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光明丨王不留行

在我们村,说起王不留行,不管年轻的,还是年老的,都会轻蔑地咧咧嘴,嘻哈上一阵子。有时,他们还拿着王不留行相互取乐。甚至,为了谁的爹长的像王不留行而直祖宗骂亲娘。但是,要说王不留行是花儿的一种,别说年轻的,就是上了年岁数的,也没几个人知道。

王不留行是花儿,还是祖母告诉我的。她说它与麦子一起生长,但比麦子出生的要晚。麦子高出了一大截儿,它才从土里钻出个粉绿色的头来。不过,王不留行是个急性子,它从地里钻出来就疯长,似是要与麦子比肩。比肩?这可是村里人最为厌恶的事儿。比如说,前邻新盖的房子比自家的地基高出了一麻线,后舍的滴水檐多出了一扁指,这都是前邻后舍不能容忍的。因有了这样的心态,在村里,谁家也不敢冒出个尖儿来。包括日子。所以,他们看到疯长的王不留行,气就不打一处来有仇似的薅得薅,拔得拨,非要斩草除根……不过,他们又很轻松,说闲着也是闲着,薅回家去正好省下一瓢子棒子面。至于谁又爬了寡妇家的墙头,没有人问,也没有人说。倒是王不留行记忆好,蹲在朝阳寺墙根下晒太阳的时候,说村西头的那个寡妇,还没改嫁。

是野花的王不留行,一年一生,一年一长,没有年轮。年轮都让祖母刻下了。尽管祖母刻下的年轮,是零乱的、破碎的,没有条理,也没有完整,就像那口她视为宝贝的破砂锅,若不是扒上了一道道铜的、铁的、银的锔子,恐怕早已泥菩萨摔跤——散了架。虽然祖母的年轮零乱、破碎,纹理却刻满了悲悯的、善良与慈和,以至于每年,她都像是下了最大决心似的,瞅着王不留行疯长,瞅着王不留行与麦子比肩、结籽儿。而麦子炸了芒儿,人家开始拨麦子了,她老人家却像没事人儿一样,携个柳条大篮子,捋起了王不留行的籽壳……她说,麦子是粮食,王不留行的黑籽也是粮食。不信?不信就问问后院的王不留行他娘!

王不留行他娘死的早,我没见过。但知道他这一辈子,就进了两次城。第一次是去二大马路相亲。听人说,准丈母娘很是相中这个准女婿,吃饭时给他炸了一盘元宵。他见这玩意儿圆不溜丢、黄不冷瞪的,不知是啥,趁着准丈人筛酒的工夫,拿起一个就塞进了嘴。结果是,一桌子的好酒好菜,他一口也没吃,而回到村里把他的准丈母娘骂了个昏天暗地。至于第二次他为了何事去的县西巷,村里人没几个知道的。但他从城里一回来,立刻惊动了全村。

原来,他进城看到卖冰糕的,很是稀罕,便花了三分钱买了一只。一尝,甜不拉及、凉渖儿渖儿的,很是好吃,于是摸出一毛钱,一下子买了三只,说是带回去让三个娃儿也尝尝鲜。天热,他怕冰糕化了,便脱下身上的汗衫,包了个里三层外三层,没想到回到家打开一看,只见冰糕纸不见了冰糕,忽然想起进村时狗蛋抢过他的篮子,于是乎跑到大街上,跳着脚地把狗蛋的八辈子祖宗骂了个遍,一下子惊动了全村人。

别看王不留行人长的不咋的,但很是有福。他娶得那个城里的瘸腿媳妇,虽然分不清7、8、9,但五年给他生了三个娃儿。只是生下娃儿来以后好几天,奶子还是瘪瘪的。祖母听说后,抓了一把王不留行的籽,放进她那只破砂锅,添上水熬了一罐子药给他家送去。祖母说:穿山甲,王不留,大闺女喝了奶水都顺着肚子往下流,何况刚生完孩子的女人?是真是假,我没体验过。反正我的祖母是这样说的。

后来,祖母去世了,我也离开了老家。但每年过麦,母亲也像祖母那样,收些王不留行的籽。她说执不住谁家的媳妇就能用上。但一年过后,这东西没有用场。两年以后,还是没有用场。于是,母亲就用丝线把它串成了手链、窗帘、门帘,黑黝黝的,还透着通体的泽光,煞是好看!

再后来,我查对祖母的话。《本草纲目》上说,它“上可通利血脉而通乳汁、消痈,下能通利血脉而通经”,具有“活血通乳,利水通淋”之功效。所以,李时珍说它的功效极佳,“虽有王命不能留其行”,故而称之为“王不留行”。

(本文发表于《济南日报》2015.11.10)

作 者 简 介

郭光明,男,山东济南人,系山东省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散文家协会会员、济南市作协全委会委员、济南市历城区作协副主席。著有《心灵隽语》、《一窖浓郁的陈年美酒》、《郭光明散文选》等作品集。





投稿信箱:289341034@qq.com

版权联系:jgy328(微信)

(0)

相关推荐

  • 【今日荐读】带娃儿日记/马 达

    一 今天突然发现 家门口附近的644路公交车 直通北京大学西门 不由得一阵窃喜,心里在想 娃儿长大了如考上这所大学 周末回家会很方便 晚饭时我说出这个新发现 想不到竟引起家人好一顿笑 我知道,她们肯定 ...

  • 又是一个丰收年

    又是一个丰收年.一望无际的麦浪正由青变黄,沉甸甸的麦穗在和风中摇曳,尽显着美丽祥和的丰收气息. 有大型收割机的农户已开始安装.调试机器,准备过两天在农田里一展风采. 现在的麦收也简单,一个户的麦子都用 ...

  • 从不巴结、不逢迎,不肯受人恩惠的东晋武昌(鄂州)名士郭翻

    郭翻字长翔,武昌人也.伯父讷,广州刺史.父察,安城太守.翻少有志操,辞州郡辟及贤良之举.家于临川,不交世事,惟以渔钓射猎为娱.居贫无业,欲垦荒田,先立表题,经年无主,然后乃作.稻将熟,有认之者,悉推与 ...

  • 宁儿心语之麦田金黄

    山里的朋友说:满眼苍翠,感受到了山强大的生命力:城市里的朋友说:骄阳似火,感受到拥挤的压抑度更紧凑了:还有一个朋友说:高考,比在考场的孩子还紧张的心跳:农村一个朋友突然给我发来一条语音说:麦田金黄,感 ...

  • 【今日荐读】写在六.一:返老还童有新解/马 达

    一直以为返老还童是神话 自从带上眼前的娃儿, 感觉这事儿并不在话下 近在咫尺,看得见摸得着 不信,您就听我拉个呱-- 某一天,天上突然掉下一个娃儿 如同地上钻出的一棵嫩芽 眼看着她一天天长出息 眼瞅着 ...

  • 794期A || 郑玉容:冰糕/张海英诵读

    美丽诗文 | 精品连播 | 美丽杂谈 | 艺术空间 | 经典时刻 美丽小语: 经济的飞速发展,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巨变,似乎一切都掩盖在了物质极大丰富的充裕之下,然而在一些被我们忽视的角落里,似乎还在上 ...

  • 拾麦子

    地里的麦子熟了,要收割了.到了开镰的那一天,社员们都到地里去割麦子,顶着烈日,冒着酷暑,抡着镰刀,一镰一镰地割,简直是挥汗如雨. 我们小学生也不闲着,那时我们要放麦假,主要任务就是拾麦子." ...

  • 郭光明丨远房老叔

    远房老叔其实不远也不老,按辈分还没出"五服",按年龄他今年也就刚满六十.而我之所以称他为老叔,是因为他的脑子里只有一根"筋",一根不接受新生事物.只认死理的&q ...

  • 郭光明丨雨游丹崖,身心如仙

    在烟台等车,天,下着雨.及至蓬莱,天,还下着雨. 恼人的雨,不停地下着,却丝毫没有影响我的兴致.下了汽车,撑开雨伞,就随如织的游客,踏上青石甬路,急急赶往神秘的丹崖山. 天蒙蒙,雨也蒙蒙.蒙蒙的天,压 ...

  • 郭光明丨雨中莲

    我本俗人一个,难以挣脱为名忙.为利忙的漩涡,故而难得有那么一天的时间,走出名利,走进风光迤逦的田园. 然而,一个偶然的机会,细雨中我途经济南市历城区在有着"万亩荷花园"之称的遥墙, ...

  • 郭光明丨有缘东莞观音山

    去秋,正雨,夜宿东莞樟木头. 一夜无话.清早推窗,珠江携来的雨,挟着伶仃洋的鱼腥,裹着东方明珠的繁华和"小香港"的喧嚣,一下子扑在我的脸上,绵绵的有些潮热,不似北方的雨那么清爽,让 ...

  • 郭光明丨野 菊

    闲来无事,漫步郊外.昔日境幽叠翠的原野,已是落英成堆的枯黄,而在这落英成堆的枯黄中,竟盛开着一株怒放的野菊,给荒郊旷野点缀上了一丝淡雅的春装.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

  • 郭光明丨药乡秋行散记

    一 出生于济南,工作在历城,休闲之余,喜欢游山玩水,寻古探幽,因而我曾在九如山,听过瀑布的轰鸣:曾在金牛山,听过鸟儿清脆的啼鸣:也曾在华不注山的峰顶,寻找过残留的那一丝历史云烟--但是,药乡,只是听说 ...

  • 郭光明丨药王山,撑起了东阿半边天

    第一次踏进东阿境地时,诗国帝王.鱼山梵呗.仓颉庙堂.苫山古居以及浓荫遮日的林子.林子里的喜鹊窝,都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铭刻在我的心,挥之不去,以至于让我一而再.再而三地又来东阿,为这方土地优良的生态环 ...

  • 郭光明丨养马岛走马

    一 想必是远古水多,故而处处汪洋,要不然身处中原的仓颉,何以见鸟爪兽蹄而触发他的灵感,把鸟儿迁徙时作中途停留休息的水中山头称作"岛"呢? 有了这样的概念,我从济南坐上高铁,朝着大海 ...

  • 郭光明丨阳春三月荠菜香

    当和煦的春风浮起自由的风筝,春天的脚步离我渐渐而近的时候,我换上一身休闲的春装,走进三月的田野.而我,走进三月的田野既不为勃发的春杨,也不为澎湃的绿柳,只为采撷野地里的荠菜香. 翻开植物辞典,彩色的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