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四大道场 | 第三篇钓鱼城078

之七十八:九龙刻漏

安世通对着鲜于刘光说:“你走到栏杆前看看,看看钓鱼城的地形。”

鲜于刘光看向了脚下的山川与河流。在月色之下,每一座高山都黑压压的,河流也看得不甚清楚,但是峡谷蜿蜒,也能分辨。

“蒙古大军要进攻夔州重庆,必须要踏过我们钓鱼城,”冉璞指着右方的渠江和嘉陵江交汇处问,“你知道为什么吗?”

看鲜于刘光没有回答,冉璞的手指向了前方:“嘉陵江和渠江交汇后,朝着西方流淌。流淌十几里后,到了涪江交汇又从西至东,回转而流到了钓鱼城的左侧。钓鱼城就是一座被嘉陵江环绕的细长半岛,并且半岛的尖端处还弯了一个钩,让半岛看起来,就像是一个鱼钩的模样。

鲜于刘光忍不住笑了一声:“原来钓鱼城的名字是因地形而来。”

“既然是鱼钩,”安世通咳嗽了一声,喘了几口气才说,“就要让一条大鱼在这里被勾起来。”

“这条大鱼,”冉璞对着鲜于刘光说,“就是蒙古西路大军蒙哥汗。”

“如果蒙哥汗的西路大军,击败了钓鱼城的水军,一路朝南,我们在钓鱼城不是只能眼睁睁地看着他们去攻打夔州?”

鲜于刘光问了这句话,看着冉璞对着安世通笑了笑,知道自己说了一句十分外行的话,于是立即说:“晚辈对军事一无所知,若是说错了,两位前辈千万莫笑。”

“你来钓鱼城,本就不是来率军打仗的,”安世通说,“王坚将军、张珏将军、冉守孝将军都是不世出的将领,又何苦让你千里之外巴巴地赶来。”

冉璞指着右边又指向了左边,耐心地对鲜于刘光说:“不过粗浅的军事,还是得让你明白。流光,我问你,两军打仗,最重要的是什么?”

“攻城拔寨,或者招降。”鲜于刘光想了想说。

冉璞摇头:“不对。”

鲜于刘光一开口就错,不敢再说。

“人要吃饭,士兵也一样。”冉璞说,“如今蒙古霸道,大宋羸弱,不是某个军队不敌,而是双方的国力相差悬殊。”

鲜于刘光想了想,立即就明白了道理:“知道了,蒙古大军数万人进攻大宋,无论打到哪里,都需要后方的粮草支援。不然打了也是白搭,士兵没饭吃了,就只能跑回去。”

“总算是明白一点了。”冉璞说,“前几十年,蒙古大军多次进攻蜀地,钓鱼城也与之交战了多次。没有一次,是因为我们在战场上大获全胜,让蒙古败退。而是蒙古军队深入到蜀地纵深太远,我们蜀中八柱一直坚守,让他们无法接应补给,只能撤兵。”

“因此这一次,”鲜于刘光说,“蒙哥汗亲自率兵,就是要把蜀中的八个城池,一个一个地占据,以保障他们的后续援军和粮草支援。”

“不错。”冉璞说,“因此钓鱼城的城池,是他们绝对不可绕过的关卡。你看钓鱼城的地形狭窄,嘉陵江左右环绕,我们士兵在陆地调度迅速,蒙古军队一旦进入这个河道,就首尾都不能相顾。他们一鼓作气朝着下游去了,后续的粮草和援军,却无论如何都无法通过这里。他们走得越远,就败得越快,想回来,也会被我们堵住。”

“所以,蒙哥汗这次是一定要攻下钓鱼城了。”鲜于刘光点头,“他们军中有极高明的谋士,就是蒙哥汗自己,也已经把攻打蜀地的计划都想明白了。”

“他想得明白,我们也想得明白,”安世通说,“而你的师父黄裳,还有我的师父观尘子,在一百多年前,更是看得清清楚楚。”

“蒙古大军不仅军马强盛,还有高强术士无算。”鲜于刘光说,“钓鱼城防守打仗,要靠王坚、张珏将军,但是对付那些术士,就需要阴阳四辩骷髅道场。”

“对,”冉璞说,“你的责任重大,绝不弱于王坚和张珏。”

安世通又缓慢地说:“钓鱼城的城防调度,和内部的机关,这些都着落在王坚和张珏身上,率领水军的是冉守孝,他们怎么打,流光你不用操心,但是打什么地方,在什么时候出击,在什么时候守卫什么方位,需要你提前告知。”

鲜于刘光说:“我一个不懂军务的,怎么能够担当这个重任。”

“你自己再想想。”

鲜于刘光想了一会子说:“明白了,蒙古军队中的汪德臣和董文蔚,是跟王坚、张珏一样的将领。但是史驱、董文炳等人跟我一样是术士出身,他们既然到了军中,就要计算攻打钓鱼城的时间和方位。而我承担的责任,就是与史驱和董文炳,相互计算对方的计划。”

冉璞和安世通同时点头微笑。

“可以开始了。”安世通说。

冉璞朝着阁楼方向招呼了一声。

阁楼内,两个军士抬着一个檀木箱子,走了过来,然后退去。箱子上了锁,冉璞掏出钥匙,把锁打开。

木箱内还有一个箱子,冉璞不用钥匙了,用手中的佩剑把小木箱劈开,一个卷轴散落出来。

鲜于刘光拿起卷轴,跪下来,慢慢把卷轴拉开。看见卷轴上画着繁复的建筑图案,图案一分为二,一黑一红,建筑中各种巧妙机关,一时之间也无法看得明白。

安世通慢慢地伸出胳膊。在月光的照射下,从手腕到手肘,发出了绿色的冥光。鲜于刘光看见,一连串的符号显现在安世通的胳膊上。

这些符号,鲜于刘光看懂了,这是水分的算筹。只是比自己学习的水分更加的复杂,很多变化,已经超出了鲜于刘光脑力的穷尽。

“这个水分我无法计算,”鲜于刘光说,“我需要一个六龙刻漏……不,需要一个九龙刻漏。可是九龙刻漏,可是一直在汴梁皇室……”

“你的祖父是鲜于枢,”冉璞说,“是大宋的司天监,因此你是知道的。”

鲜于刘光说:“靖康之难,金国攻破了都城,掳走了徽钦二帝和所有皇族宫室,这个九龙刻漏,再也没有下落。”

冉璞笑了一下,对着鲜于刘光说:“你看看你身后是什么?”

鲜于刘光回头,刚才那两个军士已经站到了飞舄楼的阁楼门旁,两人各自摇晃一侧的机括。

阁楼顶端一个巨大的物事缓缓降下来。

鲜于刘光飞奔到阁楼内,看见整个物事,是一件青铜器。主体是一个一丈高、两尺粗细的铜柱,铜柱上从上至下,回旋下来九个龙头,每个龙头下方都有一个金盏。整个青铜铜柱已经布满了灰尘,锈迹斑驳,不知道藏匿了多久。

鲜于刘光抚摸着青铜铜柱,看了九个龙头好长时间,然后回到了冉璞身前。

鲜于刘光惊喜地说:“就是这个九龙刻漏。没想到,师父算无遗策,竟然提前把它送到了钓鱼城。”

安世通摇头:“这个九龙刻漏,能在这里,还真的不是黄裳老先生的布置,而是冉怀镜老前辈的功劳。”

鲜于刘光看向了冉璞。冉璞微微点头。

安世通说:“冉怀镜老前辈在上终南山与黄裳先生论剑之前,杀了一个藏地花教的高手。因为花教高手重伤了周侗,他本意是心中愧疚,还给诡道一个人情。没想到的是,这个花教高手在京兆,竟然是要押运一个宝物去往西域。”

“晚辈明白了,”鲜于刘光说,“在靖康之难后,金国只顾着抢夺宫内的金银珠宝,却把九龙刻漏这个笨重的物事留下了。花教的高手看见了,就要拖到西域,没想到偏偏遇到了冉怀镜前辈。”

安世通说:“冉怀镜前辈,不仅法术高强,做事还是很有耐心的。他一边背着我,一边想办法蒙混过了京兆的金国士兵。在进入金牛道之前,我们被金国的一股散兵阻拦,于是他把我放在刻漏上,一人杀了四十余金兵,却留下了十几人的性命。那些活下来的金国士兵没见过如此刚勇凌厉的术士,只能乖乖地听从冉怀镜前辈,把刻漏千辛万苦地带到了钓鱼城。”

冉璞说:“那十几个金兵,没来过蜀地天府之国,就在合川住下了。现在钓鱼城内,有上百士兵,就是他们的后代。”

鲜于刘光听了安世通和冉璞说了这些往事,但仍旧是被面前的这个刻漏吸引住。浑然不知冉璞和安世通之后在交谈什么,而是不断地去仔细查看刻漏上的每一个纹路。

(未完待续)

为好作品点个在看 

↓↓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