坤鹏论:为什么叫戏剧主义?戏剧主义的五元模式是什么?
只要是人参与的事,中心都是人,都会有人性纠缠其中,自然很多事都有着共同的特点、规律等,互相能够打比喻也就好理解了。
——坤鹏论
一、伯克学术生涯的第三阶段
从1968年伯克为《社会科学百科全书》撰写戏剧主义最终也是最完整的词条释义时,也标志着他进入到了自己学术生涯的第三阶段——继续发展和完善期。
一个理论什么时候才是成熟完善呢?
坤鹏论认为,首先,它需要统一,也就是一个核心贯穿始终,并从头到尾自圆其说;其次,可以解释尽可能多的现实;再次,甚至可以跨界适用,跨界越多说明理论越伟大,比如:热力学的熵、物理的量子力学等,这就是所谓的大道至简,殊途同归。
而第三阶段的伯克在理论体系已臻大成,他本人也达到了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境界。
无论是修辞学、哲学、社会学,还是文艺批评等各领域他都取得了卓越成就。
此时的他自称为“词人”(word man),由此,我们也应该明白:
第一,伯克的戏剧主义是关于语言名词的理论;
第二,透过名词对人类行为关系进行探究;
第三,语言在他学术生涯中的地位何其重要,统领全局;
第四,他一生对语言奥秘的孜孜以求。
二、为什么选择戏剧隐喻自己的理论?
为什么伯克会选择戏剧作为其理论的隐喻?
首先,人们早已接受了人生如戏的说法。
从莎士比亚的“整个世界是一个舞台”到伯克的“整个人类行为是戏剧”,而诸如世界是个大舞台、历史舞台、政治舞台之类等惯用语句,都说明人们已经习以为常了大戏剧观念,这样自然也就更容易获得人们的共鸣。
好的隐喻就是那种只说一个词便能打动人心,让人自己主动浮想联翩的,认同感超强的,这才更易被理解和接受,从而可以更有效地劝说、传播和影响。
其次,伯克所处的时代,是人类信息技术开始快速发展的时代,特别是他理论初成到成熟的阶段,电影、电视媒体更是如火如荼,不管是置身电影院,还是电视机前,“人生如戏,戏如人生”的感受前所未有的强烈。
再次,伯克指出,以语言符号为中介来观察和认识世界,与通过戏剧舞台获得对人生的观察和认识,并没有本质区别。
他认为,人类社会是由各种等级秩序组成的,如同一个金字塔。
对物质欲望和道德伦理的追求驱使着人们节节攀升却永不满足,永远这山望着那山高,好高骛远,没有时要有,有了后还要更有,永无止境。
这样的人性造成人们毕生都在寻求、建立属于自己的等级秩序。
这就好比在一出戏剧中,每个角色都在努力寻找自己的位置,而寻找位置的途径就是言行举止,亦即修辞。
同时,人们这种永远达不到自己心中登峰造极之势的缺憾,为人生这出戏剧提供了不竭的动力。
还记得坤鹏论在《我们在黏滞中超越 最终成为生活的猎物》中所介绍的萨特所说的人之超越性吗?
几乎每位存在主义哲学家都以超越为其重要概念。
也就是,人,必须要不断超越,不停歇地超越当下的我,这样才能成为更好的自己。
萨特认为,只有不停地填充虚无,才能超越,才不会变成自在的存在——变成物,才是自为的存在——才是人。
“人始终处在自身之外,人靠把自己投出并消失在自身之外而使人存在,另一方面,人是靠追求超越的目的才得以存在。”
他还直接表示,“一个存在主义者永远不会把人当作目的,因为人仍旧在形成中。”
其言外之意是,生命不息,超越不止;人,一直在成为人的路上前行……
伯克从戏剧的角度也阐述了相同的意思:每一个休止意味着新的开始。
他的休止有两个维度,既可以表示等级秩序的终端,又可指对等级秩序的超越。
在这个象征铺陈的世界里,修辞也总是因此得益。
伯克指出,人都是使用象征的修辞动物,为了各自的“美好生活”在不同的场景中扮演着不同角色,同时也伴随着不同的动机。
也就是说,所有人类社会政治的等级秩序都是由语言造成的,人类一切行为及关系都是戏剧。
这个观点就蕴涵在伯克戏剧主义的格言之中——“由语言所引发,通过语言运作,超越语言”——“人活在语言之中”。
因此,他的戏剧主义旨在考察人的戏剧是如何因语言引起,如何由语言复杂化,如何在语言中运作,如何在语言中消解,又如何最终影响社会关系,以及社会关系如何反过来影响到个体。
这不禁让坤鹏论又想起了萨特所说的自欺,我们绝大部分时候在扮演社会安排给我们的角色,而非真实的自己,但是我们却自欺地让自己认为,那些角色就是自己。
强烈建议大家去看看:
同时,伯克的戏剧主义还揭示了人类社会中各种等级中的非语言、语言、元语言之间的因果关系。
在关系方面,伯克与尼采的观点相似,尼采认为,“人类关系的总和,这些关系通过诗歌,修辞被加强了,得以变化了,被装饰了,经过在一个民族中长时间使用被固定了,规约化了,并具有约束力了。”
尼采揭露语言作为一个虚伪的,强大的工具,伪装成真理,继而生成整个道德体系。
最后,因为戏剧被用来比喻人生由来已久,其主要元素早已失去了原有的隐喻特征,成为了通用词汇,比如:表演act一词更常用于表达行动。
其实往深一些思考,为什么我们可以在生活中找到那么多比喻?并且还都那么恰如其分,绝妙匹配呢?
往大了说,但凡生命体,都有着很多相似性,而且它们最本质的部分都是尼采所说的权力意志——生命力本能地扩张意愿,权力意志=生命意志=实现自我,所以很大程度可以以此喻彼,一点都不牵强突兀。
往小了讲,只要是人参与的事,中心都是人,都会有人性纠缠其中,自然很多事都有着共同的特点、规律等,互相能够打比喻也就好理解了。
坤鹏论坚信,人事有规律,但无周期。
人性决定了规律,正如马克·吐温所说:历史不会重复,但会押韵。
押韵的意思就是有一定韵律、规律,人类历史的跌宕起伏,荡气回肠,关键就是人性。
为什么说无周期呢?
周期往往指,多长多长时间会如何如何,明显这是确定性的说法,与这个世界概率的本质是违背的。
如果历史处处都是周期,历史也就沉闷至极,人一出生就知道了一生的所有结局,人类早就被闷死了。
三、戏剧五元模式
确定以戏剧作为自己整个理论的结构隐喻后,伯克继而对辞屏进行了戏剧化拆解。
他借用了戏剧分析中五个必不可少的关键名词来构成辞屏,并将其命名为戏剧五元模式。
五元的意思是五个基本元素,它们分别是:
表演(act)
场景(scene)
演员(agent)
道具(agency)
目的(purpose)
于是,这就形成了伯克的戏剧主义理论模式,用来理解和阐述人类话语和修辞活动。
不过,需要大家注意的是,这五个元素中,并不全是戏剧专业名词,有些甚至从来就没有和戏剧沾过边。
比如:用来表达演员和道具的agent和agency,其本意分别为行事者和手段(或工具)。
所以,这五个核心词汇虽然被称为构成完整戏剧的基本元素,但是,换到实际生活这个大舞台后,它们指称的是一切基于话语的社会互动中不可或缺的基本构成成分:
表演:泛指一切伯克所定义的行为,即在一定目的的驱动下已经完成或正在做的事情;通用意义:行为。
场景:涵盖了所有与行为或事件的背景、氛围相关的概念,包括:情势、语境、事态等;通用意义:情势。
演员:指一般意义上的行事者或施事者;通用意义:行事者。
道具:泛指行事者为达到目的而采用的一切手段、策略或资源;通用意义:手段。
目的:与一般意义的目的相同,通用意义:目的。
为了便于理解伯克如何应用戏剧五元模式分析话语实践,坤鹏论建议直接用它们的通用意义,也就是:行动、情势、行事者、手段和目的。
正是通过将辞屏拆解为五个元素,从而也将语言行为轻松而清晰地划分为:
何事(act)、何处(scene)、何人(agent)、如何( agency)和为何(purpose)。
有没有一种学生时代写作文的套路感?
——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什么人物、干了什么、为什么这么干。
当然,老师还会要求我们写上什么感受(心情)。
从这五个元素,我们基本可以体会到伯克戏剧主义的要点:
第一,戏剧主义是一种分析方式,戏剧五要素和戏剧情节(冲突)是这一方法的集中体现。
第二,伯克在其《动机语法》中提出,要将五个元素视为“五位一体”,在修辞分析中需要通过分析它们之间的关系,而动机会在这样的分析中得以显现。
正如尼采所说的:“从这个窗户向外看,或从那个窗户看,我们从不同的窗户看,目的在于全面地掌握窗外的风景。”
相对来说,伯克不仅要从不同窗户看,还要将窗户们的所见放到一起去看、去分析。
第三,名词簇:行动、情势、行事者、手段和目的被视为分析任何事物的五重视点,也就是五扇窗户。
第四,名词链:愧疚(guilt)、牺牲(victimage)、拯救(redemption)等可以再现戏剧性冲突,即人类在等级系统中对完美的不懈追求。
在这里伯克借用了宗教术语来描述戏剧冲突:人生而有罪,因而怀有愧疚感(guilt),需要通过自我戒忍(mortification)和寻找替罪羊(scapegoat)以获得拯救(redemption),于是也就有了牺牲品(victimage)。
第五,运用以上这样的研究方法,伯克希望能够“发现人类组织并维护我们所赖以生存的秩序时使用符号和符号群的动机意义 ”。
本文由“坤鹏论”原创,未经同意谢绝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