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这座城曾堪比南京,繁华超越安庆两条街,合肥在它面前抬不起头,却被孙殿英一把火烧了18天,从此没落...
亳州这座城市,大概除了美酒和曹操,并没有什么让别人记住的名片。这对于一个至今3600多年的城市来说,多少有一些悲哀。
这个城市的没落,不是因为历史,而是因为民国一个臭名昭著的盗墓贼——挖了乾隆和慈禧陵墓的“东陵大盗”孙殿英。
一把火烧了3天,城市人口骤减数万人,从此,亳州毁了。
公元前16世纪,商汤在此建都;春秋时诸侯陈国的都城;三国曹操的中兴之地,也是魏朝的陪都;更在公元7世纪,成为唐代十望州府之一;元末小明王韩林儿在此称帝,国号大宋。
这个民国时期安徽的商业重镇,又占据中原之利,曾被称为“小南京”,繁华超过首府安庆时,合肥还只是一个小县城。
但时过境迁,仿若徽州改名黄山一样,似乎被历史遗忘了她的繁华。
亳州被毁前有多繁华?
据苏家仪先生回忆说:“涡河停泊有大小帆船数千只,绵延十里;傍晚北关外各色电灯坊高达七八米,争奇斗艳,夜市通宵达旦,歌舞升平;大观楼里日日大戏连台,还可放映最时髦的无声电影。殷商富户,尽情享乐,胜似“苏杭天堂”。”
这繁华之感,不由地让人想到南京和她的秦淮河。而亳州的涡河,正是被称为“小秦淮河”。
以南京为模版,可想而知,当时的亳州是何等模样。
自古商业重镇的繁华,离不开交通的便利,亳州亦是如此:
亳州有涡河航运便利,惠济河上连开封,下则通淮入江,连接南北。
陆路交通上,以中州为门户,东南控淮,西北接豫。从亳州到京城、天津、安庆、阜阳、归德、开封之间都有水陆交通。
优越的地理条件和便捷的交通吸引着众多外地客商来亳州经商,《亳州志 风俗》中记载:亳州经商土著者十之一二,其余皆客户。
因为商业的繁荣,乾隆时期就有:三十六条街、七十二条巷的说法。在之后,更是一步步地扩大市区面积。
因为四处客商云集,亳州的商业会馆云集:山陕会馆、湖广会馆、徽商会馆、金陵会馆、浙人会馆、福建会馆、药商会馆、染商会馆......
这一方面显示了商人队伍的庞大、商业辐射区域的广泛,更显出了以前亳州的商业规模和商业实力。
商业的发展和繁荣离不开金融,在孙殿英祸亳前,亳州就有32所钱庄。繁华并非徒有其表。
但这一切都在孙殿英的一场大火后消失了。
孙殿英为何祸亳?
毋庸置疑,孙殿英匪军攻陷亳州,就是近代亳州由盛而衰的转折。
据说在那一夜里,亳州城里有数不清的女人自杀,夏侯巷有一户,全家妇女投了砂礓坑,大宅门李家一个媳妇被匪兵劫去,途中挣脱,奔入路边一所焚烧着的房子,抱着廊柱不出来,悲号着亲人孩儿,化为焦炭。
孙殿英的军队原本就是毒枭恶匪,抄家绑票、拷打逼款,无所不用其极,整整二十四日,亳州城大火不熄,黄淮名楼大观楼烧了;荣记电灯厂烧了;老砖街的糖纸店,烧融的糖水流到街面上,通路凝成晶莹的“琉璃”板……
满城财货为之一空,未及逃出城的三万人中,死难者高达六分之一。
对亳州历史稍微了解的都知道姜桂题,曾经他的毅军如土匪一般,但姜桂题对自己的家乡终究有几分爱护之心。
孙殿英是河南永城人,发迹之前就在毅军,对亳州的繁华了如指掌。他自己掌军更是贩卖鸦片烟土,亳州是他的重要商业地。
民国早期,陇海线还未开通, 流经亳州的涡河为南北交通的要道。
亳州物产丰富盛产白芍、 白麻、桑皮、黄豆等经济作物,加之大宗的鸦片烟土贸易,因此 商贾云集, 市面繁荣, 为皖北首屈一指的商业重镇。
1925年,中原混乱之际,当时驻防亳州的是原安武军倪嗣冲部的第五旅,旅长华毓庵也正想扩充自己的势力,与其他地方小军阀争夺地盘。
垂涎于亳州繁华的孙殿英无意知道这一信息,便与之密谋,准备洗劫亳州城,挣一笔大钱。
就是这小人之谋,却导致了亳州城的毁灭。
亳州是皖北坚城啊,怎么一下就陷落了呢?
亳州姜公馆的师爷戴万仞管理来往文书,说曾见过毅军继任统领米振标写来的书信,称从毅军叛出的孙殿英匪部有劫掠亳州的企图。
但当时亳州官绅不信,认为亳州有华毓庵第五旅驻防,城坚财广,高枕无忧,故战守全无准备。
事后才知,华毓庵早与孙部暗通了,乡绅李大瞎既送军火又带路,本地毒枭白小猪(白仿泰)、汤云龙、呲牙雕(陈益斋)原是孙殿英的结义兄弟,呼呵百余人乐为内应,城防二团长张拱臣另有图谋,遇敌不战,默契地从北关让开道路。
兵与匪,似有分工,孙匪抢城内,官军抢北关。
他们不仅抢劫各店铺的细软货物, 还纵火焚烧,妄图销毁罪证。他们强迫民船装载抢来的赃物, 运往蚌埠,准备事后分赃。
兵匪洗劫之后的亳州城一片狼藉,大户人家的箱银柜被土匪砸开后扔得满街都是匪兵们强迫银匠替他们把抢来的银圆熔铸成大银块。
土匪们身着抢来的衣服,腰间缠银块,拉着马匹每匹马背上垫上四五床绸缎绣花被褥,招摇过市。
洗劫了整整18天。
为了毁灭罪证,于是乎一夜大火,亳州沦于数千乌合匪军以及监守自盗的官军之手。
从此,亳州从此再也不复往日。
“以人物带动人文,用文章传递文化”,徽脸文化,致力于发扬安徽文化,宣传安徽人物。为徽文化代言,打造安徽文化第一微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