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经历过大孤独、大绝望的人,才是我辈中人,才能读懂《风声》

#富书读书会#

初识《风声》,是在2009年的冬季。那时,它是一部根据麦家的同名小说改编的国产谍战剧。是浩瀚的国产电影中的一片小小的浪花,我也只是如同观看其他电影一样看完了它。总体觉得拍得还不错,居然还有国产电影中难得一见的大尺度镜头。

再听《风声》,却已经是十年后了。那是在罗振宇的《时间的朋友》2019-2020跨年演讲中。罗老师讲到一个词“做事的人”,他用“做事的人”形容那些不置身事外,躬身入局,确实解决实质问题的人。而后又觉得这个词有点不到位,便又引入了一个新词“我辈中人”。这个“我辈中人”便出自《风声》。它被得到大学的教研长蔡钰老师深刻记忆了十年。蔡老师对《风声》的电影情节并不记忆犹新,但对剧中的这样一句台词却是铭记于心。这句台词是:“只因民族已到存亡之际,我辈只能奋不顾身,挽救于万一。”

也正是这句“我辈中人”让我重新认识了《风声》,在感慨于作者和编剧的奇妙构思的同时,也更加震撼于“我辈中人”的民族大义、视死如归。

最近,我喜得纸质书版《风声》,忙捧于手中研读。在细细品味书中故事的同时,总觉时光飞逝,欲罢不能。本书虽已数次再版,却依然广受读者青睐,甚至还引起了网络上的一波有关于人生意义的大讨论。譬如:当代年轻人为什么要读《风声》?

1

麦家,《风声》的作者。1964年生于富阳。著有《解密》《暗算》《风声》《人生海海》等长篇小说。其中,《暗算》获得2008年第七届茅盾文学奖,《解密》被英国《经济学人》杂志评为“全球年度十佳小说”,而《风声》是作者的代表作之一,曾获《人民文学》杂志优秀长篇小说奖,根据小说改编的同名电影,也获得了诸多国内外大奖,掀起了中国当代谍战影视狂潮。

作者本人,也是继鲁迅、钱钟书、张爱玲后首位入选英国“企鹅经典文库”的当代作家。

本书的创作缘起于《暗算》之后,上海的一位大学教授潘先生特意找到了作者,谈起其父早年也是类似于《暗算》中的“捕风者”,在那个动荡的年代与敌人斗智斗勇的故事,其真实经历比《暗算》还要精彩,由此引发了作者的创作冲动,据此他便创作了小说《风声》。

在《风声》中,作者着重刻画了人物的精神信仰,把那种不存于日常生活中的意识形态上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让人物的精神信仰更加具备人性味,而不是虚幻的、形而上的。

小说将环境特设于一个类似于封闭的密室中,让身处其中的人各自为战。在残酷的生存竞争中,人人自危,为求自保而互相陷害、互相猜疑。上演了一场捕捉与逃逸的智力游戏。从而给读者带来一种欲罢不能的阅读体验。

作者把谍报这种读者并不陌生的题材与人物塑造完美结合了起来,把人物内心的精神信仰作为写作重点。小说具备了谍报悬疑密室推理等类型小说的一切特征,也具备了主旋律的意识形态。书中塑造了李宁玉这样一个人物,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李宁玉是一个有着极强谍报业务能力,又有着分析和控制对手的心理能力。作者在塑造这个人物的时候,除了让读者为人物坚守理想信念所做的各种手段吸引,也让读者为人物为坚持信仰而献身的精神所感动。

《风声》既表现了类型小说的共性,又融合了题材的异性,使得作品在人物塑造、题材样式、主题观点上都有着独到的新意。

《风声》是一部非常值得阅读的小说。也正如该书的封面上写的一样:经历过大孤独、大绝望的人,会懂得《风声》给你的大坚韧和大智慧。

2

中国作协副主席阎晶明对《风声》的评价是:《风声》是部尖锐的小说,吸纳着发自骨髓的精气,也散发着血腥的味道,有正义与恐惧相伴的惊悚,也有智慧与胆魄相融的力量。这是一部写法干净利落,意味丰蕴绵长的小说。《风声》里有历史,这是一种带着正义力量和民族气节的正史,但历史是在故事出口处方才被人醒目看到,是小说在最后时刻的主题笼罩者。小说里有智力的搏杀,这是小说故事的入口和通道,也是人物较量最致命的武器。可以说,小说故事沿着智力搏杀一路前行,斗智斗勇始终吸引人的眼球,打到最后,方才知道这不是一场江湖拼争,不是一次争夺“密宗”的炫技表演,而是整个民族斗争中的一部分,它同样是枪林弹雨,硝烟弥漫,不过常人看不到,因此鲜为人知。

网络上有很多关于“当代年轻人为什么要读《风声》?”的讨论,基本都是认为在这个商业时代,个人主义喧嚣盛行,年轻人的心态浮躁易变,读一读《风声》,可以让年轻人回到历史的深处,去思考我们的民族历史从何而来,可以洗一洗身上的戾气,去思考我们国家的未来。我也很赞同这个观点。这样一本有着民族气节,充满正能量的小说,是当代年轻人都应该仔细品读的经典。

如今的时代,社会经济飞速发展,各种信息充斥着我们的生活。一些媒体和传播平台在很大的程度上成为了“没有历史”的幕后推手,使得年轻人无法分辨何为民族正义,何为历史使命,在日渐颓废中消耗着自己的生命。

而这样一本《风声》,读过之后,能让我们客观且真实地看到那段历史,也能让我们看见在中国的历史长河里,那些为民族复兴、为祖国强大而献出生命的无数无名英雄,更能让我们将自身的发展和民族的崛起、国家的振兴紧密结合在一起。

所以,读《风声》,就是品读历史,就是接受民族危机感的洗礼,就是在年轻人心中植入“我辈中人”的使命感。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