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呼吁青年创业,名校毕业生宁愿当工人当保姆

在官媒的宣传下,自主创业,把命运紧握在自己手中,已成不少年轻大学生自觉的选择。

而另一则消息:大中小企业冰火两重天,小微企业生存环境恶化。7月,大、中、小型企业PMI分别为51.7%、50.0%和47.8%。

一、荣枯与失业

小型企业徘徊在荣枯线下,而小微企业正是吸收就业的主要企业,大中企业自动化程度高,不需要这么多大学毕业生。

近几个月国家统计局统计失业数据居高不下。16-24岁城镇的青年调查失业率为15.4%,比上个月上升了1.6个百分点,其中,20-24岁的大专及以上人员失业率更高。

根据教育部数据,2021届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总规模909万,创下历史新高,且全球职业发展数据库WokSop近期的《2021留学生归国求职意向调研》,2021年希望回国就业的人群较2020年的留学生数量增加48%。

二、雷同的创业故事

大学生创业言则必“互联网+”。其实互联网是寡头经济,搭个网很便宜,最难的是烧钱熬死对手。各大媒体的大学生创业故事大汇编,找出了共同点:都是卖吃的。而现实中也真的是这样的。

一家韩国烧烤店,是大学生集体创业,装修好,味道正常,服务模仿海底捞。一个本科小美白,刷油煎肉片,一个个像是打了鸡血似的兴奋,不停的要求在大众点评网上好评。一家蛋糕店,模仿了明星大厨姿势,摆pose照相,梦想一年开连锁店,五年上创业板。

许多多大学生认为:“我没钱,但我可以找人融资啊。只要我想法够好,把投资人的钱拿到,就算成功了。”中国投资人的精明,绝不亚于犹太人,他们会谨慎的分析投资的风险和收益,不会做亏本生意的。

现在不要说大学生了,连研究生,博士生都在争着去考公务员。难道他们是“没出息,求安稳”吗?说白了,就是民企朝不保夕,说不定哪天就倒闭了,发不出高薪,买不起房子,大学生根本不想去。

三、宁愿当工人、当保姆

空前激烈的就业市场竞争中,媒体不断曝出一些名校大学生迥异于人们期待的个性化选择——一批北大、清华的硕博毕业生选择落户杭州市余杭区街道办这样的基层部门;985、211毕业生积极应聘河南中烟下辖7家卷烟厂车间一线生产操作岗位;上海一家政公司披露该公司约有20%的家政服务人员毕业于世界名校或取得本科以上学历,主要从事家庭教师或管家工作……

一是回归体制。工作更稳定,福利有保障,社会有地位,体制内的工作优势引得无数大学毕业生踊跃应考,越战越勇,形成了日益壮大的“考碗一族”。就连前些年被敬而远之倍显冷清的教师岗位,也突然翻转。许多并非师范院校的毕业生,纷纷循声而来报名应招。

二是下沉基层。城市街道办岗位、乡村大学生村官颇为看好;还有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新农人”的身影,活跃在田间地头。他们带着热烈的憧憬,从繁华的城市毅然转身,跳回宽阔的“农门”,在乡村振兴中书写自己的故事。

三是灵活就业。有一个数据格外醒目:2020年,全国700万外卖小哥中,硕士占比超过1%,本科占3% ,这意味着有近30万本科以上毕业生骑行在赶送外卖的人流之中。

再热“铁饭碗”,回归“新一线”,选择“非正式”,大学生就业的新取向,颠覆着人们的记忆和想象,也扰乱着人们的认知和评价。

经济已经转段:从高速度增长转入高质量发展;动力已在转换:从要素推进转向创新驱动;产业正在转型:产业升级全面展开,新业态新模式茁壮成长,产业转移也见端倪,供应链价值链加速重构。由此,经济增速回落的态势已经分明。

中国的高等教育已跨入普及化阶段。大学毕业生已从“天之骄子”演变成今日的“泯然众人”。

艰难的就业抉择,逼迫着一些名校毕业生放低身段、自降身价,跻身于庞大的普通学校毕业生的求职行列,与之展开同台竞争,干起了做家政、送外卖、开网约车等人们眼中的底层工作。

如今的新一代,已不愿再简单地重复上一辈人的故事,不甘心于长年累月的996加班和机械单调的流水线作业,不愿承受粗暴化的公司监管和陌生化的人际关系,不能认同奉行任人唯亲的职场生态和讲究人情世故的庸俗文化。

他们宁可选“零工经济”,毕竟这里有他们想要的兴趣和自由。他们更青睐“大厂”就业,那里有更完整规范的薪资待遇条件、更稳定的培训及拓展体系和更多元的职业发展前景。

(0)

相关推荐