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园结义对民间社会的开创性贡献
《易经》乾卦《文言传》云:“同声相应,同气相求,水流湿,火就燥……本乎天者亲上,本乎地者亲下,则各从其类也。”
意思是说,声音振动频率相同,会产生共鸣;人品气质相同,会互相吸引;水流向低湿的地方,火升往高燥的地方;原本来自天的趋向上方,原本来自地的趋向下方。天地万物都从自身的特点出发,依从与自身特点相同的种类。
换成俗话就是“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人类有人际交往的需要和需求,人是社会上的人,人具有社会性。
德国哲学家卡尔·马克思说:“不是人的存在决定人的活动,而是人的活动决定了人的存在。”
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不能离开各类人际关系而独立生存。
中华传统文化将人的社会性归纳为五种最基本的人际关系:父子、君臣、夫妇、兄弟、朋友。此即为“五伦”,五伦关系是建立中华伦理道德思想的基础。
夫妇是人伦之始,有夫妇然后有父子,有父子然后有兄弟,这种以家庭血缘关系或婚姻关系为纽带,建立了孝悌人伦的基础。
孝悌人伦向社会自然扩展为社会伦理,孝道的延伸为上下级、君臣关系的忠,悌道的延伸为平级、朋友关系的义。
朋友关系是五伦关系中覆盖面最广、结构最不稳固的一种关系。
桃园结义将朋友关系加以稳固,以结义的形式将朋友关系由陌生的非血缘关系,塑造成足以媲美家庭血缘关系的新型兄弟情义,对民间社会的结构稳固具有开创性的贡献。
桃园结义的故事在中华大地上薪火相传、薪火相传,有其深厚的文化内涵,也有其现实的社会基础。
古时的中国是典型的农耕社会,“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的定居农业对古老的中华文明性格形成起到了决定性的影响。
伴随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人口的膨胀,很多人不再依存于起居有定、耕作有时的农耕生活,开始游走四方,或长途贩运,贸易经商,或游历讲学,推广主张,在政治经济高度发达的都市大邑,在交通四通八达的要塞港口,一个个移民社会、游民社会由此诞生。
陌生的无血缘关系的独立个体,聚集在三教九流杂然相处的社会大环境里,难免会意识到独木难支的脆弱和无力,寻找其他个体的扶持和帮助,组建成更具凝聚力的稳固团体,成为移民、游民赖以生存、抱团取暖、共进共荣的现实保障。
桃园结义的故事情节、精神内涵,暗合了移民、游民社会的精神需求,自唐宋开始,关公开始成为民间社会共同推崇的精神领袖,桃园结义精神受到中国民间社会的尊崇和效仿,并约定俗成地确立了以“道义”为最高准则的社会规则和道德规范。
桃园结义对移民、游民社会的单独个体团结一致,对内增强自身的抵御力,对外增加强劲的竞争力,有着现实上的需要性,也有思想上的需要性。
以父子兄弟血缘关系为主体的,垂直型的家族宗族礼教体系,强调礼法;以君臣组织关系为主体的,金字塔型的统治阶层管理体系,强调法治;以松散个体非血缘关系为主体的,平面型的移民、游民社会生活形态,强调道义。
桃园结义的形式、结构,不仅维系着人际之间凝心聚力、精诚团结、祸福与共的精神纽带,还在民间社会充当着稳定社会秩序的道义的天平。
无论是儒家士人所强调的重义轻利、见利思义的义利观念,还是行商坐贾所推崇的以义取利、义利并举的商业道德,甚或是普通民众所遵循的君子有所为、有所不为的行为准则,都能从刘关张桃园结义的文化传承、思想提炼、精神内涵中,找到可资借鉴、引导、指正的价值标杆。
桃园结义故事跨越千年,至今仍对民间社会的民风习俗、行为习惯产生巨大的影响,这是发自中华民族内心深处的文化认同、思想认同、情感认同,只有这种认同才是桃园结义精神经久不衰、千古传颂的根本决定力量。
作者:关公文化彭允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