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策》里的智慧(12)重实务,弃虚名
我国历史上一直对道德完人是偏执的,总是尽可能的为名人揽尽英明。所以,当莫须有的罪名被提出来时,上至高官首辅,下至黎民百姓总要为世人所唾骂。不看重其所取得的功绩,只是单纯的从道德制高点对其批判挞伐。发展到明朝末年,东林党党争之下,动辄批判政敌小节有亏,大节不全。经常逼得首辅引咎辞职,从而越来越越多的能臣干吏离开权力中心,一些无能鼠辈,满口仁义道德之人却占据高位,最终亡国亡君。那么今天,我们一起来看看,战国时期面对道德指责,姚贾是如何反击的。
【原文】四国为一,将以攻秦。秦王召群臣宾客六十人而问焉,曰:'四国为一,将以图秦,寡人屈于内,而百姓靡于外,为之奈何?'群臣莫对。姚贾对曰:'贾愿出使四国,必绝其谋,而安其兵。'乃资车百乘,金千斤,衣以其衣,冠带以其剑。姚贾辞行,绝其谋,止其兵,与之为交以报秦。秦王大悦。贾封千户,以为上卿。
韩非知之,曰:'贾以珍珠重宝,南使荆、吴,北使燕、出问三年,四国之交未必合也,而珍珠重宝尽于内。是贾以王之权,国之宝,外自交于诸侯,愿王察之。且梁监门子,尝盗于梁,臣于赵而逐。取世监门子,梁之大盗,赵之逐臣,与同知社稷之计,非所以厉群臣也。'
王召姚贾而问曰:'吾闻子以寡人财交于诸侯,有诸?'对曰:'有。'王曰:'有何面目复见寡人?'对曰:'曾参孝其亲,天下愿以为子;子胥忠于君,天下愿以为臣;贞女工巧,天下愿以为妃;今贾忠王而王不知也。贾不归四国,尚焉之?使贾不忠于君,四国之王尚焉用贾之身?桀听谗而诛其良将,纣闻谗而杀其忠臣,至身死国亡。今王听谗则无忠臣矣。'
王曰:'子监门子,梁之大盗,赵之逐臣。'姚贾曰:'太公望,齐之逐夫,朝歌之废屠,子良之逐臣,棘津之雠不庸,文工用之而王。管仲,其鄙人之贾人也,南阳之弊幽,鲁之免囚,桓公用之而伯。百里奚,虞之乞人,传卖以立革之皮,穆公相之而朝西戎。文公用中山盗,而胜于城濮。此四士者,皆有诟丑,大诽于天下,明主用之,知其可与立功。使若卞随、务光、申屠狄,人主岂得其用哉!故明主不取其污,不听其非,察其为己用。故可以存社稷者,虽有外诽者不听;虽有高世之名,而无咫尺之功者不赏。是以群臣莫敢以虚愿望于上。'
秦王曰:'然。'乃可复使姚贾而诛韩非。
【译文】燕、赵、吴、楚四国结成联盟,准备攻打秦国,秦王召集大臣和宾客共六十多人商议对策。秦王问道:'当下四国联合攻秦,而我国正当财力衰竭、战事失利之时,应该如何对敌?'大臣们不知怎样回答。这时姚贾站出来自告奋勇说:'臣愿意为大王出使四国,一定破坏他们的阴谋,阻止战事的发生。'秦王很赞赏他的胆识和勇敢,便拨给他战车百辆,黄金千斤,并让他穿戴起自已的衣冠,佩上自己的宝剑。于是姚贾辞别秦王,遍访四国。姚贾此行,不但达到了制止四国攻秦的战略,而且还与四国建立了友好的外交关系。秦王十分高兴,马上封给他1000户城邑,并任命他为上卿。
秦臣韩非指责姚贾说:'姚贾拿着珍珠重宝,出使荆、吴、燕、代等地,长达三年,这些地方的国家未必真心实意和秦国结盟,而本国国库中的珍宝却已散尽。这实际上是姚贾借大王的权势,用秦国的珍宝,私自结交诸侯,希望大王明察。更何况姚贾不过是魏都大梁一个守门人的儿子,曾在魏国作过盗贼,虽然在赵国作过官,后来却被驱逐出境,这样一个看门人的儿子、魏国的盗贼、赵国的逐臣,让他参与国家大事,不是勉励群臣的办法!'
于是秦王召来姚贾问道:'寡人听说你用秦国的珍宝结交诸侯,可有此事?'姚贾坦承无讳:'有。'秦王变了脸色说道:'那么你还有什么面目再与寡人相见?'姚贾回答说:'昔日曾参孝顺父母,天下人都希望有这样的儿子;伍胥尽忠报主,天下诸侯都愿以之为臣;贞女擅长女工,天下男人都愿以之为妻。而臣效忠于大王,大王却不知道,臣不把财宝送给那四个国家,还能让他们归服谁呢?大王再想,假如臣不忠于王,四国之君凭什么信任臣呢?夏桀听信谗言杀了良将关龙逢,纣王听信谗言杀了忠臣比干,以至于身死国亡。如今大王听信谗言,就不会再有忠臣为国出力了。'
秦王又说道:'寡人听说你是看门人之子、魏之盗贼、赵之逐臣。'姚贾仍是不卑不亢:'姜太公是一个被老婆赶出家门的齐人,在朝歌时连肉都卖不出去的无用的屠户,也是被子良驱逐的家臣,他在棘津时卖劳力都无人雇用。但文王慧眼独具,以之为辅佐,最终建立王业。管仲不过是齐国边邑的商贩,在南阳穷困潦倒,在鲁国时曾被囚禁,齐桓公任用他就建立了霸业。百里奚当初不过是虞国一个乞丐,身价只有五张羊皮,可是秦穆公任用他为相后竟能无敌于西戎,还有,过去晋文公倚仗中山国的盗贼,却能在城濮之战中获胜。这些人,出身无不卑贱,身负恶名,甚至为人所不齿,而明主加以重用,是因为知道他们能为国家建立不朽的功勋。假如人人都像卞随、务光、申屠狄(古代隐士)那样,又有谁能为国效命呢?所以英明的君主不会计较臣子的过失,不听信别人的谗言,只考察他们能否为已所用。所以能够安邦定国的明君,不听信外面的毁谤,不封赏空有清高之名、没有尺寸之功的人。这样一来,所有为臣的不就不敢用虚名希求于国君了。'
秦王叹服:'爱卿说的在理。'于是仍让姚贾出使列国而责罚了韩非。
从这个故事中,我们可以看到现在公司里经常发生的一幕:面对难题,每个人都不敢上前。此时,突然有一个人勇担大任,并且出色的完成了任务。于是便会有些人以各种以冠冕堂皇的理由对此人大肆攻讦,最终目的就是将此人所立功勋完全抹杀。而这样做的理由,往往是掩盖住自己无能的事实,以及缺乏担当的掩饰。对于这种攻击,姚贾首先挑明了此次出使各国三年,所花费金钱并非是为了自己结交私人情谊,而是为了秦国走出困境。其次,又通过姜太公等人的例子,说明出身与少年时的错误并不是否定一个人的根本。真正评判一个人的标准应该是看他能否安邦定国,能否为国君所用,有所作为。更进一步的指出,完全只看虚名的国君当不了明君,只爱惜自身羽毛的人也做不成国之柱石。这是对尚虚名轻能力的最大鞭挞。
一个公司或者企业,想要获得长久的发展动力,必须奖励勇于担当,敢于向前的能人。但是对于挑三拣四,对别人工作指手画脚却毫无建言可说的人大家批判甚至辞退,这样才能保证整个公司氛围积极向上,营造正能量,向道德绑架者说'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