狄树强丨古庙油坊
豫西一带的丘陵地区,棉花丰量。棉絮可以纺线织布供应穿衣,还能做成棉衣棉被防寒御暖。棉花籽也是宝贝,可以压榨成香喷喷的食用油。改期开放后,人们的物资生活得到了极大的丰富,食用油也由过去一年一户二三斤油,突增到每户每年三四十斤。用油量大增,应运而生就出现了许多小型简易榨油坊,村里荒废的古庙,就被当作榨油坊了。
不知道什么时候建的一座佛爷庙里。由于破四旧,大殿里空空荡荡,四周的窗子被砖头封的严严实实,里边作为仓库使用。东头坐东朝西的三间大殿里,靠东北角盘了一个南北走向的大灶,上面放一口特大号铁锅,我们统称“杀猪锅”,用来蒸棉花籽。大殿中央有一个大木桩,深埋地下,地上部分大概有一米左右,跟前放置一些铁圈子和直径略小于铁圈的铁皮。大锅西边地上铺了三四米左右的方木台,主要是用来堆放蒸好的棉花籽。再往南边就是一台当时最先进的液压榨油机,电闸一开咚、咚、咚作响,然后就看到从地底下冒出一大截子锃明瓦亮的铁柱子,边上有一个大铁箱,在放松的时候能听到水流的声音。小时候对此种装置设备饶有兴趣,一直在猜想:“地底下是什么样子?难道是水井?这个大柱子是怎么上来的?我站在边上会不会掉下去?”一个个疑问闪现在脑海里,也不敢胡问。
榨油一般会在农闲的时候开始,一直到过年的时候才能结束。按照前来榨油的次序,先把棉花籽在石磨子上磨碎,然后再放到大锅里蒸,篦子是用宽木条做的放在锅上,一锅大概一百多斤就差不多了。一个小时左右把蒸好的棉花籽拋出来,再继续进行下一锅。同时开始装“盘”了,所谓盘子就是底下放上一张铁皮,然后再放两个铁圈在上边,里边装满棉花籽再放到榨油机台上,一次最多可以装十八盘。往榨油机上装的时候需要先装上几盘,然后开动机器让台子上升压紧棉花籽盘后,再放下来,几次往返之后装完一锅棉花籽才开始正式榨油。
时间不长,黄色的油细细一股,顺着棉花籽盘外边缓缓流下来,经过过滤直接流在油桶里了,这个时候我们喜欢地待在油坊门口,叔叔伯伯们会用一个碗接上半碗油,放到火炉子上给大家炸油馍片吃,大家期待了大半年的希望,伴随着热油香味,机器咚咚咚声以及吃馍片发出的声音,脸上流露出甜美的喜悦,哗哗的流油声,是农家日子富足滋润的美好。出油时间刚好够下一锅装盘开始,油出的实在是没有东西流下来就开始最后一道工序“卸油饼”。
用一把扁头的撬杠起开第一盘棉籽饼,留下铁皮后两手抓着往大木桩上磕一下,就下来一道铁圈,再抬起来顺着手劲翻转成背面,另外一个铁圈顺势下来套在木桩上,只剩下一张棉籽饼整齐的堆放在一起,直到所有工序结束,就开始下一家开始了。
压榨出的油被收集入油桶,剩余棉花籽壳被压制成大大饼子,由于棉籽饼里的油没有出干净,所以我们会把这个东西称之为“麻糁”(音),作为精饲料,主要是用来犒劳辛苦一年任劳任怨的老牛。棉花全身都是宝,棉花、棉花籽,麻糁,被完全利用。
古庙油坊,见证了农村社会的发展,从刚解放农民缺少食用油,到联产承包后农家食用油富足,“日子油和面(农家俗语:比喻日子富裕,和面不用水,而是用油)”;到如今,人们在品种繁多食用油里挑选,要绿色有机保健的……
作 者 简 介
狄树强,男,70后,河南省灵宝市人;中国著名行走散文作家联盟成员、《行参菩提》签约作家。喜爱文学,爱好旅游;五年的军旅生涯使我成熟起来,在部队期间广播小说《白鹿原》《最后一个匈奴》《穆斯林的葬礼》等等陪伴着我度过了人生最美好的时光,让我更加迷恋上了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