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冉雪峰:治咳九大名方】
冉老认为咳嗽总的病机为气逆、肺痹、膈郁、中滞、络塞。针对咳嗽这一病机,冉老提出其治疗应当“开上痹,敛浮越,畅中气”及 “畅经隧”。外感咳嗽者,兼用治疗感冒之“清解其外,清疏其内,内外两和”。以下是冉老常用方剂。
冉雪峰止咳丸
半夏一两,乌梅四两,牡蛎、百合、代赭石各一两。
制法:乌梅煎浓汁,半夏、牡蛎、百合、代赭石研细末,将汁拌入末内,法丸如梧子大。
服法:每服二钱或三钱,白饮下,日二服或三服。外入止咳剂,多从“止”字方面着力,其药 多用收涩之品。故本方力求简单,用半夏之降、百合之敛、乌梅之收、牡蛎代赭石之镇摄,亦从“止”字方面着力。
射干麻黄汤
气阻于上,固宜散;气搏于上,又何宜过散,故用麻黄之辛散,即用射干之苦降。射干功同升麻,能降能升,有弛缓咽喉黏膜及肺支气管痉挛收缩作用,麻黄亦有此功能,一方面既可抑制,一方面又可促助,二药合用,以疗肺气上搏, 咽喉不利。古人治咳,多姜辛五味并用,姜以宣之,辛以通之,五味以敛之,一往一来,一阖一闭,反复涤濯剔除。紫菀、款冬为疗肺正药,加半夏则引全方诸药,作用于内,虽似外疏,却是内疏。
厚朴麻黄汤
较之射干麻黄汤,清肺降逆之功较大。一用生姜,一用干姜,不无几微分辨。生姜之宣,可助细辛之通,干姜之守,可助五味之敛。
越婢加半夏汤
婢当作脾。今肺失通调,不能洒陈五脏,而脾又不输阴津而输浊热,上冲上激,致咳剧变喘,迫成肺胀。方制草姜枣和中安中,奠定中土。石膏引麻黄作用于内,由阴出阳,直越脾气而上之,所以谓之越脾。肺气通调,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故越婢汤可疗水气。本方着重在加半夏:不加半夏则为治恶风 之身肿,加半夏乃为治上气之肺胀。半夏降逆安胃,草姜枣得半夏则和中功力更 大,麻黄、石膏得半夏则外发趋势更戢。不重用麻黄,脾不能越;不加半夏,不 能变治外为治内。
麦门冬汤
本方麦冬独用七升,超全方药量数倍,盖麦冬不宁,沃燥增液,能疗胃络脉绝,续绝伤,荣枯起朽,以滋培肺脏阴精生化之源。参草枣米,即是协助此以成 功。虚则补其母,此可与小建中相似,均是从化源处着力,为一阳一阴之对峙。此方于大队甘润之中加半夏一味,以降其逆而下其气,痰饮门纳半夏以去其水, 此并纳半夏以戢其火,颇为巧妙。
葶苈大枣泻肺汤
肺气郁,非辛弗泄,葶苈味苦而辛,又与气寒化合,芳香、滑润、消炎、 散结、宣窍。真葶苈味大苦,故用大枣甘以缓之。大枣先煮不久煮,均饶意义。治肺痈,治肺痿。
《千金》苇茎汤
苇茎凉而不滞,清而能透,稀释酷厉,缓和毒素;佐薏苡仁,则清而兼调;佐瓜瓣,则清而兼泄;而薏苡仁、瓜瓣,又均具除湿消肿作用,相得益彰。加桃 仁,则由血已化之脓,或脓中已败之血,均可一扫而清。
苓甘五味姜辛半夏汤
五味协苓桂,只能降冲,而五味协姜辛,乃能疗咳。半夏本不去水,协茯苓,则去水力大,协五味姜辛,则疗咳力大,故曰为正治痰饮咳嗽之方也。
苓甘五味加姜辛半夏杏仁汤
小青龙条倚息不得卧,水气郁于里,而用麻黄。本条其人形肿,水气现于 表,而反不用麻黄。盖外实可用麻黄,内实亦可用麻黄,若外假实而内真虚,则 决不用麻黄。逆而用之,必动冲气,或痹且厥,不宁麻黄动冲,即姜辛温宣,亦 可撩动冲低再发。此本方所以不用麻黄之温散,而用杏仁之苦敛也。杏仁可促助麻黄,杏仁亦可监制麻黄,杏仁并可代替麻黄。用麻黄是求通肺气,用杏仁亦是 求通肺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