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梁和下梁---《读苏东坡传有感》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因为喜爱苏东坡的词,而喜爱了苏东坡,总想对他了解得更多一点。
苏东坡,唐宋八大家之一,且看看他和宋代期中另五位的关系吧,苏洵,是他老爸,苏辙,是他亲弟,欧阳修是他老师,王安石是他政敌,曾巩是他好友,他简直就是众星拱月,一代文学领袖光耀星空。而他的宦海生涯上至三公下至百姓,断涯似的起起落落更增添他命运的传奇色彩,饱经忧患依然写出“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荡气回肠的诗句。让你感受到他浩浩情怀。
然而仅从他的作品中了解,总觉得支离破碎,不够鲜活。偶然有幸接触了林语堂《苏东坡传》,便有种大快朵颐的兴奋。
与其说《苏东坡传》是一本人物传记,不如说是宋代的一本百科全书,书中涉及:政治(以王安石变法为主),经济,民俗,宗教,文化等人民生活的方方面面,他既不为谁唱赞歌,也不把谁压在五指山下,基本秉笔直书,又极富文学艺术之美感,让你在如游览清明上河的轻松中,了解宋代从帝王到贫民各个阶层人们的生活,随着苏子社会活动的时间线索,不断在你眼前展开各种不同的画卷。
细细品读《苏东坡传》,若从苏轼幼年时受到的家庭教育看,便觉得成就日后光芒万丈的苏大学士有了充分的条件。
纵观苏东坡少年时期,他生在书香门第,资质过人,饱读诗书,而慈母贤良淑德,对他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形成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书中记载,母亲曾在他幼年时就引导他读后汉书,当读到《范滂传》,其中有如下故事:
范滂为官,公正廉明,他嫉恶如仇,肃了一大批贪官,所治理之地风清气正。建宁二年,宦官当政,朝廷大肆诛杀钩党之人。诏书下达,紧急缉捕范滂等人。负责捉拿范滂的官员大哭,不忍,范滂听说这件事后,主动投案,朋友宁可丢官 ,打算护送他远走高飞,他说:“我死了灾祸就可以平息了,怎么敢因为我的罪名连累您,又使得我的老母流离他乡呢!”范母前来和滂诀别,范滂告诉母亲:“有弟弟仲博孝敬您就够了,我跟随先父去黄泉,是死得其所。只是希望母亲大人割舍这难以割舍的恩情,不要再增添悲伤了。”他的母亲说:“你现在能够与李膺、杜密齐名,死也无遗憾了!已有好名声,再求长寿,可兼得吗?”滂下跪受教,拜了两拜辞别母亲就义。
小小的苏轼深受触动,问母亲,长大后,自己如果做了范滂那样的选择,母亲会反对吗?母亲则回答,你做范滂,我为什么不能成为范滂的母亲呢?苏母的回答给予儿子的选择以肯定,在幼小的心灵种下坚持正义的种子。
苏母心怀慈善,严格警告他和侍女们,不许捕捉鸟雀,后来鸟雀在他们家院子里矮树上筑巢,来去自由。
想想我们的生活中,总会因为会飞的鸟拥有美丽的羽毛或动听的叫声就会把它们囚在笼子里,据为己有;会游的鱼因为拥有美丽的磷片或优美的姿态而收在鱼缸中,据为己有。苏母却用“不强迫”的方法自然而然的和鸟儿们和平相处了,谁又能说他们没有拥有那些鸟儿们呢?
苏东坡喜爱自然,我想和母亲的影响是分不开的吧?
苏东坡的父亲苏老泉为人正直,抱朴守拙,在教育儿子方面,除要求儿子熟读经典外,他很注重德行的培养,要求他们追求纯粹雅正文风,拒绝华美靡丽、辞藻堆砌无实质内容的文章。
他在儿子们进京赶考前,就先给苏轼和苏辙完婚,因为他清楚孩子们的实力,而在京城,科举中第的学子们,都是富家和高官的千金们争嫁的对象。老泉则不想攀龙附凤,使孩子们因此被动逐流。
掩卷深思,也许恰恰是这样的家庭教育,让苏轼的天真率性得到了很好的保护,此后一生都不曾有变,也让他成为一个胜不骄败不馁,居庙堂之高而忧其民,处江湖之远而忧其君的王佐之才。
许我一寸光阴,还您深度宁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