难。
辽宁是全国第二大的草莓种植省份,也不例外。
《沈阳日报》记者多地采访,调查草莓真相,从田间地头,到水果超市,到农业专家,证明了辽宁草莓的安全性。
但是,因为受坏消息影响,沈阳一些种植草莓的农民,家里草莓的销量降到原来的三分之一。
那么,今年呢?
美国草莓连续3年最脏的消息,经过各媒体的转发,极有可能引发新一轮的恐慌。
面对这种可能,怎么办?
是坐等恐慌发生后,再来补救?
还是防患于未然,提前帮助农民证明草莓安全?
答案无疑是后者。
美国草莓连续3年最脏的新闻,肯定封锁不住。即使是封杀,也只会让消息在民间越传越邪乎。
这则新闻在新浪网页上的评论,从上午10点到晚上9点,已经多达800条。
第一个要站出来为农民证明安全的,应该是市场监管部门。
市场上的草莓,到底安全不安全,监测数据说了算。
谣言不是止于智者,而是止于真相。
监管部门要及时告诉市民真相,所有谣言不攻自破。
第二个要站出来的,是农民自己。
在2015年的草莓劫中,有的草莓村受灾了,有的草莓村却没有受灾。
没受灾的村,是因为善于证明自己,靠产品的质量好,靠经营中树立的诚信。
最好的证明是:农民自己吃自己卖的草莓,农民的孩子吃自家种的草莓。
第三个要站出来的,是媒体。
食品安全允许怀疑,更欢迎证明。
在谣言飞起时,媒体尤其是官方媒体,有责任告诉到底发生了什么。
像今天转发《最脏蔬果草莓!最脏和最干净的前12名果蔬看都有谁》时,应该还告诉读者,这是美国的蔬果名单;告诉读者,脏和安全的区别。
而地方媒体,则应向权威部门,求证本地草莓脏不脏、安全不安全。
只要产品过硬,可以把美国草莓的坏事,变成中国草莓的好事,把草莓劫变成草莓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