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论.第234条
136、阳明病,脉迟,汗出多,微恶寒者,表未解也。可发汗,宜桂枝汤。(见《伤寒论》.第234条)。
作者:蒋远东
阳明病本来是个脉大,胃家实,法当多汗的病。脉迟是血管里面的荣气和营血较卫气流动速度慢,《辨脉法》讲,正常情况下的脉速,一呼一息,四至五次,一息三至,谓之迟也。这个迟是血虚、血弱、血中有寒,第95条讲:太阳病,发热汗出者,此为荣弱卫强,故使汗出,欲救邪风者,宜桂枝汤。
《太阳病上篇》第12条讲: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这其中的阴弱即是血弱。《辨脉法》第13条讲:脉浮而数,浮为风,数为虚,风为热,虚为寒,浮虚相搏,则洒淅恶寒也。《辨脉法》第23条讲:寸口脉弱而迟,迟者营中寒;营为血,血寒则发热,气微者,心内饥,饥而虚满,不能食也。由此可见,太阳病的脉迟是血虚、血弱、血中有寒;因其在阳明病中,阳明脉迟当发热,故本【按】讲:“汗出多”之下,当有“发热”二字。
《太阳病上篇》第12条讲: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这其中的阴即是血;本阳明脉迟,迟是血液流动的速度慢,慢即是迟,同样可以用桂枝汤发汗。因为,桂枝汤中的桂枝可以温通血液;芍药可以补血虚。
恶寒太阳病的外证,微恶寒是阳明病的表证;阳明病的表证是相对阳明里证讲的;阳明里证是阳明腑病。本条文的表未解是阳明经证不解,即是太阳转属阳明后,阳明病的表未解。
太阳主表,阳明主里,主表者寒在皮肤而恶寒,主里者寒在肌肤、微恶寒。证虽不同,但病因是一样的,都是血虚、血弱、血中有寒,可以用发汗的方法来温通血液,把血液中的寒,或者说肌肤中的寒通过皮毛撵出体外,所以本条文讲:可发汗,宜桂枝汤。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