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恩师解读大迫杰成长之路 对比赛「不能容忍丝毫疏忽」

在东京奥运会获得马拉松第六名后,前日本纪录保持者大迫杰(Suguru Osako)选择了退役。众所周知,大迫杰在大学毕业后短暂加入实业团,2015年,带着成为顶尖选手的目标只身前往美国,这是一条不同于大多数日本选手的特立独行的道路。
大迫杰究竟是怎样的一种存在?日本媒体在他退役后采访了其在早稻田大学时期的恩师、现担任住友电工教练的渡边康幸(Yasuyuki Watanabe),试图解读大迫杰的成长之路。

大迫杰在东京奥运会上获得马拉松第六名

完全发挥百分之百力量的选择
东京奥运会马拉松比赛在札幌的封闭路线上进行。比赛当天天气闷热,早上7点鸣枪的比赛如预想的一样,在中期一度形成大集团,缓慢的向前推进。大迫杰就跟在大集团后方。
25公里过后,最终取得奥运会两连冠的埃鲁德·基普乔格(Eliud Kipchoge)将开始领跑;30公里的补给点过后,他将一骑绝尘而去。基普乔格身后的追赶集团有六人组成。大迫杰与他们保持着距离,处在第8位顽强的向终点奔去。35公里后,他开始反超前面的选手,最终以第六名完成了比赛。
渡边康幸:因为是最后一场比赛,很多人期待着能争夺奖牌,期待着能以接近铜牌的成绩去跑,但正如比赛后他本人所说的那样,现实中是以获得前八名为目标的。我觉得这非常冷静。
因为相比于其他任何日本选手,大迫杰选手包括训练与比赛在内都是与世界顶尖选手进行交流的,在真正意义上对真实的对手有所了解。正因为如此,我觉得并不是“以获得奖牌为目标”,而是一边观察比赛的进程一边百分之百的发挥自己的力量。结果,在看上去胜负未卜的30公里过后,没有贸然的做出跟进第二集团的判断,最终获得了第六名。
我也听到了这样的看法:如果在30公里后就跟上的话,名次会不会更进一步?但是,我认为,如果只是跟着2:03-2:04水平的选手的话,是可以跟上的,但没有通过全部的42.195公里发挥力量。像个无所畏惧的人一样跟随大部队,最终排在第二、三十名,“过程很好”的故事对他来说应该不会成为美谈。正因为没有出现大的崩溃,所以他本人也断言“拿出了百分百的力量”。也就是说,这次获得第六名的成绩,直接体现了他自身的实力。
如果以世界顶尖的标准来评价大迫杰选手的话,可以说还没有足够的力量去抗衡基普乔格之外的第二集团。在首马获得波士顿第三名(2017年)后,即使是创下日本纪录的2020年东京马拉松也没有拿到冠军。与基普乔格在这样的大舞台上直接决一胜负也是首次。
期待只是我们自己的一厢情愿,现实中世界领先水平更是遥不可及。在这个层面,如果考虑到大迫杰经过不懈努力也只能在奥运会上获得第六名,那么今后,我想日本人很难轻易在奥运会马拉松比赛中获得奖牌。
东京奥运会马拉松比赛,也是大迫杰的告别战

只有不断磨炼自己才能做出决断

大迫杰宣布将奥运会马拉松比赛作为自己职业生涯的最后一战,是在比赛前的11天,也就是奥运会田径比赛开始前一天的7月29日。虽然声明发表的很突然,但是在这样重大的决定中,应该只有他本人才能明白的部分。大迫杰为什么选择东京奥运会作为职业生涯的分水岭?
渡边康幸:我觉得大迫杰选手做了一个很有魄力的决定。年轻时候通过场地赛打磨速度,25岁以后开始转向马拉松,但给人的印象是在大学毕业后真正意识到要在世界上立足的这八年是一闪而过的。从大迫杰选手的角度来说,正因为在这期间做了所有的事情,用尽了一切办法,所以才想把东京奥运会作为集大成之作,以确切的形式留存下来。我想他是怀有那样的心情的。
也有人会想,既然拼到了这里,希望他能以3年后的巴黎奥运会为目标,那时他不也才33岁吗。我自己也有想在多看看他继续参赛的想法。只是,本人不是才是最了解现状和能力的吗?
超过30岁以后未必还能像以前一样成长。我想,在此之前,每年都刻苦训练认真面对比赛的日子,有着超乎想象的严峻。后面我会说到,据我所知,大迫杰选手对待比赛的态度比任何人都严格。正是因为把自己逼到了极致,才会以东京奥运会为目标吧。
另外,这次只是延期了一年,势力版图就发生了变化。遗憾的是,通过一战定胜负的MGC(2019年9月进行的东京奥运会日本马拉松选拔赛)产生的男女选手都没有在很好的状态下参加比赛,2月,大迫杰所保持的日本纪录也被铃木健吾(Kengo Suzuki)刷新了。再过三年,也会涌现出新的年轻选手。我想他也考虑到了这个层面上的严峻。
这是我的个人看法,在他的概念里,可能是觉得风光不再的退役不好看吧。就像他已经在推进的培养年轻的精英选手的项目一样,我想他也有想以好的结局收场的想法,以便在后职业生涯中也能发挥影响力。
2010年,大迫杰作为大一新生在上尾半马以1:01:47夺冠,创下日本U20纪录,直至去年才被三浦龙司(Ryuji Miura)在箱根预选赛以1:01:41打破
从职业运动员到马拉松
高中时活跃于名校长野佐久长圣高中的大迫杰得到渡边康幸的邀请,进入早稻田大学,不仅仅是驿传赛事,还优先考虑场地赛。通过四年的指导,渡边教练为大迫杰创造了放眼世界的契机。学生时代的大迫杰以速度型选手崭露头角,大三时参加2012年日本锦标赛10000米的比赛,28:18.53获得第二名,距离伦敦奥运会一步之遥。大学毕业后,在日清食品度过一年,大迫杰在2015年只身赴美,成为职业运动员。
渡边康幸:大迫杰从大学开始就是对自己要求很高的选手。同时对于比赛和他人的要求也很严格,即使对前辈选手也是如此。恐怕是不能容忍对比赛有丝毫的疏忽吧。但也不要误会,在比赛之外的方面,他是个很会照顾别人的人。泾渭分明,我觉得至今也没有变化。
总之,他是个一直抱持着变强的想法的选手。大学毕业后头一年,在实业团参加驿传赛事的同时往返于美国,考虑到这样无助于变强,转而踏入专业的领域。我想他是怀着不成功就不回来的态度只身赴美的。我认为其他选手也可以有这样的意志,但实际上很难付诸行动。这就是大迫杰的强项。
在美国职业队如果不能保持成绩,很快就会被开除。几乎所有人都在有比自己水平更高的选手的情况下拼命挣扎生存下来。我想在这个过程中,与遇到了现在也执教他的皮特·朱利安(Pete Julian)教练,建立了相互信赖的关系的帮助也很大。
2016年,赴美的第二个赛季,大迫杰在日本锦标赛上获得5000米(13:37.13)和10000米(28:07.44)双冠,参加了里约奥运会。但是在里约,他在5000米止步预赛(13:31.45),10000米获得第17名(27:51.94)。据说到那个时候,他还没有考虑过马拉松。
渡边康幸:从学生时期我就觉得他作为场地赛选手能入选日本代表队,要说能否达到世界级的水平,我还没有想过。此外,我们并没有预料到他此后会参加马拉松。
我想大概是受到里约奥运会结果的影响,出现了什么契机。当时他所属的耐克俄勒冈项目的顶尖选手如莫·法拉(Mo Farah)、盖伦·鲁普(Galen Rupp)也都在转向马拉松。
我自己没有想过大迫杰会跑马拉松。因为他的风格是(步幅较大的)跳跃式奔跑,因此很多人都认为他很难参加马拉松。
因此,当2017年在波士顿突然要挑战马拉松时,他自己好像也说过:“渡边教练会很惊讶吧。”
但是,在崎岖多坡的波士顿,他获得了第三名。他本人在比赛后也表示“自己有马拉松的适应性”这样的评论,后半程没有崩盘。名次和过程都应该让他变得很有自信了。此后,不管怎样,“跑马拉松的大迫杰”的印象就固定下来了。
他的跑姿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不再用膝盖发力摆腿。我不知道这是有意的还是自然为之,但每次看到他变强的样子,想比别人跑得更快,这种坚定的信心,包括眼神,都和以前一样没有改变。
2020年,大迫杰2:05:29获得东京马拉松第四名,第二次创下日本纪录
对日本田径的影响
开辟新的道路,留下足够有说服力的实际成绩退出一线,他自身对日本田径有什么影响呢?
渡边康幸:大迫杰的脚步无疑给很多年轻选手灌输了要在世界范围内竞争的强烈意识。现在学生界给人留下的印象是,从入学开始,在进行驿传比赛的同时,一边规划未来的个人目标一边致力于竞技的选手越来越多。这对于指导者也是一样的,不围着那些向世界振翅高飞的选手转,不为他们创造成长的环境,就将无法生存下去。我觉得在以世界为基准考量未来之时,这是非常好的倾向。
日本的体系是从大学驿传到实业团,很多选手一边参加驿传一边跑马拉松,以这样的一条路线成为日本代表。但如果脱离了这个路线,就会被攻击,被认为吃不上饭,这也是事实。在这样的风潮中,大迫杰和川内优辉(Yuki Kawauchi)通过贯彻自己独特的风格,开辟了新的路径。除了传统的路径以外,是不是也可以有变强的办法呢?带来这样的想法也是他们的功绩之一。
如果由他自己主导的培养年轻的顶级选手的独立项目,能够摸索出一条与日本田协的合作、相辅相成的道路的话,今后不就会有更进一步的发展了吗?
大迫杰所拥有的技术诀窍,也是日本田径界的一大财富。从23岁到28岁成长最快的阶段,将自己置身于严酷的环境中,一直走到了现在。虽然受到了一部分日本业内人士和媒体的批判,但仍不断收获结果。带着大家都不得不承认的实绩进入后职业生涯时期,对他自己品牌的确认也很有帮助。
不过,我觉得他无论在哪个方面都变得更强了。

本文为「哎呦好慢」编译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