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届行参菩提散文奖参赛作品】谈善念/刘少勇

心存善念,慈悲为怀。当善的意念悬挂在心灵的天空,心也变得柔和。用善念来取代戾气,抵御邪气,让自己成为一名品方端庄秉性纯良的君子。这是个自我拉锯斗争,不断反省的检讨过程。

人,是混合体,狂躁和宁静,贪婪和单薄,坦诚和虚伪,爱和恨,欢喜和忧郁,焦虑和舒畅,如影随形,关键理性压制住放纵,感性擀平了波澜,良知和人性束缚住放荡的兽性。大多数人,展现出阳光道德的正面,维系了秩序。而这一切的力量,源于善,钳住随时可能逃出笼子里的恶魔。

人,有时候干了坏事,并没意思到它的丑陋和错误,反而自以为在拯救别人,体现自己的博爱和责任,这才是最悲哀的。当其他人善于提醒,他却一副被冤屈误会的模样,卖嘴皮狡辩,并且一意孤行,为所谓他的主义和信仰而高歌猛进。正如,杀掉一个士兵,有的会强调自己为正义而战,自豪地毙了一名敌人,其实质,还是屠夫刽子手,无论理由多么崇高,自圆其说,不过是暴力赤裸的罪,画上遮羞的人体彩绘。谁,被赋予了剥夺他人生命的权利?没有!生命,是大自然母亲的馈赠,唯一的主人,是自然地正常地死亡。

因为生命是神圣的,不可侵犯的,我们要善待每一个生命。所以,每个人,均要善待自己,慈悲他人。而非刻薄作践自己,欺凌践踏别人。用善之光耀,驱逐恶之诱惑。

有善念,自然需善行,无论大小,都是值得敬佩的。三国的蜀国国王刘备说,不以恶小而为之,不以善小而不为。这句话翻译过来,就是不要因为很小的坏事,就去干;不要因为太微末的好事,就不去做。有人提倡日行一善,其实,行善,随缘,无须布置功课。譬如,在路上见到一枚小螺钉,顺便捡起来,放在可回收的垃圾桶里。以免它扎破过往的车胎,或戳伤行人的脚。公司地上一片废纸屑,顺手拾起。这些均是有素质的细微善举,无足轻重,却是在修行。

当然,行善积德,也是有原则和底线。不能让道德和同情绑架善,以善的名义做苟且龌龊之事,这样变膄的伪善,是践踏人性的光辉。例如,网传沸沸扬扬的罗一事件,以女儿患病发起募捐,最后被披露,该主角有三套房,一辆轿车,并非赤贫弱势家庭。包括个别高举善的名义,实行洗脑教育的信仰。都值得警惕和远离。

行善,不是为沽名钓誉,不能晃动善的旗子,招揽钱财美色。行善,不是打扮成雷锋的模样,在镜头前高调地派钞票,给自己封赏个“首善”的桂冠。行善,不是揭开凄惨的伤疤,大肆展览悲情,舆情鼓动,强派或狎裹大家去捐助,而让众志成城的善义尘封在仓库里,积压成老鼠的食量,蛀虫的温床。行善,是春雨滋养干渴的大地,润物细无声的到位,尊敬被救助者,而非倨傲地施舍。行善,是漆黑荒漠里的一扇透亮的窗户,给艰难跋涉者以光明的鼓舞和慰藉。不是加披在施予者圣人般的光环。我们在行善中,必须剪辑掉诸多附带的目的,单纯以大爱的名,施洗关怀之实,带着虔诚和谦卑,为自己和众生,播撒最真的美。

对丑恶的冷酷和鞭挞,对善良的向往和践行,会贯穿在人类的历史,也浸透在个人的成长里。当群体摇摆在善恶不明的乾坤,社会就会礼崩乐坏地动荡。当个人是非不分,游走在灰色地带,黑白雨露共沾时,自己便会堕落和贪婪。所以,清心寡欲的善念,是社会和个人的净化,最值得推崇环保型的信念。

有担当的善,是太阳光照耀万物的博大。纯洁的善,是沐浴月光的温馨抚慰。人,时刻抱执善念,做一名也许平凡,却有温度的好人。

作 者 简 介

刘少勇,70后,原籍湖北,定居珠海,财经专家,国家人社部高级创新人才高级培训班学员。出版畅销长篇小说《圈钱》、《创始人》。获得中国邮政银行创业先锋二等奖;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征文奖;中国文化基金会特等奖,香山文学奖;中山文艺精品奖等。被《南方都市报》评为特区建设30年优秀代表人物。《作品》杂志特约评论家。中国小说学会/诗歌学会会员,广东省作协会员。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